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在GIS支持下,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相结合,对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危险性较严重—敏感性区域主要以中度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为主,其中土壤盐渍化重度敏感区面积占绿洲总面积的15%,中度敏感区占31%,轻度敏感区占30%;不敏感区面积占35%;从整个研究区来看,盐渍化敏感性的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盐渍化危险性区域,尤其是中度、重度敏感区域呈大面积区域性分布,轻度敏感性区域呈片状或斑点状断续分布;二是盐渍化危险性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滨海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彤  何玲  张俊梅 《资源科学》2014,36(6):1298-1305
为了研究滨海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规律,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通过解译1990年、2000年、2010年三个相同季节的遥感影像,得到三期土壤盐渍化程度分布图。使用Markov模型和动态度模型分别求出了盐渍化土壤转移面积矩阵和变化速度,使用CROSSTAB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程度空间变化图,并分析了影响研究区盐渍化的4个主要因素,通过MCE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图集;将1990年、2000年两期解译影像输入CAMarkov模型得到2010年仿真图,同2010年实际解译影像相比,数量精度和空间精度均能接近或达到85%;进而模拟2020年黄骅市土壤盐渍化分布状况,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间,轻度盐渍化土壤面积持续增加,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均有所减少,到2020年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分别占研究区的26.50%、19.89%和14.79%。此研究可为当地土壤盐渍化的治理及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滨海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规律,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通过解译1990年、2000年、2010年三个相同季节的遥感影像,得到三期土壤盐渍化程度分布图。使用Markov模型和动态度模型分别求出了盐渍化土壤转移面积矩阵和变化速度,使用CROSSTAB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程度空间变化图,并分析了影响研究区盐渍化的4个主要因素,通过MCE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图集;将1990年、2000年两期解译影像输入CAMarkov模型得到2010年仿真图,同2010年实际解译影像相比,数量精度和空间精度均能接近或达到85%;进而模拟2020年黄骅市土壤盐渍化分布状况,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间,轻度盐渍化土壤面积持续增加,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均有所减少,到2020年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分别占研究区的26.50%、19.89%和14.79%。此研究可为当地土壤盐渍化的治理及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盐渍土——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盐渍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陆地表面的几乎10%为不同类型盐渍土所复盖(Kovda—Szacolcs,1979)。世界上有10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盐渍土,总面积约为95480万公顷以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估计,全世界现有灌溉土地中约有50%处于盐化、碱化和沼泽化的影响之下,致使每年约有千百万公顷的灌溉土地被荒弃。人为的盐渍化过程是地球生物圈破坏机制中的一种方式。中国有盐渍土约2680万公顷,其中约670万公顷分布于农田,占我国耕地面积的7%左  相似文献   

5.
1 灌区背景   巴盟河套灌区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均降水量仅128~213mm,且年际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3%左右;年均蒸发量高达2 105~2 298mm,主要集中在5、6、7三个月,占全年蒸发量的52%左右,降水少、蒸发大,干旱少雨是这一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长期以来,引黄灌溉导致土壤含盐量、地下水位较高,因此而造成的盐渍化土地面积占灌区耕地面积比例高达68%,土壤盐渍化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土壤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Kriging和Cokriging方法的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掌握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和对土壤样品含盐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加入协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模型可以普遍提高对含盐量估算的精度,而模型中主变量对各协变量的敏感度不一。从对含盐量计算精度提高的程度来说,各协变量依次为:Ph值>有机质>Cl-离子>高程值。通过插值得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布图,为分析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以及当地的盐渍化土壤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阜康绿洲土壤盐渍化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该文以电导、易溶性盐含量、pH作为盐渍化程度的指标 ,将阜康绿洲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划分为 9种类型 ,其中以强盐渍土和盐土为主 ,在纬度梯度上从南至北 ,即从洪积扇下部到沙漠按照中盐渍土—强盐渍土—盐土—强盐渍土—盐土—非盐渍土的顺序依次分布。以群落的优势种类型、灌木盖度、灌木多度、多样性等指数作为阜康绿洲荒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标 ,根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系统将阜康荒漠植物群落划分为 9种类型 ,以囊果碱蓬群落—琵琶柴群落—柽柳群落或盐柴类的半灌木群落—琵琶柴群落—柽柳群落或盐柴类的半灌木群落—梭梭群落的顺序依次分布。琵琶柴群落为阜康荒漠的地带性植被 ,分布广泛 ,各种植物群落在空间上交错分布。通过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在阜康荒漠植物群落的多度、盖度和多样性与盐渍化程度无显著相关 ,盐渍化程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到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演替 ,特别是盐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  相似文献   

8.
我国盐渍土的分布广泛,其中新疆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盐渍土具有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土壤盐渍化带来的危害后果十分严重,除了影响土地作物种植外,还有可能破坏人类社会环境,例如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的阿图什市格达良乡,当地居民不得不大量搬迁。新疆很早就采取了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工作,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仍然存在重治理、轻预防的问题。在坚持预防为主的前提下,探究多种针对性较强的治理措施,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区盐渍土的形成机理危害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中国的荒漠化大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盐土区。有关文献记载:新疆盐溃土(盐碱土)面积约占全国盐渍土总面积的1/3和新疆土地面积的6.6%,现有耕地1/3次生盐渍化,成为农业低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新疆地处内陆封闭环境,丰富的盐物质在土壤内循环,其残余积盐和现代积盐过程都十分强烈,并通过土壤灌溉,导致次生盐渍化的迅速发展。盐渍土不仅对农业收成影响巨大,而且对公路、桥涵、水库、管道以及民用建筑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在生产建设中应加强对这方面的防治研究,实施合理的措施、科学分析,找出预防和治理的方法,降低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掌握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和对土壤样品含盐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加入协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模型可以普遍提高对含盐量估算的精度,而模型中主变量对各协变量的敏感度不一。从对含盐量计算精度提高的程度来说,各协变量依次为:Ph值有机质Cl-离子高程值。通过插值得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布图,为分析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以及当地的盐渍化土壤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元极图理论,调控水位,改进单纯调节水资源的局部方法,消除旱涝盐碱灾害,综合利用黄淮海平原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伊犁新垦区土壤盐碱化遥感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瀚青  杨小唤 《资源科学》2009,31(12):2065-2071
土壤盐碱化是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利用遥感数据快速准确地提取盐碱地信息及其空间分布,可以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疆伊犁新垦区为研究区域,利用专家知识建立决策树,使用2008年8月的ETM数据,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取不同程度的盐碱地信息。研究表明,利用基于知识的决策树方法,结合多源数据,能够有效提取盐碱地信息,并且分类结果准确,精度达到89.3% 。新垦区盐碱地占全区面积的10%,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南岸大灌区,各级盐碱地比例为:重盐碱地占1%、中盐碱地占17%、轻盐碱地占82%。  相似文献   

13.
海冰在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较低,可能成为干旱季节的一种灌溉水资源。海冰水改良滨海盐渍土是在渤海湾地区利用海冰融解的低盐水灌溉和淋洗高盐土壤的一种措施,该措施应用的同时也产生土壤熟化时间慢、土壤结构恶化、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土壤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等问题。本文在收集和分析大量资料基础上,论述了蚯蚓与盐渍土壤的相互关系:盐碱地土壤中蚯蚓种类和盐渍土壤对蚯蚓的影响因素。根据在盐渍土壤中,蚯蚓活动能够增加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同时使盐碱地土壤的团聚体结构、渗透率、生物数量和活性得以恢复和改善,进一步阐述了在海冰水改良滨海盐渍土壤中引入蚯蚓的可行性,并探讨引入蚯蚓改良滨海盐渍土壤的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貌和空间分异特征的中国近期耕地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我国“八五”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库与“九五”县级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数据分析了90年代初期到中期我国耕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我国耕地变化存在区域差异,其中黄淮海平原及山东丘陵区减少最为显著,东南丘陵区耕地为显著增加;通过俄分析个土地利用区划一级单元内不同变化度基本研究单元所占总体耕地面积比例情况,说明各区域内耕地动态差异也比较大;为了定性反映不同区域内由于耕地面积的变化所引起的整体耕地质量的相对变化,运用全国1:100×104地貌图与基本研究单元图的叠加,统计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上的耕地面积变化量。总体上,我国平原地区的耕地减少绝对量 与相对量均最大,而高原地区耕地面积是增加的,表明我国耕地总体质量有所下降。为了切实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必须严格控制平原地区耕地的非农业利用,减少山区的自然灾害毁地,有秩序地开发高原地区耕地。  相似文献   

15.
松嫩平原主要土壤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松嫩平原主要土壤反射光谱特性、探讨该区土壤参数光谱速测方法,利用地物高光谱仪室内测定松嫩平原农安县主要类型土壤的光谱反射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参数与土壤光谱反射率及其数学变换形式的关系,并得到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⑴ 有机质是松嫩平原主要土壤反射光谱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区域(母质、气候等)的差异,即使同类土壤的反射光谱特性差异也很显著;⑵ 铁对松嫩平原农安县主要土壤的反射率光谱特性的影响较小;⑶ 基于反射光谱特性的有机质含量模型可以用于该区有机质含量的速测;⑷ 松嫩平原主要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总氮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利用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可以部分揭示土壤总氮含量状况。  相似文献   

16.
马文军  宇振荣 《资源科学》2013,35(3):585-593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动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管理水平而异,实验站与农户管理水平间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揭示专家与农户间的知识差,促进合理灌溉措施的推广.该文基于农户田间试验和农户调查,分析了农户管理水平下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动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对比实验站研究结果,讨论了实验站和农户管理水平下微咸水灌溉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农户管理水平下,微咸水灌溉可能主要影响0~80cm土层的土壤饱和电导率;土壤盐分向下淋洗是盐分运动的主要趋势,很难形成上行运动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相对于淡水灌溉,微咸水灌溉的冬小麦相对产量为45.38%~83.33%,夏玉米相对产量为42.86%~58.57%;无论是实验站还是农户管理水平,微咸水灌溉均对土壤饱和电导率产生显著影响,实验站管理水平下的灌溉制度比农户管理水平下的更加合理,农户管理水平下微咸水灌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比实验站管理水平要严重;需要多角度采取措施提高农户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伊犁新垦区土壤全盐量和电导率定量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尔琪  张红旗  许咏梅 《资源科学》2012,34(6):1119-1124
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是调查评价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两种指标,进行两者关系的定量探讨是解决土壤盐渍化快速诊断问题的前提。本文以伊犁新垦区为例,采用传统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分段函数等对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关系进行回归拟合,同时应用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作为辅助数据对两者进行分区线性拟合,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随着全盐量的增加,土壤全盐量和电导率呈现一定的非线性关系,以土壤全盐量为阈值的分段函数拟合效果优于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其RMSE小于后两者;以土地利用类型作为辅助数据进行的分组拟合结果优于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效果,也略优于分段函数的拟合精度。该方法在宏观尺度上为快速、精确获取土壤盐分状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在干旱区盐渍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区绿洲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借助遥感手段及时准确地提取盐渍地信息并掌握其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使用RadarsatSAR与LandsatTM影像进行主成分融合,同时与HIS和Brovey变换的融合效果作定量比较,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以相同的训练样本分别对融合前后的影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盐渍地主要分布在绿洲的和沙漠之间的交错带,盐渍地的分布在绿洲内部呈条形状分布,而在绿洲外部呈片状分布,且绿洲外部重度盐渍地交错分布在中轻度盐渍地中;主成份变换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保持性、信息量都优于其它常用的融合方法,且分类精度比单一LANDSATTM多光谱影像有较大提高,是监测干旱区盐渍地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土壤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地区土壤水分含量状况及土壤水资源数量,并对土壤水资源研究在农业节水中的意义及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能够为干旱区滴灌水盐调控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经改良的重度盐碱地棉田为例,观测棉花生长季内的土水势、土壤含水量和不同水体的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包气带水分运移。结果表明:①在滴灌水盐调控下,经改良的重度盐碱地棉田0~60 cm土层的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最大,受灌溉水(降水)入渗、蒸散发的影响最为明显;60~220 cm土壤含水量、土水势和土壤水同位素组成随时间的变幅相对较小,受灌溉水(降水)入渗、蒸散发的影响相对较小;220~260 cm土壤含水量、土水势和土壤水同位素组成随时间的变幅最小,受地下水的影响较明显;②120 cm和150 cm土壤水,100 cm和180 cm土壤水,260 cm土壤水中降水和灌溉水的贡献比例分别约为22%和78%,40%和60%,46%和54%左右,分别反映本次试验入渗水、前期土壤水、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特征;③灌溉水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试验期间地下水位的抬升主要来自于侧向径流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