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析排球运动中的滞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综述研究法,就排球运动中的滞空现象、滞空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以及对滞空能力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对排球运动中滞空技术的生物力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各项技战术已趋于丰富和完善,网上的主动权成为奠定比赛胜利的重要基础。滞空在体育运动中是个很普遍的现象,通过对排球运动中滞空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能为我国排球技战术的创新、重新夺取网上的优势探索一条新路。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生物力方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十名一级以上的男子运动员的四号位拍摄的三个动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滞空现象确实存在。本文研究对象的滞空时间为0.06~0.14s间,进一步采用了反证的方法研究发现滞空与起跳的初速度无关,与跳起后在空中腿的折叠幅度和腿的收放时机有关,因而,滞空主要与协调、力量、柔韧素质有关。还发现滞空的产生是以牺牲一定的腾空高度为代价的,并且滞空对前排的进攻与防守及后排的进攻技战术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排球滞空扣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排球比赛中扣球和拦网的激烈对抗,加至高大运动员熟练掌握了拦网技术,从而使网上争夺愈演愈烈,给进攻队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实践证明,随着扣球拦网争夺的白热化,要在无人拦网、无阻力条件下完成扣球已经不现实了。为了使扣球在严密拦网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成功率,必须对扣球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纵观当今世界排坛,扣球技术多种多样,精彩纷呈,滞空扣球便是其中一种。滞空是指队员跳起后,在空中通过变换一些动作,利用身体重心在躯干向上或向下位移这一特点,使身体某些部位在空中产生滞留的现象。利用滞空现象运用的扣球技术,…  相似文献   

4.
滞空在体育运动中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在排球运动中,如果扣球手有较长的滞空时间,那么就可以根据防守方的起跳及人体下落情况适当地选择扣球时机,有效避开对手的拦网;而在与二传手进行进攻配合方面就会有更多的战术配合。  相似文献   

5.
现代排球技术的“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排球技术的“五化”特征屈东华,张秋霞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和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完善,现代排球技术正向着发球高点化、垫球多样化、传球速度化、扣球力量化、拦网滞空化的方面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其发展势头更猛。为此笔者就目前排球技术的“五化”...  相似文献   

6.
排球     
G842.148.3 9902800青年女排运动员不同气质对发球技术的影响[刊,中,I]/张建,江洪,魏承中∥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26-27(SML)排球∥女子∥发球∥技术∥气质∥影响因素对1997年9月在河南新乡市举行的全国青年女排育星赛的部分队员共计3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气质的运动员在发球时有着不同的特征,多血质以攻击性为主;粘液质以稳、准为主。G842.146.HL006 9902801对排球运动中滞空技术的生物力学探讨(HL,中,A]/王斌,虞重干,何智美∥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428(XG)排球∥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滞空∥腾起高度∥  相似文献   

7.
打破飞人梦     
迈克尔·乔丹能在空中停留6秒,你相信吗?当然是假的,人类不可能跳起后在空中停顿6秒,1秒都不行。可为什么还是有人愿意相信这种假到不行的无稽之谈?究其原因,还不是为了圆我们心中的那个英雄梦。而在篮球领域,滞空时间的长度往往会成为衡量一名球员天赋的关键因素——虽然这不是决定一名球员是否伟大的唯一标准,但却能决定球迷是否会把这名球员当做偶像来崇拜。  相似文献   

8.
对弹跳原理及其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排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高速发展,对排球运动员弹跳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场高水平的比赛,“制空权”的争夺十分激烈。争夺“制空权”除要人高“马大”外,还需要出色的弹跳素质;当前排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的难度越来越大,完成这样高难的动作必须有较长的滞空时间。因此,不管从当前比赛的实际情况出发,还是从排球运动发展趋势着眼,都必须大幅度地提高弹跳能力。前几年,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弹跳素质提高很快,初步改变了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篮球和足球,排球更讲究整体配合。一攻和防反得分都离不开球员之间默契的配合,因此一名突出的排球明星在场上不但自己非常放松,而且能够不断激励、提醒队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他队员的能力,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完成训练和比赛。所以我心目中的明星首先要具有一种领袖风范。其次,一名优秀的排球明星需要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和完美的技术。目前世界排球发展的潮流就是高度。说到高度不能简单地归结于身高,而应综合考虑身高、弹跳和爆发力、滞空时间,才能保证较高的击球高度与力量。比如上海女队的刘振家和八一女队赵蕊蕊身高与摸高都…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三维摄像方法对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澳门站美国、巴西、中国3名中外优秀女子排球副攻运动员3号位向2号位移动拦网技术进行现场拍摄,旨在揭示拦网技术动作各环节运动学特征和规律。研究表明:美国和巴西女排运动员拦网技术较好,准备充分,判断准确,移动迅速,摆臂积极,起跳速度快、重心高度高、肩的高度高,拦网击球瞬间其髋角小、肩倾角小,躯干姿势以髋关节为中心呈"<"型,滞空时间长,落地技术动作衔接紧密,呈现出男子排球拦网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运动员在平原比赛期间运动员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教练员科学安排比赛周期,进行运动监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宁体校6名世居高原青少年田径径赛运动员,分别对高原训练和平原比赛期进行了4次测试.结果经过高原训练后、在平原比赛期间,随着比赛时间的延长,基础心律和血压逐渐下降,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下降都较为明显,且血红蛋白的下降先于红细胞计数;血清睾酮持续升高,血清皮质醇有所降低,其比值明显升高;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肌酸激酶和血清尿素氮下降明显.结论:世居高原运动员到达平原7天后,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发生改变.所以世居高原运动员应把握好下高原的时间.以免下高原过早,使运动员的心功能下降和红细胞过多的消耗;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也应多进行平原训练,以促进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使肌肉获得较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高原训练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循环与呼吸机能的影响.通过仪器测试及对比分析可见,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多指标广泛得到明显提高,表明高原训练对提高女子竞走运动员的循环,呼吸系统的机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现代竞技运动不仅是身体、意志的拼搏,而且还包括科技的竞争.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我国是国际体坛较早开展高原训练的国家之一,但我国目前的高原训练主要集中在中长跑、竞走、游泳、自行车、划船、足球、曲棍球及柔道、摔跤等格斗性项目,但国外已经开展的项目如排球、投掷、短跑、跨栏等,我国仍处于较落后的境地.针对其中的短跑项目作一些可行性的分析,并制定几个训练的方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成因,以103名上海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原理,构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模型。结果显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高原主要受专业高原、职级高原和决策高原影响,其中,决策高原是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主要外因,专业高原是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主要内因。依据研究结果,对今后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和世居平原体育生的血液流变学与有氧运动能力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两者血液流变性在性别差异上的异同。方法:分别以30名(男女各半)世居高原和世居平原体育生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状态采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试;餐后1 h,进行有氧运动能力测试。结果:世居高原体育生男性的高、低切全血粘度、还原粘度、相对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指数(TK)值显著高于女性,血浆粘度(PV)显著低于女性;世居平原体育生男性低切全血粘度、还原粘度及相对粘度显著高于女性,高切还原粘度及TK值显著低于女性;世居高原男性体育生的有氧运动能力与PV和红细胞压积(HCT)呈显著负相关,与TK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从血液流变学角度,世居高原女运动员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运输和传递氧的能力高于男性,而世居平原体育生中呈现相反的情况;世居高原体育生血液流变与有氧运动能力的相关性较世居平原体育生密切。  相似文献   

16.
低海拔地区男子柔道运动员在2366m高原训练的生理特点初步研究雷欣,李桦,潘均昂,任宝成,马德明,罗筱荣PreliminaryResearchofPhysiologyofMaleJudoAthletesLivingonlow-landduringTh...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就山西省参加十一运会柔道队的重点运动员预赛前两次高原训练,以生理机能测试,身体本体感觉的问卷及运动能力的变化为依据,进行探讨柔道运动员高原训练机能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的机能变化.方法:以8名世居高原(海拔1910m)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系统测试每名运动员在下亚高原前、亚高原(海拔1300m)训练第2天、第4天、第8天、第18天、第25天及第32天的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清睾酮(T)、皮质醇(C)、晨脉(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液生化指标及生理指标.结果:①世居高原运动员下到亚高原环境,大气氧分压增加了10mmHg,运动员Sp02上升了1%,晨脉下降了5次/分,均无统计学差异.②运动员RBC、Hct、Hb在亚高原训练的第2天开始下降,并在第4天降至最低,RBC下降明显(P<0.01),较高原下降了9.25%,Hb稍有下降;一周后各血象指标逐渐回升,并在第25天时升至最高水平,Hb升高了4.33%,且差异显著(P<0.05),RBC无变化.③运动员血清T在亚高原训练的前3周与高原相比无差异,3周后升高,并在第25天显著升高(P<0.05),较高原升高15.56%;C在第二天较高,随后下降,T/C比值变化甚微.结论:世居高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期间第1周身体机能状况较差,随后逐渐恢复,在3周后达到最好水平.提示世居高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到亚高原比赛时的最佳时间为下至亚高原3周后.  相似文献   

19.
机体在高原训练环境下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血红蛋白变化有一个或两个峰值,提示下高原后一段时间运动能力高峰期存在;高原训练后EPO水平大幅度升高;红细胞2,3-DPG有明显升高趋势,缺O2时,2,3-DPG使氧离曲线右移是否有利,还值得怀疑,有待进一步探讨。高原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但这种变形能力会随着下高原时间的延续而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20.
甘肃榆中高原训练基地基本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调研 ,对甘肃榆中基地的海拔高度、地理气候、后勤保障等情况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建立高原训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认为甘肃榆中具备建立高原训练基地的基本条件 ,且有一定的优势 ,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