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刚刚过去,85岁的汤一介又开始四处奔波参加学术活动。作为北大哲学系最著名的学者,他的一生映衬着中国哲学在不同时代的沉浮"我想讲一些别人问得比较少的问题,好不好,可能更有点新鲜感。"85岁的汤一介仍精神矍铄,一身唐装落座在书房的沙发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文化热",到90年代最早提倡"国学",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文化总顾问,到如今的《儒藏》工程的首席专家,汤一介通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一件比较大的、对人民有益的事,在历史上也不是很多的。我国西汉时期伟大人物司马迁,他一生研究历史,收集材料,编撰《史记》,人们称为太史公。他便是一生做一件事的这样一个人。司马迁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在史学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都是巨大的。他为人类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两千年过去了,人们对他的著作,尊为楷模,到现在还继续学习和仿效。我所认识的编撰《藏汉大辞典》的张怡荪先生,他在历史上的功绩,虽然不能与太史公相比,但他一生立志编撰一部藏汉大辞典,他的决心,排除困难的毅力,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默默地奉献了一生,是很值得称颂的。  相似文献   

3.
(一 )  储安平青年时代喜爱文学,写过多篇小说、散文和介绍外国文学的文章。早在 1936年,储安平就在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他一生惟一的一本小说《说谎者》。后来,他留英追随著名的自由主义哲学家拉斯基学习。整个抗战期间,他在湖南、重庆分别做过报纸主笔、大学教授。以他的资历,他完全有资格成为一名徜徉书斋的学者。然而,笃信自由主义的他却找到了一条“参政而不干政”,为言论自由开辟讲坛的道路。为此,他甘愿舍弃自己在学术上的进一步发展,专心投入他所选定的事业。  他也许找到了他一生的道路,然而,这也是他一生悲…  相似文献   

4.
胡应麟是明朝中后期的著名学者。他酷爱藏书,以一介布衣散尽家财,通过多种途径收藏图书,其聚书达4万余册。为妥善保管图书,他还专门建立藏书室。胡应麟认为藏书当以“用”为目的,他本人也身体力行,用功甚勤,为一著述型藏书家,一生笔耕不辍,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薛福成是近代洋务改革派、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著名外交家。作为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人物,他一生秉持"西学中源"说,有鲜明的思想特色。这一思想源于他对中国文化的充分自信,他认为西方强盛之由在中国有据可查,中国要做的是"考旧知新"。  相似文献   

6.
蒋星 《大观周刊》2012,(29):16-17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虽然他的思想极其善变.从帝王之学到坚持君主立宪思想.再到认同民主共和思想.直至最后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但是在他所有的思想中.坚持君主立宪的时间最长.从1902年留学日本开始到1917年张勋复辟宣告君主立宪的彻底失败.一直坚持君主立宪思想长达15年.杨度的一生是君主立宪的一生,从所学、所见、所闻到立宪、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一生曾参与多种报纸杂志的编辑与管理工作,在丰富的报刊实践中,他形成一套较有特色的经营管理理念。文章依据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对郭沫若报刊管理思想做了一些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出版家,他一生创办过六刊一报,创造了我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伟大奇迹。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对报刊广告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在他主编《生活》周刊期间,就曾亲自出马向外商拉广告。在他一生的新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广告思想,为我们现代广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说到与图书馆的情缘,人们自然想到名人和图书馆,那里有马克思的足迹,有列宁的精辟论述,有毛泽东的身影,有钱学森的感慨,而自己是一介平民,能有什么可讲呢。然而,在我学习、工作的50多年的时间里,我与图书馆的情缘经历了有情、真情、深情和痴情四个阶段。也许是上苍的安排,也许是命里注定,在我一生工作的几十年中,竟有1/3还多的时间做了图书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编辑、记者和政治家。在新闻出版界建树甚多,享有盛誉,特别在编辑思想方面有精辟的见地,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为大目标服务是办报刊的宗旨 邹韬奋一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他主编过多种报刊。1926年,他担任《生活》周刊主编,该刊最初的编辑方  相似文献   

11.
萨空了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主编和新闻学家,他的一生从事了各种职业,具有多种身份,他既是新闻学家,又将一生奉献给了文化事业,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新闻经历中,我们可以剖析出一个爱国报人所具备的新闻思想,无论是在当时,或之于现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萨空了的新闻活动入手,分别从办报思想、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与商业利益的平衡三个方面总结出萨空了所倡导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12.
张元济 (公元 1867— 1959年 ),近现代最重要的出版家、编辑家之一,然而提起他,知道的人却不一定很多,因为他一生没有为自己留下一部专著,而他编辑的著作和他的编辑思想至今让人受益;他提携、培育的后生如胡愈之、茅盾等至今令人仰慕;他毕生倾注的事业——商务印书馆,由一个以印刷为主的工场成长为全国的出版中心,至今生机勃勃。冰心先生称他是“传播知识的大师”,叶圣陶先生说:“……商务的气魄所以这样大,是跟编译所的奠基人张元济先生分不开的”,茅盾先生说“将来的历史将纪录菊生先生这些对于祖国文化的贡献”,而张元济先…  相似文献   

13.
陈乃乾一生治学严谨,在史学领域多个学科中均有建树,其在图书馆学方面的研究和贡献更为世人所瞩目。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他就对传统的分类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目录学、版本学思想;他甘为人梯,编辑出版了许多工具书,整理、校勘、影印了许多珍贵的古籍文献。为保护中华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杨海亮 《出版参考》2009,(12):40-40
潘光旦一生涉猎广博,在社会思想史、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诸多领域都颇有造诣,是上个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一位光彩照人的泰斗。其特立独行的品质,也同样为世人所激赏。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一生参与或领导创办了十几个图书馆,将其视为一位图书馆实践家并不为过。2013年12月26日,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为了缅怀他老人家为图书馆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笔者梳理总结了他一生领导或参与创办的几个主要图书馆,以期对今天的图书馆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张学军 《图书馆学刊》2012,34(11):126-129
朱彝尊是清初著名学者,自称"拥书八万卷",为清初大藏书家之一。他一生著述宏富,学问精深,不仅在诗学理论和词学理论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在文献学等其他领域也有极高的造诣。主要叙述他在目录学、编纂学、校勘学、金石学4个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一生不温赤子心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50年9月24日,江西临川县文昌里汤尚贤家的长子降生了。这个诗书礼仪之家的又一代继承人被取名“显祖”,可见家族对他所寄予的期望。汤显祖的一生是无愧于这个名字的,近500年来,他不仅以杰出的戏剧成就为赣文化增辉,而且脐身于世界戏剧大师行列,与莎士比亚并称,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汤显祖的曾祖场廷用、祖父汤懋昭虽未入仕,却都颇有才华,文笔出众,父亲场尚贤也是一位贤达名土。在礼仪恭谨书香浓郁的家庭熏陶下,汤显祖自幼便显示出聪慧灵秀,卓立不群,被人称之为“汤氏宁馨儿!”他5岁…  相似文献   

18.
张凡 《兰台世界》2007,(5S):68-69
民主革命的先行——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一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他不仅以光辉的革命业绩名垂史册,还以其卓越的理论建树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道德建设的理论与观念,特别是其关于官员道德方面的许多颇有见地的思想,对于当代政府官员道德建设,官民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有一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确是这样。有的人,一生都在挖空心思地沽名钓誉,到头来却事与愿违;有的人千方百计想埋名,到头来却还是出了名。譬如说郭吉安吧,他只想做一名默默无闻、“乐为别人做嫁衣”的编辑,他坚决“抗议”我写这篇为他扬名的文章,拒绝采访,可结果还是被推选进京,参加了1984年底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那令人倾慕的光荣榜上有了名;而他所坚决反对的这篇东拉西扯的小记,到底也还是出了“笼”。  相似文献   

20.
韦泱 《出版史料》2007,(2):76-91
引子 生于1920年,从十八岁便开始尝试做编辑的滋味,在以后七十余年(1938~2007年)的岁月中,始终以编辑出版为自己一生所专注的事业。他就是年逾八十七岁高龄的丁景唐先生。如今在上海石库门“慎成里”旧居,他依然与书为伴,以书会友,为书事、为文事而操心忙碌着,依然在书堆中“皓首穷经”,孜孜不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