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是最贴近社会经济建设的一类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满足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企业行业现实和未来需求,关乎到《中国制造2025》及2035年中国现代化实现目标。本文就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要改变高职实践类课程教学"重技轻德"的现状,需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文章提出要发挥实践类课程育训并举的三大优势:富含丰富的企业文化和行业制度等元素;边做边学让学生增强职业体验;为企业融入提供广阔空间。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广泛深度合作,来打造专家师资团队、编制优质实验实训教材、完善学生评价体制机制,以期做到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德”与“技”并修是建设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育人体系的必然要求。高职英语作为职业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程,需要不断进行“德技并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入手,针对改革难点、实施路径进行分析研究,明确高职英语“德技并修”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为进一步提升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从曾经重视技能到今天重视职业素养的逐步发展,职业院校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德技并修”的育人模式。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社会对技术型人才产生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各职业院校努力实现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产业主力军;职业院校“德技并修”的有效实施能推动院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向更高质量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英语课程作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更需要将“德技并修”的育人模式融入教学目标、教学标准和考核评价中,实现“三全育人”。  相似文献   

5.
谢海燕 《文教资料》2013,(23):162-163
改进高等职业教育方式,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专业课教师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及实践环节之中,建立基于“德、技并进”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论述将“三一重工”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培养德技兼修技能型人才的策略:加强校企深度融合,通过树立德技兼修技能型人才的培育理念,创设德技兼修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环境,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将企业的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精神等的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实训、实习全过程,从而解决人才供给、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有效培养德技兼修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德育工作成效关系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的质量,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德技并修"人才培养工作新要求,在归纳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基础上,分析高职德育工作在内容、主体、对象、阵地等方面呈现出的新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实践,进行落实"德技并修"人才培养任务、提升德育工作效能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以“立德树人”教育观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为目标,开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语文教学工作者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语文教育课堂的改革情况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创设语文新课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将围绕适应教育新时代创设语文新课堂的策略进行系列论述。  相似文献   

9.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探索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出“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需求、服务学生发展,培养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的眼视光技术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并实施了“二个共育、三个融合、一个共同体”的“二三一”德技并修育人模式。以学社共育促进知行共育为着力点(二个共育),大力推进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和评价体系与德技并修相互融合(三个融合),形成了眼视光技术专业育人新体系;汇聚国内外科教资源,构建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共享型和互动型“师生共同体”(一个共同体),开辟了眼视光技术育人培养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孙黎 《河南教育》2023,(5):26-27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职业教育中全面推进“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对培育时代新人、助力产业升级、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德育》2012,(23):F0004-F0004
宁波经贸学校,位于宁波南高教园区,占地121亩,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把做人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开展“活动导化”模式的德育活动,让学生“成人”又“成才”。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紧缺,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强劲,高学历人才成倍增长,这些高学历人才拥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却缺乏实践操作技能。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国家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异常之高,与此同时,国家加点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2017年,李克强总理强调“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努力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对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中国化”的实践,找到适合我国高等艺术类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三年课题研究和五年多的实践检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卫生分院在康复健康类专业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健康管理专业)采取"校企融合、德技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康复健康类专业群人才培养面临的"职业素养不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沟通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此种方式实现了"习以养德、习以强技"的康复健康类专业群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创新了"校企融合、德技并举"康复健康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校院"六共"深度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普通地质学”课程的课堂与在线教学实践,围绕课程的思政建设阐述了一些体会,介绍了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在开展地质学的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关联实际,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自信和民族的自信,明确学问与道德的关系,努力实现德识双馨的价值观引导。  相似文献   

15.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在整合社会资源及力量,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困难家庭女孩入学难、退学多问题过程中,形成了“德技并修四维一体多元协同”的边疆民族地区“巾帼励志班”育人模式,指出学校坚持以“扶智、励志、协同”办学思路为基础,以“巾帼励志、传承奋斗、报效国家、出彩人生”育人理念为引领,提出具有丰富内涵的“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系统打造“四维一体”学习环境,强化“多元协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性地建设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和社会实践教育平台,从而帮助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女孩掌握技能、锤炼品质,拥有出彩人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评价存在“重技轻德”,且不能充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具有公开透明、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等特征的综合评价体系等问题,在充分认同国家学分银行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区块链新技术,加入德育评价新元素,探究构建了“区块链+德技学分银行”系统模型,包括应用架构设计、应用模块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三个方面,实现学生、教师、企业导师等多元主体评价,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彦阳 《现代教育》2011,(Z3):40-41
枣庄市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开辟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采取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发挥党员作用,实施全员育人;坚持三贴近原则,强化主渠道作用;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等举措,大力培养"德技双馨"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提到评价改革,很多人以为把作业、小测等纳入评价,给予一定的分数或等级即可。本文通过作者的亲身教学实验发现,这种定量的评价方法仍然摆脱不了分数的束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文章结合作者的实践方法探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标准——"硬评价"与"软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更显人性化。  相似文献   

20.
对“双证制”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证制”教育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较为合理的运行模式。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这一制度的过程中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硬件条件,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