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  相似文献   

2.
如何学会读书?对此,古今中外的名家有“十说”。  相似文献   

3.
读书十说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到…  相似文献   

4.
读书"十说"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 一本说 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  相似文献   

5.
6.
古今智者无数,读书经验颇丰。今集以“四”类之说者,与朋友们共赏共勉。 四当 宋代诗人尤袤对书味的揣摩最丰,他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相似文献   

7.
古今智者无数,读书经验颇丰。今集以"四"类之说者,与朋友们共赏共勉。四当宋代诗人尤袤对书味的揣摩最丰,他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相似文献   

8.
二百多年前,古老的扬州画坛上,闪烁着一簇晨星,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八怪”,而其中列为八怪之首的,便是闻名遐迩、家喻户晓的郑燮—郑板桥。他以其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旧俗的精神深受群众喜爱,更以其“诗、书、画三绝”而享誉海内外,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9.
一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勤:业精于勤,荒于嬉戏;三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四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五问: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六记:多动笔墨,多记笔记;七习:经常复习,温故知新;八专:专心致志,专一博广;九思:多加思考,学用结合;十创:触类旁通,敢闯新路。(湖南益阳市陈立摘荐)陶行  相似文献   

10.
我们敬爱的徐老——徐特立同志,是毛主席最尊敬的老师,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徐老几十年如一日,刻苦学习,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一八九五年,徐老时年十八岁,由于家境愈趋贫寒,辍学在家,开始在乡村教蒙馆。教蒙馆的头一年只得了三串钱,合银元约四元,还不够买一本书。后来他一直教了十年蒙馆,一边教书,一边读书,实施他所制订的“十年破产读书”的计划。他白天教书忙得很,就利用平日走路和晚上以及早晨醒来天还没亮的时候读书。那时,极端贫穷落后的乡村里,没有可以相互讲习的朋友,更少可以质疑问难的先生。但徐特立同志坚持自学,苦心钻研。学数学,他外出时常把一本“数学表解”放在口袋里,先翻看一条定理或一个题目,边走路、边思索、边记  相似文献   

11.
"读书要用心",这是老师经常叮嘱的话。小时候,认为把课文背熟、能理解词意就是用心;随着年级的升高,能正确地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就是用心;随着学历的提高,能知道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就是用心。现在看用心读书就是在整体感知作品的同时,融入到作品里,用心去感悟作品,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读懂作者的意图,感知人物的个性特征,领悟其独特的精神风貌,体味作品特有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三贵——清代张之洞主张读书要贵博、贵精、贵通。三读——清代梁启超看书一般为粗读,有价值的要细读,格言类的要精读。明代陆世仪主张要精读、细读、熟读。三视——《文心雕龙》研究专家牟世金把书视为朋友、大敌、老师。  相似文献   

13.
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教学情景:教师在要求学生读书前,总要出示两三个问题,带着问题读书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读书与审美—十论“读书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历史。读书是对人的培育,图书馆人肩负历史重任。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努力为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创造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上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一”是数的起始,这好理解,但为何“三”为成数,“十”是终极呢?相传周文王所作的《周易》中以“一”表示天,象征天空浑然一体;以“一一”表示地,象征地面分为水域和陆地两部分。所以有“天一,地二”的说法。天地相合即为整个自然界,那么,一加二得出的“三”,也就成为一个整体的记事符号了。因此,“三”除了作为确数“3”以外,常用它来概括事物的多数。如:“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句。历来论析颇多,或认为其是治经方法,不拘泥于烦顼的章句和训诂之学;或说这为治学态度,不在枝节问题上钻牛角尖,不求基专搜寻的浅尝辄止,等等。笔者认为,陶渊明的读书与写作密切结合,并以诗文创作为目的,恰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要义之所在,只有认识此要义,方能认识陶渊明诗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7.
一说背景。即说学生现有的基础;说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说教学环境,重点是师生关系。二说教材。即说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说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说教学目标的着力点;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点;说教材中的育人点。三说理念。即说新课程的各种理念在本节课的运用,特别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在本节课的体现。四说结构。即说教学流程,或说教学模式。说课者要力求形象生动地表明自己所用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五说策略。即说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计策和谋略;说如何教得生动、学得主动;说如何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六说…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常识教学中,有家用器具的分类、归类。让小朋友举例时,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热烈,例子五花八门。这时,有的教师肯定对的,纠正错的,评点准确,应付裕如。有的则左右为难,不能定夺。这里,笔者对家用器具中的家具、炊具、餐具、茶具、酒具、文具、灯具、玩具、雨具、农具这“十具”梳理一下,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教育投入从200亿到1000亿十年间我省的教育投入大幅增加,2011年教育投入突破1000亿元。2005年,我省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86.49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为254.06亿元,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为28.22亿元。十年来,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增加,这些数字也在不  相似文献   

20.
和是“和谐”。“和”由“禾”与“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与“皆”组成,意即“人人能说话”。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社会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