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档节目,《法治在线》与其他台的同类节目相比,给人一种相当充实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节目三个部分的有机结合,第一部分“第一现场”,以新闻纪实的手法讲述一个法治战线新近发生的故事,给人以生动的感性接触;第二部分“法治聚焦”,通过主持人与法律专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法制新闻报道样式,《法律帮助热线》节目有没有生存的依据,有没有发展的空间?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也许各类节目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存在的理由是什么?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吗?本文就从《法律帮助热线》节目的运行、选题和其公正性方面探讨这个问题。节目的样式及其运行状况:《法律帮助热线》的基本样式是“案例+律师帮助”,简单说就是在节目主体部分叙述一个典型案例,结尾部分由栏目随行律师在现场向当事人提出相关法律咨询和建议。就样式而言,在《法治天地》栏目中是一种求新,一个变化;…  相似文献   

3.
广播节目的市场化是由节目“交流”演变为节目“交易”并进而“市场化”的。最近几年举办的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广播节目交流会,实际上都是以买卖节目为主,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办第三届的时候,更名为“全国广播节目展销会”。三届全国广播节目交流会或展销会极大地催生了市场化节目的繁荣,促进了节目的市场化。那么.节目“交流”  相似文献   

4.
杨媚 《记者摇篮》2005,(9):41-43
一、中国“三农”电视节目现状 1.与9亿数量的农村人口相比.各类“三农”节目的数量太少。据笔者查阅的1994—2001年《新闻年鉴》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数据显示,在全国众多电视频道中,除了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中三分之一的时间以及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中部分时间播出与“三农”有关的节目外,还有大约占总数三分之一的省级电视台没有开办“三农”栏目。  相似文献   

5.
1999年,中央电视台大型法治专题节目《今日说法》开播.2003年,又一档30分钟法治专题节目《经济与法》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法治栏目进入到一个繁荣期.这之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电视法治栏目的形式不断创新,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普法示范效应十分显著.《经济与法》这档央视财经频道唯一的法治专题节目,重点是宣传"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则",展现在经济领域中个体遇到的法律问题、法律困惑,并向广大观众普及法律认识,以此来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如今,经历了"初生—鼎盛—冷遇—突围"的央视《经济与法》,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其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方电视台法制类节目如何做到真正贴近群众?笔者结合温州电视台的《法治第一线》栏目,就目前地方台法制节目的实践,谈些自己的认识。《法治第一线》由“法治现场”、“律师在线”、“维权行为”等多个版块组成,这也是目前法制类节目大致存在的几种形态。“法治现场”,强调突出现场,陈述案情的来龙去脉,犹如纪实片;“律师在线”则是先讲案例,再通过主持人与律师连线,对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剖析;“维权行动”,主要是由律师和记者一起到纠纷现场调解法律纠纷。目前,这些形式在各电视台都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7.
直播"排演"     
中央电视台近年来的直播节目越来越多,这无疑是中央电视台实力的体现——人才实力与经济实力的体现.不少的直播节目给人以深刻印象,如飞越黄河、钱江大潮、珠海航展等,这些直播节目,使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群众性得到增强。当然,直播节目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也给人以深刻印象。 也许正是直播节目的新效应的影响,“东方时空”改版后,专门在周日加上一个“直播中国”的新板块,由敬一丹担当主持。节目的名字响亮:“直播”的是“中国”,主持人也知名度不小,引引我的兴趣,特意看了几期这个节目。实话实说,看后十分失望。 想…  相似文献   

8.
第二分会场的主题是“中国图书馆法治环境构建:法律保障与行业自律”。图书馆法治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环境法治建设的重点却有所不同。去年年会以来,中国图书馆界在法治建设方面面对和应对的事情主要有3件:第一,国家图书馆立法重新启动;第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制定;第三,图书馆活动中的遵章守法、抵制商业贿赂问题。从宏观上说,它们涉及了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和行业自律两个方面,涉及了法治和德治两个方面,这就是今年年会展示图书馆法治研究成果的分会场把重点放在“法律保障”和“行业自律”上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开播,它是一档兼具新闻时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务性的新闻性法制专题节目。《法治在线》栏目日常版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现场》以纪实的手法展现具有震撼力的法治事件现场,是《法治在线》区别于其他众多法治节目的个性所在;《法治聚焦》是对《第一现场》中所展现的法治事件的深层解读,《互动地带》板块是栏目为观众提供法律服务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有线电视经历了几年令人惊讶的迅猛发展之后,显然不再是无线电视的“延伸和补充”,这已是事实.但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并存而导致的包括自办节目在内的竞争和由此产生的困惑却一直伴随着有线电视的成长.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有线电视台自办节目的特点是什么;二是频道资源与自办节目的关系。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认识。一、关于有线电视自办节目的“特点”问题在自办节目的实践中,有线电视一直力图追求一种与无线电视不同的独有的“特色”和“风格”,在理论研究中,我们也在为有线电视的“特点”寻找依据,并提出…  相似文献   

11.
法治的对立面有两个,一是“人治”,二是“德治”或“礼治”。法治与人治的主要区别是:从主体上,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人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法治依据的是反映人民大众的法律,人治则依据领导人个人的意志;二者的分界线是:当法律与当权者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原初意义上的“法治”与“德治”或“礼治”之争其实都在“人治”前提下进行,是不同流派(儒家与法家)之间的争议。当代中国的“德治”是在确立“法治”的前提下,倡导以道德来辅助法律之治时而使用的,与前述争…  相似文献   

12.
何谓电视法制访谈节目?简而论之。它是通过演播室访谈或讨论的形式对所展示的法律事件《典型案件》进行法理辨析的一种节目类型。如中央电视台于1999年元月2日推出的《今日说法》,该栏目遵循“重在普法,监督执法,推动立法,为百姓办实事”的宗旨.采取以案说法.百姓参与讨论.并有专家评点的节目样式,深受观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姚岚秋 《中国广播》2013,(12):31-34
能否通过给予节目模式以版权保护用来解决节目模式“克隆”的争议,已成为广电行业关注的焦点。从法律属性来看,节目模式的本质是节目展开及制作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操作方法,属于“思想”的范畴,不能受到版权法的保护。要在实践中解决节目模式的争议,有三条途径可供选择:第一是注册商标,第二是保护好商业秘密,第三是在特定情况下,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或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来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3):I0006-I0006
《法治80分》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2005年1月1日起推出的一档大型法制直播节目.突出新闻性、权威性、服务性和娱乐性.重在传播现代法治理念,为听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法治80分》每天12:40至14:00播出,时长80分钟。  相似文献   

15.
节目本位论(读)方毅华(本刊上期选登了本文的第一部分,这期选登第二部分──编者)以“节目本位”观念统帅节目实践诸环节如上所述,“节目本位”是可操作、可检验的指导思想或原则。尽管如此,它仍然是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只是为节目提供一种目标,而不是节目实践本...  相似文献   

16.
李学斌 《记者摇篮》2004,(7):49-49,57
无论是播音员的播音还是节目主持人的播音,都是一门语言表达艺术。那么,是艺术就要讲究感情。就谈话类节目来说,我感觉节目主持的质量,虽然是一个综合反映,但其核心问题,全在于主持人的一个“情”字。我所说的“情”字,是围绕节目始终,贯穿节目始终的。所说的围绕节目始终。就是说.从构造、组织节目开始。从形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宜丰广播电视台陆续策划推出了《竹乡风采》《魅力宜丰》《耶溪故事》等诸多充满地域特色的电视节目,并在节目设置、编排播出等方面,加强策划,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一,准确而又明朗的定位。“聚焦宜丰法治热点.报道全县法治动态”.是宜丰电视台《法治聚焦》节目的准确定位。正因如此,它热播三年而不衰,成为群众喜爱的品牌节目。其次节目的设置要合理。从体裁看,消息类、专题类如何组合:从内容看.微观的、宏观的、事件的、人物的如何取舍;  相似文献   

18.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这是全人类的不懈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努力方向。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党的十七大更是将确保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作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奋斗目标。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到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这十五年间,特别是随着民事基本法律《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一个以宪法和宪法性法律为根本,包括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等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程序法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全民性普法规划的实施也已进入第二十二个年头,公民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提高,法治观念得以培育,权利意识普遍增强。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公民的生存发展权、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基本人权的实现将会得到更加完善切实的保障。这一切与新闻媒体对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传播密不可分。 在今年的“12·4全国普法宣传日”到来前夕,本刊特约中央电台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台法制节目的编播人员就法制节目的创办经历、节目运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发表感想,并对今后如何继续办好这类节目,为我国建成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添砖加瓦作以展望,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案件是社会矛盾相对激化的反映,广播电视法制节目聚焦于社会的热点,难点,自然会吸引无数关注的目光。《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法律在线》,《现在开庭》等法制节目常常是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人们通过这些节目感受正义伸张的舒心.体验遵守法律的愉悦。但也有一些所谓的“说法”节目违反基本的法律常识,以法律名义传播错误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20.
朱羽君  殷乐 《现代传播》2001,(5):130-134
电视评论节目是运用电视手段,以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评述的一种节目形态. 在电视媒介的节目形态的构成中,电视评论节目占据着一个不可或缺的独有位置。1949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民主社会中的大众传播业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对当天关系到公众事务的新闻和观点的传播,来形成公共舆论。”世界各国的电视台都将评论节目安排在黄金时间,并以相对固定的名牌评论节目建立起电视台、网的声誉和权威。 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个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