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整体观点出发,应用Grubbs法及置信区间法,对三种分布状态的可疑值分别检验后认为,当可疑值的Q计算值为临界值时,现行的三种说法两种标准可归纳为一种取舍标准,即:一组由小到大排列的数据中,当可疑值的Q计算值为临界值时,若舍弃可疑值则以平均值表示分析结果;反之,若保留可疑值则以中位值表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定量分析中,Q检验法是判断可疑值取舍常用的方法,但对可疑值检验的顺序不同,所得结果往往不完全则提出的一些看法,并以Grubbs法作仲裁  相似文献   

3.
定量分析结果的处理中,可疑值的取舍是个很重要的内容。目前关于可疑值的取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四倍法和Q—检验法。有时对同一组数据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来判断可疑值,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例如: 分析石灰石中铁的含量,测定四次,结果分别为1.61%,1.53%,1.54%,1.83%,问上述四个结果中有无应该舍弃的疑可值?  相似文献   

4.
潘大卓 《教师》2011,(22):27-27
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我认为教师也应该这样: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教,教则须疑。传统的教材观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必须对其绝对服从,而新课程倡导的则是一种"材料式"的教材观,教师可以在其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创造性地研究新的内容和教的方法,对教材进行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在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实例,介绍了"盲样检验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化学教学中,若能恰到好处地使用"盲样检验法"教学,则等于利用学科特点为学生不失时机地创造探索奥秘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我认为教师也应该这样: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教,教则须疑。传统的教材观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必须对其绝对服从,而新课程倡导的则是一种材料式的教材观,教师可以在其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创造性地研究新的内容和教的方法,对教材进行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在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在具体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7.
Mann-Kendall检验法(M-K法)是用于提取序列变化趋势的有效工具,也是"应用气候学实习"课程中重要的授课内容。由于M-K检验法计算过程较为繁琐,本文介绍了应用Matlab软件实现M-K法中统计量的自动计算,并基于Matlab-GUI实现了界面操作和自动制图,提高了处理数据和教学的效率。M-K法突变检验计算的难点在于秩序列s_k的计算,可以通过双重for循环来实现,图片保存的位置、格式和名称可以通过对话框自主选择,图片可以保存为:.jpg、.bmp、.png、.gif等格式。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习题中,经常出现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一般把范围的端点值称为临界值.还有些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处在不同规律交点处的值往往称之为“边界值”.利用临界值和边界值来为求解物理习题是一种很有用的思考途径,也可以说是利用临界条件求解.对于中学物理中的临界问题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9.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可以说是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每年的高考的圆锥曲线题中,几乎都会涉及到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而其中圆锥曲线上定点到定直线的距离问题的解法比较多,不同的圆锥曲线,选用不同的方法。在圆中,可以直接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值加上半径或者减去半径来求解,在椭圆中,可以选用参数方程的方法来求解,而抛物线中,选用导数来求解,在计算过程中,都可以省去很多复杂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关于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应如何选用计算公式的问题,J.N.Butler 在其所著:“IonicEquilibrium”一书中指出:对 HAc-Ac-体系,当 c>10~(-3)mol·L~(-1)时,可应用最简式,如 c=10~(-3)—10~(-6)mol·L~(-1)时,宜应用近似式,在 c<10~(-6)mol·L~(-1)要选用精确式计算。有的分析化学教科书把这界限说成是计算各种缓冲溶液pH 值时选用公式的一般原则,是欠妥的。为此,我们对缓冲溶液 pH 值各类计算公式的使用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