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精神     
不知不觉间,五四运动已经过去83年了,当年的那些勇敢的先行者大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每当我在书中读到这一段历史时,脑海中却总会浮现出一张张刚毅而又决然的面庞。正是这些勇敢的斗士,让我们理解了“人”的真实意义,让我们懂得了个性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可贵。他们就如同是长着薄薄羽翅的天使,引导着我们进入了一个灿烂的新世界……由于篇幅有限,本栏目只介绍鲁迅先生和陈独秀先生。收录文章分别来自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和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安庆市是陈独秀先生的故乡,而绍兴市是鲁迅先生的故乡。(下期“非常制造”栏目预告:《活力世界──走近“世界杯”》)  相似文献   

2.
鲁迅始终认为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持,是革命的前驱者,并敬仰他的人格,鲁迅的陈独秀观并没有因为陈被开除出共产党,成为托派而有所改变,出自冯雪峰手笔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并不代表鲁迅的态度,陈独秀也十分敬重鲁迅,对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始终给予充分肯定,他喜欢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始终认为鲁迅不是神,是有文学天才的人(编者摘编)。  相似文献   

3.
在所有回忆鲁迅的文章中,阿累的《一面》是最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之一。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五日出版的《中流》杂志一卷五期上,离鲁迅逝世才半个月时间。第二年收入《鲁迅先生纪  相似文献   

4.
王福湘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3):10-12,59
在为陈独秀辩诬的任务完成之后,迫切需要宣传和弘扬陈独秀的伟大精神。独秀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永远寻求真理努力实践的精神,永远执着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这些精神具有陈独秀的特质,而且已经化为他人的人格操守,他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优秀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大约六十多年前,茅盾先生曾经热烈称赞鲁迅是“最理想的人性的追求者,陶冶者,颂扬者”;“最伟大的hu.manist”(英语,通常译为人道主义者,人文主义者,人本主义者)。新中国成立后,茅盾为适应形势需要改称鲁迅为革命的人道主义者”,赞扬他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革命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现在看来,茅盾过去对鲁迅的认识与评价其实是相当准确深刻的。因为贯串鲁迅一生,始终不渝而且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的素材来源,认为,陈独秀的性格特点和思想面貌对鲁迅构思“狂人”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文化运动对荒野呼告作出热烈的回应。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为核心,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鼓吹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一时呈摧枯拉朽之势。胡适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实缺少本土的精神资源,相反运动全面反传统,是文化反抗运动,"打倒孔家店"就是当时著名的口号。鲁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外铄"的产物。西方的现代价值观被介绍到了中国,苏醒了一代青年的心。  相似文献   

8.
道教和道士思想是中国的国粹,陈独秀和鲁迅都洞明其弊,在文章书信中屡有针砭,且带有各自的特色。陈独秀分析造成义和拳的五种原因,把道教排在第一,认为义和拳就是全社会种种道士所造的迷信邪说的结晶;但这一思想在建党以后发生了变化。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要比陈更加深广,对道教和道士思想的批判更加坚持不懈,他关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真正抓住了中国文化和宗教问题的要害。以科学代宗教是他们共同的主张和遥远的理想。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我党的创建人陈独秀、李大钊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鲁迅先生也曾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10.
"世之毁誉过当者,莫过于鲁迅",陈独秀此言确实概括了鲁迅生前死后的遭遇.鲁迅逝世后,受到来自方方面面或神化或贬损,仅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鲁迅的经典地位就受到新保守主义、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及制造"断裂论"的后新生代作家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匠,鲁迅对于中.国20世纪的文学、文化与学术发展的贡献是无疑的.1937年陈独秀曾经在<我对于鲁迅的认识>中说过:"世之毁誉过当者,莫如对于鲁迅先生."这是切中肯綮的.在鲁迅诞辰120周年之时,我就历史上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当代意义、及如何开拓鲁迅研究等问题,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四十七周年的时候,我看着鲁迅先生的许多文章,聆听着老师讲述鲁迅先生伟大的生平,想着毛主席在《论鲁迅》中论述鲁迅先生伟大的精神,不知为什么,心头总是难以平静,我总觉得鲁迅先生象一头老黄牛……牛,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动物,人们只需要用一根木辕横在它裸露的肩头上,它就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拖着木犁,默默无闻地在荒原地上辛勤地耕耘,把不毛之地变成良田,让大地五谷飘香,百花争艳。而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13.
伟大领袖毛主席对鲁迅作了高度的评价,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七百多万字的不朽著作,而且以他英勇战斗一生的革命实践鼓舞和教育着千百万革命人民。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五四”时期的文艺活动可分为:南开学校时期、日本留学时期、天津领导学生运动时期。本文将周恩来的文艺业绩分别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郭沫若等人的理论文章、文艺作品以及戏剧活动进行比较,论证了周恩来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杰出贡献和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鲁迅写于六十年前的一篇佚文《美术杂志第一期》,今天重新和读者见面了。这篇短文发表在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版的第二号《每周评论》上,是该刊“新刊批评”栏的第一篇文章。《每周评论》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正式创刊,由李大钊、陈独秀主编。《美术杂志第一期》是鲁迅应陈独秀之约所写的一篇“评介新刊”性质的短文。陈独秀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十四日致周作人的信中说:“周刊已批准,定于本月二十一日出版,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意义在现实和读者的不断阅读和解释中被创造出来。鲁迅思想及其传述思想情感的语言符号已成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独特性与丰富性的证明。阅读鲁迅不仅需要对其进行语言的和历史的意义还原,更需要有精神灵魂的撞击和生存意义的拷问,并在“撞击”与“拷问”中实现思想的去蔽和生命的自觉,在尽可能真实理解鲁迅的前提下,能大胆而真诚地直面自我的现实和人生,在“鲁迅与自我”的双面审视里实现阅读的意义循环,读鲁迅即读自我和现实,在阅读人生和现实中阅读鲁迅,又在阅读鲁迅中理解自我和现实。接近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最便捷而恰当的方…  相似文献   

17.
研究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源头应追溯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最早提倡现实主义的是陈独秀.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文学研究会的首席理论批评家沈雁冰为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从此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无论是作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都对此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有着浓厚的渊源关系。北大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发祥地,从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到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直到在五四运动中冲锋陷  相似文献   

19.
说到鲁迅的作品,人们很容易想到战斗性。在他的作品中,揭露解剖的深刻性,讽刺批判的艺术性,往往都是为他的战斗性服务的。鲁迅自己也说过:“文学是战斗的。”(《叶紫作〈丰收〉序》)毛泽东说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鲁迅精神是最具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的现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鲁迅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鲁迅精神,就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鲁迅精神,就要以人为本,提高国民素质;弘扬鲁迅精神,就要甘为“孺子牛“;弘扬鲁迅精神,就要坚持“韧”的战斗;弘扬鲁迅精神,就要博采众长,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