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十年,直隶基本上由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所统辖。袁氏顺应历史大势,大力倡导兴办师范教育,由此,清末直隶师范教育成效显著,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初步踏上教育近代化的轨道。本文初步探讨了清末直隶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及袁氏在直隶兴办师范教育的动因、主要作用和作为。  相似文献   

2.
“日本教习时代”虽然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十年左右,但却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师范教育影响更大.师范教育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从事师范教育的日本教习也最多.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末日本教习的构成、分布状况、所授课程、关键人物在师范学堂的活动等问题,阐明清末日本教习在中国师范教育近代化中所起的作用,反思其弊端和对当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师范教育服务期制度是师范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效果顺利达成的保障制度。我国师范教育服务期制度经历了清末建立到民国时期的不断完善两个发展阶段,其实施效果也各不相同。纵观20世纪前半叶我国师范教育服务期制度,可以发现:师范教育服务期制度自清末制定始,呈不断严苛之势;师范教育服务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由于制度的缺陷和执行中弹性过大,师范生服务期制度无法达到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制度化的学前师范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机构附属到独立设置,办学层次和类型不断提升和发展的时期。本文试图以教会学前师范教育机构为开端,以清末民初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法规为线索,详细解读清末民初学前师范教育机构之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邵阳师范教育肇始于清末,发达于民国,民国时期是师范教育由兴起到发展的积累时期,也是关键时期。邵阳师范教育是在全国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在清末朝廷新学制的颁行引领下,在省政府的指导督促下萌芽、基本定型并逐渐走向成熟,为邵阳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中小学教师骨干,是湖南省近代师范教育的生力军,也是全国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厘清近代邵阳师范教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四大特点,分析指出了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而培养师资的师范教育直到清末才出现。清末师范学堂并非像欧美、日本那样出于普及教育的客观需要而产生,而是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在师范教育思想产生的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早期师范学堂的创办,无疑对清政府制定师范教育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期的幼儿师范教育是在延续清末幼儿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的,并在新的条件下有了新的突破。民国初期幼儿师范教育对我国当前幼儿师范教育有着一定的启示。在现今条件下,应加强本土化幼儿师范教育理论研究,努力构建完善的幼儿教师教育法制法规体系,重视农村幼儿师范教育发展,平衡地区差距,更好地发展我国幼儿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清末民国两个时期 ,探讨了北师大在现代师范教育制度建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北师大是中国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建设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清末,随着新式教育的出现和发展,苏北师范教育也得以起步,创立了一些师范学堂(校)和师范传习所。苏北地方官绅推动了苏北师范教育现代化起步,师范学堂体系以初等师范学堂和传习所为主。清末苏北师范教育为苏北地区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师资和人才,推动了苏北地区近代化进程,同时也奠定了民国以后苏北地区教育(包括师范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9月20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工作会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师范教育司培养处处长于兴国、副处长陈武,我校党政领导盛连喜、史宁中、马尚、刘益春,副校级干部、学校资产经营公司董事长王延,校长助理高夯以及东北三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东北三省16个县市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及部分中学校长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这是党和国家对师范教育地位的高度评价,是赋予师范教育的光荣使命。我校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就创办了函授教育。三十二年来,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培训在职中学教师二万五千九百多人。他们大部分已成为中学的教学骨干。  相似文献   

12.
考察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历史变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该政策。清末和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免费政策曲折发展,时兴时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考察历史可以发现:师范教育历来受到重视,师范生历来享受最优厚待遇。免费是师范教育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但要增强师范教育的吸引力,更需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清末民国两个时期,探讨了北师大在现代师范教育制度建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北师大是中国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建设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14.
《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一书,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研究对象,重建了清季四川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开拓了中国近现代史、区域史、教育史研究的视野,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  相似文献   

15.
清末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甲午战败,“以强敌为师”的口号下,借鉴与移植日本学制,注重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重点发展师范教育的教育改革。文章试从以日本为媒介的渊源和学习借鉴日本教育的途径两方面论述日本与清末教育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日本教习与清末师范教育的创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时期,大批日本教习执教于中国新创办的师范学堂中,推进了中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日近代教育的交流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师范学校大量聘请日本教习的原因、分布状况,考察其教学活动及所授课程等,从而阐明日本教习在清末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韩文静  李艳 《文教资料》2012,(13):140-141
邯郸地区近代师范教育是伴随着近代学制的诞生开始的,清末民初颁布的师范教育学制,确立了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独立地位,邯郸的师范教育逐渐兴起并发展,为邯郸近代教育事业输送了大量师资,推动了传统教育的近代化改造,促进了自近代以来邯郸教育事业的发展。但邯郸师范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社会政治的影响,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逐步形成。发展近代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师范教育的认识初步统一。政府对师范教育采取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政策,对师范生实行优待鼓励政策和毕业效力义务规定,迅速扩大和稳定了师资队伍,对推动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对目前如何发展师范教育,稳定教师队伍,亦可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师范教育的起始和演变 (一)创设师范院中国的师范教育制度是在清末建立近代学制时出现的。 1.自办师范的思潮。清末废科举办学堂,维新派人士就认识到办学堂则先要自办师范学堂,以造就中小学师资。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就列举了聘用外国人担任教师的五大弊端,提出自办师范学堂。维新派的革新被清政府的顽固派镇压了,但废科举办学堂,自办师范教育的主张为人们所接受,形成推动近代教育,包括师范教育发展的思潮。当时清政府掌管教育及实业的大臣,也认识到自办师范的重要性。盛宣怀、张百熙  相似文献   

20.
清末新政时期国人自办的近代女子师范教育孕育而生,作为新生事物的清末民初女师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同时,它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等级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女性的觉醒,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对现代女子教育及女子师范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