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的兴起、媒体恶性竞争和一系列新闻报道丑闻的出现,使得美国新闻媒体近年来信誉下降。2005年,西班牙埃菲社在年终发表  相似文献   

2.
新华网引自埃菲社近日刊发的《美国媒体丧失信誉的一年》专稿指出,美国的新闻媒体多年来信誉下降.2005年又是它们逆境多于顺境的一年.皮尤研究中心今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45%的美国人对他们在报纸上读到的,在电视上看到的,在广播中听到的事情不大相信或根本不信.而20年前这一数字只有16%.美国新闻媒体近年来有过一系列丑闻.如消息提供者根本就不存在.虚假回忆,夸大事实.有的报纸甚至夸大发行量.一份新闻业调查报告指出公众在很长时间内感到新闻是耸人听闻,麻木和粗鲁的,“最近17年公众还感到新闻界不够专业.缺乏道德.经常出错,不关心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
根据皮尤调查中心(Pew Research)1985~2009年美国公众对媒体准确公正性的评价调查,到2009年末,只有29%的美国人认为新闻媒体客观如实报道新闻事实,而高达63%的被访问者人为新闻全日首中常常出现失实,这一数据创造了过去20年的新低.而在2010年末,美国知名时评博客评选出过去十年美国传媒界的九大新闻事件,其中的两件丑闻均与<纽约时报>有关:一则是2009'<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的造假丑闻,二是伊拉克战争前美国媒体豹失败报道,尤其是<纽约时报>最富争议的女记者朱迪思·米勒(Judith Miller)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2000年度总收入高达101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7名: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曾是华尔街竞相追捧的宠儿。但就是这样一个能源巨擎,须臾之间破产倒闭。我国舆论普遍认为揭开安然丑闻,美国新闻媒体居功至伟。《经济观察报》等国内财经媒体曾以此为据专门讨论财经媒体的市场监督功能。那么美国媒体从业人员怎样看待这一事件中媒体的表现呢?为什么直到破产前,安然公司一直被美国媒体用华丽的文字包围着?这一事件给美国及国际新闻界带来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媒体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揭露,都是实施舆论监督。然而频频不断的新闻官司,却使媒体陷入了两难境地。据悉,全国的新闻官司10年间已达到7500起,媒体败诉率达35%以上。新闻媒体因刊发批评报道吃官司甚至败诉,不仅削弱了批评报道的战斗力,而且损害了新闻记者和媒体的信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在实施舆论监督时避免“吃官司”呢?一、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得到了加强,公民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而作为大众…  相似文献   

6.
进入2009年,北京的中央新闻媒体似乎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很明显,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给中国的新闻媒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中央新闻媒体的变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中央媒体近些年比较大的新闻变革几乎都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有关.  相似文献   

7.
“污名化”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于1963年提出,他认为“污名是一种社会性状,该社会性状将使其拥有者,在其他人眼中丧失其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污名化”往往就是社会赋予某些个体或群体以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进而导致社会的不公正待遇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媒体往往是造成个人或群体“污名化”的先锋.本文运用传播学的属性议程设置理论,以广场舞为研究视角,分析新闻媒体“污名化”的过程及其原因,提出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去污名化”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从成功发射到顺利回收,无疑是一件牵动十三亿中国人敏感神经的重大事件。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均连续多天开辟专版、专题“聚焦”和追踪报道此事。然而,对于地方新闻媒体来说,面对发生在国内这一重大的新闻事件,如何与国家级媒体一起参与现场的采访与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京晨报》关于“神六”飞天报道的理念与实践的解析,来探寻地方新闻媒体在参与国内重大事件报道上的策略及其意义。地方媒体参与报道国内重大事件的策略笔者通过对多家地方新闻媒体关于这一议题的考察后认为《,…  相似文献   

9.
"门"字来于水门(watergate),是个泊来词,源于重大的政治丑闻,"门"字是一个特殊词,在它的外延意义上专门指违背道德法律,引发重大后果的行为,词性上属贬义。近年来,"门"字在新闻媒体中被滥用。媒体到处安"门",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至8月.我国应对了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四川“怪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而在这之前.我国分别应对了2003年的SARS和2004年的禽流感。围绕这三场公共卫生危机.我国的媒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危机报道也正始于2003年的SARS。通过对2005年四川“怪病”的危机报道.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中国媒体在公共卫生危机报道方面的前行轨迹。一、2005年的四川“怪病”与相关的危机报道 2005年6月24日,四川资阳市出现了第一例后来被称为四川“怪病”的病例。7月22日四川省卫生厅紧急发布消息称,6月24日至7月21日,资阳市收治20例不明原因疾病病人,目前有9人死亡。如此高的病死率.而病因却不明确.使得这场公共卫生危机迅速成为舆论和公众的关注焦点.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新闻媒体随即展开了相关的危机报道。媒体在报道中借用疫区民众的称谓将其称之为四  相似文献   

11.
2004年5月前后,关于美军"虐俘"丑闻的揭露报道成为今年美国新闻界一次典型的"媒介景观",同时也是美国政府经历的一次突出的危机公关事件。本文选取美国四家主流媒体,运用议程建构理论和框架分析法,对"虐俘"事件报道的新闻构架和议程流变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考察。研究发现:关于"虐俘"丑闻报道的媒介议程存在着议题分层与议程流变现象;议程设置的主体发生了由媒体向政府的转移;在媒体与政府冲突与协调的互动中完成了社会舆论与民众心理的整合。围绕"虐俘"丑闻,美国媒介生态和政治氛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美国新闻界自由与"揭丑"的传统理念得以承继和发扬,较好地体现出专业主义的报道规则;美国政府通过积极设置政策议题,引导舆论逐渐掌握了媒介议程的主导权,展示出高效运作的危机公关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媒工业的迅猛发展,媒体文化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已成为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媒体文化在政治、经济利益及社会责任意识的驱动下对美国总统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参与总统竞选、披露政治丑闻和报道总统及政府的重大决策,媒体文化在总统竞选、民主政治和政党地位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3.
对明星名人丑闻尤其是性丑闻的追逐,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些媒体(包括网站)的特殊嗜好。下面是笔者对近年来媒体炒作性丑闻的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一、对丑闻的解释及典型案例什么是丑闻呢?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有关人的阴私、丑事的传言或消息。”根据这一解释,丑闻本质上是一种传言或消息,可真  相似文献   

14.
寰球传媒     
《现代视听》2013,(4):3
皮尤研究中心:美国新闻媒体影响力正在下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日前针对受众态度和新闻媒体现状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正在下降。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再对某种新闻媒体感兴趣,因为这些媒体要么不再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要么报道得并不详细。分析人士认为,数字革命让世界媒体都站在同一平台上,传统媒体正遭遇日益激烈的竞争。只有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变革,成功地实现转型,传统媒体才有望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媒体公信力是衡量、评判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在社会转型和数字媒体崛起的双重背景下,舆论管理体制尚未完善,新闻媒体营销凸显商业化特征。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日渐加剧,有偿新闻、虚假报道、广告欺诈、低俗之风等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媒体公信力有所流失,甚至使媒体陷入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有没有偏见?" --"地球是不是圆的?" 做出回答的是一名有28年媒体工作经验的美国资深记者,也是2002年美国最烫手的一本书<偏见>的作者伯纳德·戈德堡.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近年来涉外工作的原因,同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记者有所接触。加上1998年上半年到哈佛大学作访问交流,研究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等问题,有了一些想法和感受。本着“拓展研究视域”的精神,把它们写在这里供专家学者们参考。一、美国政府同新闻媒体的关系经历了一个...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日报》近日在其《教育周刊·科技》版头条发表了对邹承鲁先生的采访录。针对最近一位教授向新闻媒体宣布将用5年时间完成复制人体的206个组织器官一事,这位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向科技界人士坦言:真正的科学成果不会先在新闻媒体上炒作。我以为新闻界的同志们也应该认真读一读这篇采访录。  相似文献   

19.
新闻时评是近年来在媒体上兴起的一种新闻文体。这些年传统新闻媒体报纸、电视、广播与新兴媒体网络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媒体竞相展开自己的优势来争夺读者、观众和用户人群。  相似文献   

20.
国际新闻界     
美国报纸的可信度下降美国媒体与公共事务中心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人依赖新闻媒体,但并不一定相信新闻媒体。这项对3000名成年人的电话调查显示,有86%的人仍然把报纸作为首要新闻来源,但他们认为从报纸上读到的内容只有70%可信。在报纸读者中.只有34%的人读全国性报纸,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年纪大、文化程度高、收入高的人读报的比例要大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