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北京大学地质系与中国地质调查所都是中国地质学发展史上最早成立、具有最重要地位的科学机构,二者长期具有特殊密切关系。北大地质系学系成为中国地质调查所的人才摇篮,中国地质调查所积极支持北大地质系办学工作,在师资、图书、标本等多方面对北大实行特殊政策,资源共享,成为北大地质系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术研究不断成长进步最坚实的后盾。而抗战胜利后,双方未能就新生代研究项目达成合作,则展现了科学机构合作中的复杂面相及利益平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回忆一些我国地质工作初期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翁文灏先生在晚年回忆我国地质事业初期的一些工作,涉及农商部地质研究所的教学情况。与丁文江、章鸿利等人对地质学名词的汉译、地质报告的印发、古生物学研究如何开展及相关图书设备等问题的思考和工作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3.
地质调查所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成就最显著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对中国近代科学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创建者,丁文江、翁文灏对地质调查所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影响颇著,作出过突出贡献,他们的科学精神、思想、文化观及人生价值观等是地质调查所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史料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梳理,从科学精神、学风文风、人文与民族情怀和以人为本的多元考核评价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丁文江、翁文灏对地质调查所的作用与影响,冀图为现代科研院所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代名地质学家翁灏先生虽自1935年末弃学从政,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但他当时仍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并在许多科学团体,如中央研究院、中华教育化基金董事会中兼任职务。因而,他的日记中有许多有关科学及科学家活动的记载,虽内容稍显简略,但亦可为中国科技史研究提供有益线索。今特选辑部分发表,以为科技史研究参考。翁灏本年日记中,尚记载有行政院一般行政事宜,历次行政院会议情形,以及他受命秘密接洽中德易货贸易情形等内容,今略而不录,有字无法辨认,亦暂付阙如,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5.
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始末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商部地质研究所的创办是中国系统开展近代地质学教育之始,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科学上第一次光彩”。该所培养了中国地质学界许多杰出人才,为中国地质学发展奠定了第一基石,根据史料考证,该所是1913年7月在北京、上海两地招生,共录取学生正选27名、备选9名,于10月1日开学,作者还对1916年该所结业时,22名学生每人的具体结果,以及翁文灏到所任教时间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黄汲清是中国近现代地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在区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地质制图学等方面取得卓越贡献.除科学工作外,他在中国地质学史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黄汲清关注地质学学科前沿发展和历史进程,对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有冷静、睿智的思考.本文根据黄汲清撰写的多篇地质学史论文及其他新发现的材料,揭示黄汲清除地质学家的另一个身份——地质学史研究者.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恰一阿图什地区铅锌铜矿调查评价”为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项目组在认真分析已有地物化遥和矿产资料基础上,结合已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对新疆乌恰一阿图什地区一带进行铅锌铜矿资源调查评价,择优选择具有较大资源潜力的远景区开展评价工作,寻找大中型矿产地,探求资源量,提交铅锌资源量(333+334,)300万吨。项目组在全面收集以往勘查及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统一思想,以热卤水成矿理论为指导,选择有利成矿靶区开展重点评价工作,通过四年的艰苦奋斗,出色完成了任务书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资源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若干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煤层气产业目前已步入商业化生产的启动阶段,但产业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基础科学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为此,作者提出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目前所面临的6个科学问题,分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认为煤层气原位赋存状态以及吸附/解吸效应、煤层气成藏动力条件与规律预测、煤层气地质选区理论与方法基础、煤储层渗透率的构造采动控制效应、低渗煤层气藏有效失衡的叠加场效应是我国近期所应开展的主要基础研究方向,并认为煤层气开采诱发的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近代化学在明末清初由欧洲传人,而明显的发展则始于1920年代,特别是1932年中国化学会成立以后。中国现代化学的迅速发展则是建国以后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自美国科学史家、宗教哲学家埃德温·阿瑟·伯特(Edwin Arthur Burtt)的《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Modern Physical Science)导论的第一节。文中比较了中世纪与近代科学自然图景的区别,指出要想解决近代哲学中的知识论问题,就必须先弄清楚近代科学所带来的预设,从而引出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问题。本文可以让读者对伯特独特的行文风格和思想魅力有一个初步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强调过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2003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中国近代史内容精炼,主题突出,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原有的阶级斗争分析史观。但我们新课改后的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依然存在着课程标准的疏漏、教师的认识误区、教材的偏差与舛误、高考试题的缺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静生生物调查所成功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玉平 《科学学研究》2005,23(3):330-336
静生生物调查所为中国近代最为成功的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它之所以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中基会给予稳定的经费资助以及以胡先骕、秉志为代表的生物学家的共同努力。他们适应当时中国生物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选择合适的学术方向与发展战略,树立了不务声华、唯重实践的学风和研究精神,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合作与交流,进而形成了适合科学成长的良性机制。它成功的理念与经验,对当今中国科学的发展亦不无启迪之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光绪突然身故的原因,一直扑朔迷离,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上一个争论的焦点。百余年来,“自然死亡”说和“谋杀”说各抒己见。持“谋杀”说人士提出的慈禧曾经说过得“谁要叫我不称心,我就叫他一辈子不称心”、“我绝不能死在他(光绪)前头”几句话早已家喻户晓,而慈禧、袁世凯、李莲英等则被很多人指为“谋杀真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发展不同阶段的学科兴趣中心转移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其变迁的趋势:学科体系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总趋势上与世界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具有趋同性。  相似文献   

15.
在世纪之交科学技术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必将兴盛,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条件。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这在本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相互交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  相似文献   

16.
中央工业试验所是民国时期全国最大的工业研究试验机构。依据大量的档案材料,从中央工业试验所的筹设经过、内部机构设置、组织沿革、办所宗旨、工作范围、重要的科研活动,以及该所研究试验工作的主要特点和所取得的主要成绩等诸方面作了阐述,客观地介绍了民国时期中央工业试验所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地质机构的一次大调整、大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破除解放前地质机构遗留的分割局面,实现中国地质学界的大统一与大团结,全国地质机构进行了大改组。当年的亲历者记述了这一调整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家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社会领域,默顿的科学精神气质是科学共同体的习俗、惯例等不成文规范形成的基础;也是科研规章制度、律令等成文规范制定的指导原则。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解读,有助于对科学共同体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刘昭民(1938—),台湾省高雄县美浓镇人。先后毕业于台湾省"中国文化大学"地理系(1963—1967)和地理研究所(1968—1970)。1971年任职"民航局气象中心",2003年退休。1976年起,业余从事科学史研究,以迄于今。刘先生著有专书10余种,代表作为《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1982),台湾地区科学史界少有人比他著的书更多。两岸得以往还后,刘先生是与科学史界交流最热络的一位。通过缕述作者与刘先生定交经过,以及刘先生的治学与为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台湾地区科学史研究的早期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