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人类性别决定、性别分化以及性别畸形的角度进行分析,表明人类的性别形成是SRY基因主导、多个基因共同参加、体内其他生理条件有序协调的表达过程;人类性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变异、相关基因突变或缺失等均能导致人类性别畸形分化。  相似文献   

2.
历时语义变化是语义学和词汇学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而作为语义变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情色彩变化在国内却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相对语义转贬而言,有关语义改良的专项研究更为罕见。从英语、汉语、希伯来语的词例入手,详细例证了语义改良不仅存在于语义层面的缩窄、扩大和迁移过程,而且也能共存于语用层面的典故误用。  相似文献   

3.
试析“如果说”中“说”的语义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是一个言语动词,在和"如果"结合后其基本义"用话来表达意思"正发生着变化,有逐渐虚化的趋势,虚化之后的"说"应该视为"如果"的后附成分.本文试图从"如果"、"如果+说"和"如果说"三种情况来探讨"说"的语义变化,并分析其句子所存在的语义差异.  相似文献   

4.
焦点、语义联项与“不”的语义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字否定句中,说话人着意要强调的焦点成分就是“不”的语义所指成分。“不”的语义指向有一定的灵活性,它的确定往往需要语义联项的共同参与。即使是以语法形式或语境表明“不”的语义指向的句子,也可以从具体的语境中离析出语义联项来。因此,除非语境清楚,逻辑明晰,“不”就有可能因语义指向失控或不明确而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5.
"被"字句的传统认知已无法涵盖语言变化的新用法,本文将其纳入"被"字式并在回顾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对新出现的"被"字式的语义特点分类总结。  相似文献   

6.
"使"经过词义泛化发展出多种动词义和名词义,其中的"使役"义又进而脱落"动作"义素,发展出虚化程度较高的"致使"义,在"致使"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虚化出"假设条件"义。组配功能的增强、"使"字处于句首和"使"字分句后接判断句和评议句,是造成"使"语义演变并语法化为连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当性别诗学中使用“性别“一词时,应自然链接到女性主义性别理论,不然,会有切割各个术语的确定概念之嫌。性别诗学从“性别“视野考察文学中潜伏的性别审美形态,它已不是单一的自然性别,也不是简单的社会性别,而是一个咬合了汉语语境中三类“性别“意蕴的、性别诗学概念系统机制中的术语。为了避免把“性别“概念复杂化或狭隘化,性别诗学强调:在“性别诗学“概念系统机制的共生作用下,美学领域滋生了一种新的文化诗学生成意义上的“性别“内涵。  相似文献   

8.
"立即"和"马上"都是短时义时间副词,意义和用法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联系前后语境进行比较,则二者的差别较为明显。"立即"只可表示两事件的紧接关系,不能表示某事"眼前即将发生"。"马上"可以陈述某件事情"眼前就要发生",有"即将"义,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句法、语用上的差别。另外,在句子的施动者方面、所表述的事件关系方面以及二者在句中的位置方面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9.
我们认为 ,“自己”句法职能的复杂性主要与“自己”的语义指向和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关系。或者再具体些 ,与语义的某些限定有关系。本文从动词的语义特征入手 ,分析“自己”的语义指向。具体操作起来可以有各种方法 ,我们认为 ,决定“自己”语义指向的根本因素是动词的语义特征 :语境制约“自己”的语义指向 ;动词的语义特征决定“自己”的语义指向可能性———如果我们把动词的语义特征看作是一个由不同类型的过程、参与者和语境构成的可供选择的语义网络的话 ,那么 ,“自己”可能蕴含一种显性语义指向 ,也可能蕴含两种潜性语义指向。本文分别考察了“自己”呈现两种语义指向时动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流行语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我们的固有词汇在形式上改造与词义上抽象、泛化而来的."玩转"即是由徐州方言抽象、泛化而后进入普通话的,该词广泛流行后,其感情色彩趋于中性,具有表达的简约性与语义的模糊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求新、趋同以及游戏心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贼"字的语义演变过程。动词"贼"字也跟随了实词虚化的潮流,由动词一步一步演变为副词,而且在这个虚化过程中,一些意义脱落现在几乎不用,只在一些固定短语中存在,而后起的虚词意义将成为整个语义的主体。但是我们最常用的工具书对贼字副词的释义仍比较滞后。  相似文献   

12.
成语作为词汇中的一类,其显著特征就是用固定的结构形式表达固定的意义。但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使成语的语义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本文试图从成语语义变化概况、变化原因以及怎样看待对成语语义变化的规范几个角度来对成语的语义变化作一个阐释。  相似文献   

13.
探春、熙凤形象的意蕴在于体现了封建社会管理阶层君子小人错位,也揭示了其用人制度中实际存在的精英淘汰机制。  相似文献   

14.
“省得”、“免得”是二价动词,主体与客体论元都是事件,事件之间是互斥关系,其语义背景是“在某一事件的作用下,避免了某一事件的发生”。事件AP与“省得/免得+事件BQ”之间存在目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有意目的和无意目的、外向目的和返身目的、已现目的和未现目的。“省得”可分为“省得,”与“省得:”,分别表示“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以避免浪费”、“避免麻烦的事件发生”。“免得”表示“避免较为严重的事件发生”。“省得:”与“免得”会有交叉,但“免得”比“省得2”主观程度高,感情色彩上严肃、严重。通过考察“省得”与“免得”的词汇化更加印证了两者的语义与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暗补”和“明补”是近年来出现的的新词语。它们的深层语义角色施事、目的、范围、动作等在表层语义结构中没有体现出来,因此这些语义角色的具体值会随语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对“暗补”或“明补”进行定义时,对施事、目的、范围、一动作等语义角色不能定义得十分具体,否则就只能是它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的概念义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语言意义的不断发展,汉语数词二的语义也得以丰富,并且使得原本以数词词性为主的二向动词和形容词词性侧重。这一转变不仅使二突破传统用法,更使得其词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因此,对于二的探究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对“禁不住”和“不由得”这对近义词的异同进行了辨析。句法方面:二者的词性不同。基本句法功能不同,句法位置同中有异,此外,“禁不住”还有一些“不由得”所不具备的用法;语义方面:二者都有“不能控制自己”的意思,但“禁不住”的动作发出者必定与人有关,动词本身有主动“想控制”义;而“不由得”则没有这些限制。  相似文献   

18.
汉语成语语义演变是社会及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由于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同时,由于字词义的发展变化,人们所具有的形象思维的方式、求异创新的心理,以及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都导致了汉语成语语义的演变。当然,人们在语用中客观实际的需要是成语语义演变最根本的原因。深入探究汉语成语语义演变的方式及原因,对于正确认识成语语义的用变及其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语义上说,“感到”侧重于表达“心情、体验”,“觉得”侧重表达经过思维分析的“道义评价、事态判断”,“感觉”则侧重表达“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的感受。从功能上说,“感到”后可以直接加“了”、“过”等助词,“觉得”、“感觉”后不可以直接加“了”、“过”。“感到”可作定语,可加名词性宾语。“感觉”可加补语、宾语成分,可作名词。  相似文献   

20.
副词“最”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程度副词。它是一个相对程度副词。从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平面对“最”进行分析:在句法平面上,对“最”的组合进行详细描写;在语义平面上,分析“最”的义级层;在语用平面上,分析“最”的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