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及标准内容的调整,使高职院校工科专业面临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挑战。同时,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也对高职院校工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时代工科类专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遵循提质培优的四项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应坚持“区域产业需求”导向、“教学标准引领”导向、“实践育人攻坚”导向和“创新特色发展”导向,并基于此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培养新时代工科人才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在新工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分析了新工科建设和智慧课堂建设的内在联系,将新工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实践教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有6大优势:学习主动化、学习模式高效化、教学方式移动化、数据分析智能化、学习轨迹动态化和测评反馈及时化,这些优势证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探索与新工科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开展以大教育观为统领,以新工科课程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抓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制度为保障,以创新为抓手”的土木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为新时代背景下其他兄弟院校的新工科建设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工科教育模式已暴露出诸多不足,新工科建设迫切需要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而产教融合优势互补、协同育人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文章以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以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新工科视域下产教融合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以现代产业需求为指引、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过程校企合作教学为主线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新需求,按照我国新工科建设内涵,在深入调研所在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人才缺口的前提下,分析新经济环境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为例,研究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校企联合办学的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培养特点、目标与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培养模式既适应了企业需求,又保证了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为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大数据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实际,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优化、办学模式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着力探索具有药学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培养体系改革及模式探索。首先,针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面向未来,开阔视野及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的需求。其次,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最后,在教育生态系统的支持下,提出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及路径。  相似文献   

8.
赵强  曹江涛  金鑫 《大学教育》2023,(18):101-104
课题组在石化控制类工程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把“产业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和OBE理念”融合贯通,将“知识、能力、素质”融合贯通,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打造了新工科背景下的石化控制类专业群,营造了面向生产实际的育人环境,形成了基本完善的石化控制类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成效显著,培养了一批面向石油化工产业链,服务于生产与技术管控、设备与能源管理、安全与环保监控以及生产与运营辅助决策等领域的新工科人才。改革过程与成果对行业特色高校传统专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2019年底,学校启动了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打造“四通”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为契机,针对信息工程专业现行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凝练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的专业内涵,构建了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和国际互通的课程体系,可为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提出以竞赛引导创新和本硕博衔接与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特色,历时三十年的砥砺前行,提升了研究型人才的工程素质,适应了信息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打造了"智能+"、"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培养体系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学生就业质量高,毕业学生在国内外的就业口碑很好。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为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培养生物工程领域新工科人才,探索形成了了5M智能生物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体系设置、学科交叉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教研深度融合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为生物工程领域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牢固树立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开展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内涵式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开展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学院以宽厚的物理学理论为基础,以6个工科专业的多年培养经验为依托,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健全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改革评价考核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大学新工科项目"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智能机器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始于2016年设立的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此项教学改革推动了浙江大学机器人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构建了智能机器人拔尖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探索了依托荣誉学院建设新工科的新模式,是浙江大学作为工科优势高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主动作为,以引领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为己任,率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培育新工科领域拔尖人才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4.
为顺应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满足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需求,结合学校教学特色提出了以竞赛为载体的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学科竞赛为载体,协同育人机制为依托,制定了创新人才分层次培养方案,构建了工程实践平台,重构了实验教学体系,完善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了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升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工科高等教育产生了变革性影响,也为地方高校工科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地方高校作为促进区域战略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应围绕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主要职责和重要使命,以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着力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工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在新工科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育人平台、实践教学,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跨领域联合的师资队伍,从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试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自主创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种突破性的能力,自主创新战略是创新的最高层次.本文论述了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自主创新战略的特性和原理,以期推动我国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的提出为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本文主要讨论新工科视角下工科院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改革要求,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及成效。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当前提升新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两大创新载体,对学科竞赛和大创训练的差异性和相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结合对武汉大学新工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为目标驱动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培养模式,以大创训练夯实低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学科竞赛升华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创新思维培养始终贯穿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教互促,良性发展”,切实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对于工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特殊作用,工科数学基地建设应该进一步得到加强。基于"新工科"发展背景与新经济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指出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应更加重视建设理念、建设内容的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学能力建设。应主动融入"新工科"发展行动,把握"新工科"发展对数学教育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创新建设理念,引领基地在"新工科"建设中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是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提升教师的数学化、计算思维与学科融合能力,更好发挥数学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进一步深化工科数学课程教学的全面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新工科"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是基地建设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