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罗德一 《内江科技》1999,20(1):28-28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求是不相同的。从每个生育期吸肥规律看,小麦苗期氮的吸收较多,用于营养生存;拔节到孕穗是茎秆伸长期,钾的吸收量较多;孕穗到开花期,磷的吸收量较多。根据小  相似文献   

2.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氮素,其次是钾素,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小。增施氮、磷、钾肥均能增加每百公斤籽粒氮、磷、钾的吸收量,且配方施肥处理略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素配方施肥处理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3.
杨修  李文华 《资源科学》1998,20(4):41-49
本文对农桐复合系统的营养元素输入、输出和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行农桐复合系统每公倾面积N、P、K的吸收量分别为276.2kg,92.1kg和172.2kg,输入量分别为370.2kg、181.5kg和113.5kg,输入与输出比为:氮1.34,磷1.97,钾0.66,系统的氮和磷处于平衡状态或稍有盈余,而钾处于亏损状态;系统的有机态营养元素输入量偏小,有机态氮输入量为无机态氮输入量的68%,而有机态磷输入量仅为无机态磷输入量的21%;系统中的氮、磷、钾三要素的投入比例不协调,营养元素输入量中,N:P:K=1:0.49:0.31,而农林植物营养元素吸收量中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为1:0.33:0.62,投入的磷养分相对偏多,钾偏少。  相似文献   

4.
香蒲对硒元素的富集及对氮、磷的吸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巽  卢雪峰  李冀 《科技通报》2002,18(6):511-514
研究了在土壤中加入硒前后,香蒲植物体内硒的分布情况,其规律为须根>根茎>叶子。研究结果表明,香蒲对水溶性的硒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须根的富集因子尤高,实验还表明了香蒲对污水中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对氮也有一定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土壤锌、锰胁迫对棉花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采样、盆栽试验及ICP化学分析,研究棉花在土壤锌、锰胁迫条件下对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或较低浓度锌、锰,限制了棉花对氮、磷养分的吸收;而土壤锌、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棉花根系对氮、磷养分吸收,和地上部对氮、磷养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对1992~1993年出版的35种210份农林学报类期刊中外文的排印错误作了调查,发现外文的差错率远高于中文。外文差错率按语种分,依次为俄文>德文>日文>英文;按文章组成部分分,参考文献>图表>英文摘要。举例分析了不同语种的常见错误,归纳论述了不同语种的文字特征及其容易产生错误的规律。掌握这些特征和规律,认真、细心地进行校对,是提高外文校对质量、降低差错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几种含硫肥料对油菜和三叶鬼针草吸收铅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4种含硫肥料对2种镉富集能力较强的植物——油菜和三叶鬼针草在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中吸收铅、镉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磺和(NH4)2SO4增加了油菜对铅的吸收量,含硫肥料降低了三叶鬼针草对铅的吸收.硫磺和(NH4)2SO4增加了油菜对镉的吸收量,含硫肥料对三叶鬼针草吸收镉没有显著影响.在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中,硫磺和(NH4)2SO4可以作为有效的肥料提高油菜对铅或镉的吸收,而对于三叶鬼针草,添加含硫肥料不能促进其提高对铅、镉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离子Cd Hg Pb在鳗鱼体内残留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0.005、0.05、0.10和0.15/mg/L四种不同浓度的Cd与0.10mg/LPb,0.05mg/LHg在日本鳗鱼肝脏、腮、鱼血和鱼肉的残留规律。分别将鳗鱼暴露于上述浓度的重金属35 d后再用清水喂养43 d,考察鳗鱼对该三种重金属的吸收和清除规律。结果显示三种重金属在鳗鱼体内富集能力依次是Hg>Pb>Cd。Cd在鳗鱼组织中蓄积顺序为肝脏>腮>鱼肉>血。鳗鱼体内Cd的吸收量与其暴露浓度呈正相关,停止暴露后Cd由其他组织向肝脏转移,可导致肝脏Cd负担持续增大。0.15mg/L浓度的Cd可使鳗鱼产生急性和亚急性中毒症状。鳗鱼组织中Hg和Pb蓄积顺序为腮>肝脏>鱼肉>血。鱼肉中两种重金属消除速度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9.
大豆产量来源于光和产物,光合作用是决定光和产物的重要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等源流库的一系列生理过程主要通过植株地上部茎、叶片等器官来完成;地上部冠层的繁茂与否由截获太阳光能的多少决定,地上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与地下部健壮的根系吸收水、养分的丰缺和及时输送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形成各种有机物质,组成玉米的有机体。本文对玉米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根箱法解析大豆苗期根际养分分布及吸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影响根际微生态系统特征。应用根箱法对2个大豆基因型的苗期养分(N、P、K、Ca、Mg、Fe、Mn、Zn和Cu)吸收及其在根际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基因型北丰11 对N、P、K、Ca、Mg、Mn、Zn和Cu的吸收量均显著高于低产基因型海9731,其单位根长、根表面积吸收N、P、Ca和Mg的量亦较高,其根系吸收活力较强。土壤有效养分在根际的分布趋势不同,有效N和Mn在0–4 mm范围内的含量高于非根际区(>10 mm),而P、K、Mg和Cu在根面区表现一定程度的亏缺。2个基因型间根际养分差含量异较大,除K和Fe外,其它营养元素在北丰11根面和近根面区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海9731。北丰11根际0–6 mm的范围内pH较低。  相似文献   

12.
地上-地下生物协同调控与养分高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养分利用率是协调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核心问题。地下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功能多样,包括植物根系、微生物和动物等。地下生物直接参与了养分的活化、转化、吸收和运输等过程,是地上植物生产力和养分利用率的重要驱动者。文章概括性地介绍了(1)土壤-根系-微生物对话的信号基础与养分转化,(2)土壤微生物组成多样性与养分转化,(3)根系与植物高效吸收养分,以及(4)微生物与根系高效摄取土壤养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来应该加强研究土壤生物功能和区域分异规律、微生物介导的土壤养分转化过程与养分高效利用之间的关系、养分高效型作物的根系特征、生物制剂的研发等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机理的探明,地下生物"黑箱"将逐步被破解,有望研发出靶标明确、切实可行的地上-地下生物协同调控技术,实现养分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养分胁迫下的夏玉米生理反应与光谱特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在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不同阶段,测定其叶片光谱反射率,并结合其生物物理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浓度、叶面积指数等生物物理参数,可以反映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征动态,也是反映物质生产和反射光谱关系的中间枢纽,通过叶绿素浓度含量与叶片反射率光谱和一阶导数光谱数据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叶绿素敏感波段范围。  相似文献   

14.
种植等高绿篱是丘陵山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较为理想的经营措施,是防治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有效手段.由于绿篱植物的引入,存在着绿篱植物与作物之间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尤其是两者之间在养分、光、水和气方面的竞争作用,又成为植物篱推广应用的限制因子.本研究选用豆科紫穗槐和禾木科香根草为绿篱植物,间作小麦、大豆,设置单作、板隔、网隔和无隔4个处理.借助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绿篱和作物养分含量及吸收量.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紫穗槐对小麦N吸收影响不大,香根草不利于大豆N吸收,紫穗槐对大豆N的吸收有利;香根草抑制小麦P的吸收,促进大豆对P的吸收,紫穗槐对小麦、大豆P吸收都有利;香根草、紫穗槐对小麦、大豆K吸收起促进作用;香根草对N的竞争和对P、K的吸收能力均强于紫穗槐,而对N的吸收能力弱于紫穗槐;两种绿篱对小麦影响弱于小麦个体间的影响,对大豆的影响强于大豆个体的相互影响.这些揭示了紫穗槐和香根草对小麦、大豆之间的养分促进与竞争特点,为丘陵山区植物篱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种植等高绿篱是丘陵山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较为理想的经营措施,是防治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有效手段。由于绿篱植物的引入,存在着绿篱植物与作物之间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尤其是两者之间在养分、光、水和气方面的竞争作用,又成为植物篱推广应用的限制因子。本研究选用豆科紫穗槐和禾木科香根草为绿篱植物,间作小麦、大豆,设置单作、板隔、网隔和无隔4个处理。借助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绿篱和作物养分含量及吸收量。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紫穗槐对小麦N吸收影响不大,香根草不利于大豆N吸收,紫穗槐对大豆N的吸收有利;香根草抑制小麦P的吸收,促进大豆对P的吸收,紫穗槐对小麦、大豆P吸收都有利;香根草、紫穗槐对小麦、大豆K吸收起促进作用;香根草对N的竞争和对P、K的吸收能力均强于紫穗槐,而对N的吸收能力弱于紫穗槐;两种绿篱对小麦影响弱于小麦个体间的影响,对大豆的影响强于大豆个体的相互影响。这些揭示了紫穗槐和香根草对小麦、大豆之间的养分促进与竞争特点,为丘陵山区植物篱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千烟洲试区湿松人工林中降雨对矿质元素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永瑞 《资源科学》2000,22(1):65-68
对千烟洲试验区湿地松人工降雨后,20种矿质元素淋溶变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人工林中的营养元素平均浓度总变化趋势是:林冠穿透水>树干流>大气降水。在淋溶成分中,林冠穿透水对湿地松人工林的养分物质年贡献较大,占整个淋溶总量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氯离子对农作物生理作用的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代研究结果,作者把氯离子对农作物的生理作用归纳为:参与光合作用,调节气孔运动,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左右酶的活性及激素的含量,增强作物对某些病害的抗性,促进土壤氮素矿化和抑制硝化作用,以及提高豆科作物根系结瘤固氮等7个方面,并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藏成药七十味珍珠丸中矿物质元素在体内蓄积性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贵藏成药七十味珍珠丸是传统藏药的典型代表,疗效显著.其中矿物类药的大量运用为现代医学科学不可理喻,给传统藏医药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困惑。以金诃七十味珍珠丸为研究材料,以Wistar大白鼠为试验对象,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AES)和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HAAS)等分析仪器,测定了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动物在连续 1 8周试验期间心、肝、肾等组织器官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水平,阐述金诃七十味珍珠丸中矿物质元素在动物主要组织器官中的长期蓄积性及其对生物机体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9.
陈永瑞 《资源科学》1996,18(5):60-63
本文研究了千烟洲试区湿地松人工林凋落叶及其营养元素的数量动态特征。通过对该树种的凋落叶量分析。了解了该树种的凋落叶在各个时期中的不同特征,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解凋落在森林中的功能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