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挑战,而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作为课堂的总导演——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践行者。上好课必须备好课,这是共识。但教后反思的物化形式——教后记,还没有引起一些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笔者赘言几句。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课堂,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先进教育理念的贯彻是好课的众多要素中最为核心的要素,而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佳表现形式是实施先学后教.它的优越性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脱离教师的思维禁锢,创造力等多方面的重要能力可以得到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学年伊始,我连着听了十多位教师的随堂课。听完之后,感慨颇多。我想,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尊重和敬畏课堂,带着准备——学识、激情等的充分准备,走进课堂;探究课堂的真相;追问与反思课堂的细节……自然想到一个"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话题——备课。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说:"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  相似文献   

4.
论文征集     
对一堂课的评价,不是看教师教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是课堂的主人。按照以学评教的理念.一堂好课至少应具备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自我反省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好课、上好课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一番反思也是必要的。对于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常见形式便是记"教后记",那么"教后记"应该记什么?记录的这些内容又会带来哪些具体的好处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张环 《宁夏教育》2005,(7):99-99
新课程怎样教,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课改精神的课堂,这些问题使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感到困惑,有“困”才思“变”,想“变”就应反思。反思能使全新课堂更加完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重视了教师的反思,要求“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却忽视了学生的反思,我认为师生共同反思,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完善,使合作探究更实。下面我展示一个教学片段,对比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教后笔记是教师课堂教学之余,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和反思.这其中既可反思成功的经验,又可反思失败的教训.对于这一环节,大多教师往往重视不够,通常只是随意地叙述几旬,应付一下差事,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课后,倘若你能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推敲课堂教学过程,就不难发现教后笔记内容十分丰富,既可反思学生,也可反思教师自己;既可反思教法,又可反思教法;既可反思教学语言,又可反思教学行为;既可反思教学结构,又可反思教学达标率.认真撰写教后笔记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做好教后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教师成长、学生获得发展的主渠道,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本文针对初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就如何备好课,提出五个有效的策略,即把握教学内容——使教学"言之有物",精选设计教学——使深奥道理浅显化,尊重教育对象——换位备课,预约教学精彩——做好课前预设,注重自我反思——多次备课。  相似文献   

9.
从"好课"成长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好课观念,即:好课是教师对于自身课堂的反思与重建;好课是源自课堂主体的深度认同;好课需要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立体建构;好课需要长时期的有效规划。  相似文献   

10.
江苏教育2005年第3期争鸣栏目刊登了《好课,怎一个“试上”了得!》一文。在作者看来好课不应多磨,磨课在课前,反对教者“试上”。读后颇受启发,也引起了一些思考。我们也反对“彩排”课、作假课,但对于教者“试上”,我的想法书录于后,仅作一孔之见——课堂,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好课,理应是教师和学校永恒的追求。关于好课标准的界定、表述尽可见  相似文献   

11.
从“好课”成长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好课观念,即:好课是教师对于自身课堂的反思与重建;好课是源自课堂主体的深度认同;好课需要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立体建构;好课需要长时期的有效规划。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实施以来,推动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创新。新理念、新方法使小学数学课堂异彩纷呈。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众多人的思考与反思。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清醒的认识到,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看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有多少。课堂中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学会反思,带着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这样的目的来设计提问,不但能达到理解、巩固新知识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关于原意识和反思的理论,对于理解教师之教、教师反思以及教师反思何以可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原意识是人对自己正在发生的行动的觉察,反思则是对这种觉察的觉察,并且是课题化的更具能动性和自觉性的直接觉察.在教的原意识与反思意识的关联关系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和丰富地理解教师反思以及教师之教的养成与实现.对于教师反思以及教师之教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教师自身真正拥有"教的意识",拥有对教的真实的理解,获得"教之先对教的拥有",是教师反思得以实现的起点,是教师之"教"得以发生和维持的源初动力.激发和养成教师的"教的意识"正是教师教育的职责和使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肇始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基本教学流程包括“教师编制学习任务单,创建微课程(视频)——学生观看微课程,学习新知识——师生进行课堂互动(深度挖掘知识的内涵与价值)”等步骤.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方向要明,任务要清,视频要精,关联要紧,学时要整,方式要新,互动要真,反思要深,监管要勤,评价要准.  相似文献   

15.
胡银弟 《上海教育》2007,(11B):54-55
新学年伊始,我连着听了十多位教师的随堂课。听完之后,感慨颇多。我想,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尊重和敬畏课堂,带着准备——学识、激情等的充分准备,走进课堂;探究课堂的真相;追问与反思课堂的细节……自然想到一个“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话题——备课。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说:“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思考反复推敲,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设计方案为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深入到农村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对远教IP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的深入分析和点评,笔者认识到要合理的将资源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上好课关键还是要靠教师的教学设计理论上的提升、课后的教学反思和学习共同体的互助。  相似文献   

17.
冯红 《科学教育》2010,(4):71-72
1教后记的着笔内容 教后记就是教过一节课后,教师对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的反思,对成败得失等经验教训所作的记录。写教后记是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一种好形式。如何写?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来说,在教师对上节课作全面回顾、体味和搜集了学生住处反馈之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笔。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的主渠道,是教师展示魅力的平台。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在课堂上塑造人、培养人,同时也塑造自己、培养自己。一名教师,对学生最持久的吸引力,来自他的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备好课、上好课是对每一位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备课,是教师的常规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维一体的综合体现.记得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是的,“好课”不仅是每位教师的追求,更是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呢?我想,作为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积累,而忽视教学技能的提高是行不通的。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使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呢?一、“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要备好课。但每当谈到备课时,很多教师总是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