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体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桂忠 《体育学刊》2002,9(4):93-94
广东少数民族地区27所中学中,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偏低,场地、器材、经费不足,严重制约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校较少。建议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增加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提高民族地区体育师资的学历和职称水平,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活动中,以改善少数民族学生体质,提高民族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体质下降的时代背景下,针对苏州工业园区学校的体育“一校一品”创新探索,研究认为,体育“一校一品”建设通过传统特色体育项目教育教学开放创新、现代体育项目融合创新与校本体育项目的创新.在学校刚性机制保障与规范下,在柔性机制的激励与引导下,推动了苏州特色体育学校建设与激活了教师体育活动的创造性,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与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3.
全国体育项目传统学校体育师资国家级集中培训已落下帷幕,我有幸参加建国以来国家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培训,心里感到无限光荣和自豪!培训规范了学校体育、训练、教学大纲的目的任务,为我国中小学体育工作、青少年健康体质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2014,(9):4-4
为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在认真总结各地实施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教育部组织对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7月7日发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2014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将全面实施新的《标准》,并开展覆盖本校全体学生的《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王司长就新《标准》的修订背景、修订过程及测试工作问题等一一作了解读.  相似文献   

5.
廖钟锋 《体育科技》2013,(5):159-161
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还在持续下降,学校培养的人才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高考的指挥棒,增设体育达标测试,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热情,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2014,(6):77-77
为深入推进课程标准的开展与实施,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师资,切实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教育质量,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2014年6月7-8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成立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市)体育教研员、相关高校的300名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7.
伊向仁 《体育学刊》2007,14(8):68-73
根据美国体育专家学者的研究,阐述美国体质检测标准的定位、影响因素定位及解决方法。美国体质检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1982年,库珀研究院(Cooper Institute)发展了另一个体质项目(FITNESSGRAM),目的是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报告体质评价结果的简单方法、提高父母对孩子体质水平的意识。1999年库珀研究院研发了与体质项目相搭配的身体活动项目(ACTIVITYGRAM)。Cooper发展科学顾问委员会明确提出,体质项目适应范围是帮助个人评价健康相关联的体质水平,不适合评价学生分数及州标准、教师成功度、教学有效性以及学校体育项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 康永福(吉林省蛟河市教师进修学校):首先,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许多是竞技体育项目,其教学时数比重还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学校体育中的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项目,也基本上是竞技体育项目。从大学生运动会和中学生运动会,到各种单项比赛,几乎都是竞技体育项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学校体育中的竞技体育项目比赛将日益增多。可见,学校体育已离不开竞技体育项目,如果学校体育中缺少竞技体育项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将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呈现出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多元并存的局面,这4种指导思想各有着力点: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改革背景、以生为本是价值导向、终身体育是最终目的、健康第一是工作方针,但对于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在理论分析和历史考证基础上,认为体质教育思想对改善学生体质是有的放矢的。然而,体质教育思想也需与时俱进、取长补短。最后,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思想出发构建一个整体化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2022年4月21日颁布,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得到提高,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标中将新兴体育项目纳入到义务教育的体育课程中,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学校领导思想固化、场地器材制约、新型体育项目教师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普及新兴体育相关知识,转变教师观念;政府部门加大对新兴体育项目场地器材建设,满足教学基本条件;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引入新兴体育人才,完善新兴体育人才培养制度,以促进新兴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旨在为新培养模式下高校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学生的身体耐力素质指标进行跟踪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国内高校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背景下,英才生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也同样堪忧。高校体育工作应密切关注英才生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做好体质监测调研,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为新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体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陈静飞  许晓峰  王磊 《精武》2012,(1):60-61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薄弱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之一。2006年12月,国家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推行体质健康体系,对于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刻的影响。文章试图探索构建校园青少年体质健康体系以及相关理论问题,丰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研究,并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方而的制度及政策提供参考。这对提高全民族体质健康水平,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凌云 《体育科技》2014,(1):134-13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2010-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高考体育加试成绩进行分析,探讨加试成绩分布的一般规律,同时对学生身体素质、高中毕业学校训练等状况等进行调研,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提供帮助,同时为安徽省大运会训练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了解体育中考项目设置对初中生体质水平产生影响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将1995-2014年间5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武汉市13-15岁初中学生的肺活量及身体素质指标的均值每5年分别进行两两间的差异显著性t检验,并将每一阶段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统计结果与1998-2014年相应阶段武汉市体育中考项目进行对应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体育中考对初中生身体机能和多种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初中体育教学存在"应试教育"现象,且在参加中考的年级更为明显。建议科学设置体育中考项目,可设必测和选测项目两类,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应避免初中体育课"考什么就练什么"的急功近利做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普兰店市高中体育特长生田径项目的训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的身体素质好,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不熟练;(2)在田径项目中跳跃类和短跨类项目的水平在大连地区处于领先水平,投掷类项目的水平处于中间水平,中长跑类项目处于前卫;(3)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4)学校组织体育特长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输送人才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5)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时间比较少;(6)体育特长生训练对文化课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熊文 《体育学刊》2021,(2):13-20
体育作为中高考必考科目及中考主科化的改革取向存在诸多理论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为将体育考试(项目)与体育、健康等直接或过多关联,以及忽略体育中高考与受教育权、人才培养-社会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1)体育考试(项目)与体育某种意义相分离,并可能导致学校体育的异化。这主要缘于学校体育相关人文、素养等体育本质和属性并非体育考试所能体现,体育考试的个体-体能化、量化等取向将对学校体育实质造成消解和异化。(2)体育考试(项目)与健康很大程度相分离,并可能悖离健康机理。(3)体育作为中高考必考科目及中考主科化将对受教育权和教育公平构成挑战。其核心问题为学生的受教育权不能因为某些非基本运动能力的不足而受到影响。(4)体育作为中高考必考科目及中考主科化将对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形成冲击。以上问题很大程度具有结构性、基本性,难以从操作层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来测试体育高考生的身体成分,运用30s Wingate实验测试体育高考生的无氧能力,测试数据采用SPSS17.0和EXCEL2007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体育高考生体重与无氧能力的关系密切;男女体育高考生的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瘦体重、肌肉推测值与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均呈高度的正相关;其中男生的蛋白质含量与平均功率呈高度的正相关(r=0.661,P〈0.01),女生不明显。湖北省体育高考生身体成分各指标与无氧能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王希海 《精武》2012,(13):70-70,7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滨州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体育健康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质量不高,体质监测流于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体育课程的设置,完善了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