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读小学时,就能把课本上所有学过的诗词倒背如流。还从父亲的书箱里“偷”出一本《唐诗三百首》,整整抄完了四个大笔记本。虽然大多不解其意,每一次读起来还是那么专注。  相似文献   

2.
先父周祖谟教授为一代语言学宗师,博学多才,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先父于音韵、文字、训诂之学,自是当行出色,学人奉为圭臬;旁及校勘、目录、版本之学,亦卓有建树;对于诗词、书法,亦有很深的造诣。这《片羽集诗词抄》从名称到内容,均系先父生前手订,其中有些诗词,近年来曾由我投寄给报纸发表,其余均系首次披露,先父取“片羽”为集名,系取”吉光片羽”之意。世事沧桑,  相似文献   

3.
一、早自习让学生抄读名家诗词。开头见好诗词就抄,比较零散,后来要求按诗的内容和风格组成诗组,把鲁迅先生《自题小象》、《自嘲》,周总理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组成献身诗组,把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陆游的《游山西村》组成田园诗组。我还编写了边塞诗、送别诗、豪放诗、朴素诗等等不同类型的诗组,在抄读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不同风格、流派等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4.
旅游诗词是中华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自古至今,每一个有成就的旧体诗作者,都或多或少的创作过旅游诗词。 目前,全国各地的诗刊都辟有旅游诗词栏目。如《中华诗词》的“情系河山”、《当代诗词》的“诗化江山”、《江西诗词》的“登山临水”、《难老泉声》的“华夏河山”、《湖南诗词》的“江山揽胜”、《湖北诗词》的“江山美韵”、《东坡赤壁诗词》的“锦绣山河”、《甘肃诗词》的“边寨新咏”等等。可见旅游诗词是旧体诗诗人创作的重要题材,而且受到高度的重视。 然而,通观各地诗刊上的旅游诗词,有相当一部分写…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诗词由于生前未编集,给现在搜辑编订带来困难。后人辗转传抄,寝多遗误,尤其是早年诗作,系年每不可靠。《郁达夫诗词抄》搜罗详备,但也有不少地方欠精审,拙作《<郁达夫诗词抄>(?)补初录》曾辨证数事,今复有所得,缀成此文,名之曰《续录》。  相似文献   

6.
“诗教”,似乎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凡擅长诗词者,对其子女晚辈,常常“教”之以“诗”,乃是一种文化品位颇高的家教传统。在《陈毅诗词选集》中,就有两首“教子诗”,其一为《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其二为《示儿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改革实施中,不少老师谈“抄”而“色变”,武断地拒“抄”于课堂之外。而笔者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却让学生抄出了语感,抄出了理解,抄出了积累,抄出了创造,“抄”出了一片新天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以前,学生练习作文,总是照抄“范文”.不抄,就写不出来.比如:我出了《学校新貌》,学生就抄《大治之年气象新》(七七年高考学生作文),成段成篇地抄,甚至有的学生连乡土人名也都照搬.我出了《我的母亲》,大多数学生都把他(她)们的母亲写成了一个模样,都是“齐耳短发,苹果脸,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天真、活泼、爱唱歌”……我明知道一些学生的母亲年迈了,可是他(她)们硬是这样写,还是抄的“范文”上的.  相似文献   

9.
茅盾一生的诗词创作,从1927年8月所写新诗《我们在月光底下缓步》、《留别云妹》,到1980年11月逝世前不久为友人题诗《赠丁景唐》、《怀老舍——为絜青夫人作》,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岁月里,共留下了150余首诗词。这些诗词作为茅盾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就其创作数量,还是思想艺术成就,均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我们认为,在茅盾一生的诗词创作中,尤以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两个时期的作品更为值得研究。本文限于题意要求,集中论述对于茅盾抗战诗词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数字,我们常常就想到它的“单调、乏味、枯燥”。因为数字很难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和艺术情趣,与诗词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当我们细致地看过古典诗词作品,就不难发现数字与诗词的关系是源远流长,许多诗人正是因为巧妙地运用了数字,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并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魁力。 数字在古典诗词中往往可形成“对偶、比喻、夸张、铺排”的修辞,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意境深远。王维在《送粹州李使君》一诗中便恰当地运用数字开拓了意境。“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这是全诗的前两联,作…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不少老师谈‘“抄”而“色变”。似乎此种做法属于体力劳动一类,应该拒它于当前课堂之外。而笔者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因为抄,抄出了积累,抄出了语感,抄出了理解.抄出了创造,“抄”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1月18日晚上,我来到快乐作文班,刘老师把我叫到跟前,拿出了2003年1-2期合刊的《少年作文辅导》,翻到第八页问道:“宇航,这篇《我也受贿了》是他抄你的,还是你抄他的?”我一看,天啊!这不是我写的那篇登在2002年第11期《作文报》上的作文《我受贿了》吗?除了题目多了个“也”字之外,文章内容几乎一字不差。顿时,我急得直摇头,气得直摆手,大声说:“是他抄我的,上面还有您亲笔改的地方呀!”刘老师笑了:“你回座位去吧。”唐丹阳同学,你为何要这样?你为何要这样呀?是为了“功名利禄”,还是为了在别人面前…  相似文献   

13.
周艾文、于听两位同志付出数十年搜存辑佚之劳编订起来,并经浙江人民出版社精心出版的《郁达夫诗词抄》.终于以精美大方的装帧、琳琅满目的内容呈现在广大爱好文学、爱好诗词、爱好郁达夫其人其作的读者们的面前。作为郁诗的一个爱好者,当收到周艾文同志遥相寄赠的样本时,我在先睹为快之余,真有“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感!  相似文献   

14.
晋代陆机的《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唐代白居易的《和梦游春》“愁恨僧祗长,欢荣刹那促”,宋代陆游的《剑南诗稿·丈人观》“一念之差随世纷”,毛泽东同志《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等诗词中的“须臾”、“一瞬”、“刹那”、“一念”、“弹指”,一  相似文献   

15.
诗词意境追求含蓄美,这是我国诗词创作的艺术传统和显著的特色,也是我国古代对于诗词的普遍的审美崇尚。我国古代诗论家历来强调诗词意境资含蓄。陆机{文赋》说:“函绵邈于尺素,吐谤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刘褓《文心雕龙)}说:“根抵筹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这里强调的都是意境要含蓄。要求诗词要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严羽《沧浪诗话》)。《茧斋诗谈》说得更为明白、直接:“含蓄二字,是诗文第一妙处。”诗词无论是情与理的融合、情与景的交融,…  相似文献   

16.
杨嘉仁教授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四川大学,先后任教于山东大学和郑州大学,教书育人,桃李成蹊。五十余年来,吟咏不辍,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有《丁香》、《好秋》诸集,汇为《随缘居吟草》一编。2008年11月,河南诗词学会与郑州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了“杨嘉仁先生诗词研讨会”。本刊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撰文探讨杨嘉仁教授诗词的艺术与成就,今刊出两篇笔谈文字,冀稍有助于当代之旧体诗词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诗词是由情感而产生的。陆机《文赋》说“涛缘情而绮靡”;诗词又是和理性分不开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序》)。古人诗与乐分不开,谈音乐的理论也完全通于诗歌。《礼记·乐记》说: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相似文献   

18.
<正> 《红楼梦》里的诗词,是《红楼梦》这一“国宝”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艺术性并不逊色于唐宋诗词,是可以与之媲美的。本文不准备论及诸如创作方法等属于艺术成就方面的问题,只是就古典诗词中传统的表现手段,诸如用典寄情等在《红楼梦》诗词中的运用,作一初浅的论述,亦算是抛砖引玉。 用典 用典或称用事,是指借用过去的事,来说明自己当前的感情。古典诗词往往用这种手段来增强表达效果,宏阔其内容,使诗词的蕴意深厚隽永、耐人寻味。 《红楼梦》许多诗词的用典巧妙灵活独具匠心,往往把典成为诗词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化在意境中,突出抒情人的性格。林黛玉《题帕诗三首·其三》中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两句。“湘江旧迹”,是传说中尧之二女、舜之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向来就以“诗的大国”而著称于世。从《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魏晋玄言诗、山水诗、田园诗、乃至唐诗宋词元曲无不闪耀着灿烂的光辉。通过对这些诗词的鉴赏,可使我们品味到诗词的意蕴之美、体悟到诗词的语言之美,而且诗歌赏析题也被列为我们中考,高考的考试内容。那么,我们究竟应从哪些方面对诗词进行鉴赏呢?一、鉴赏诗词的思想内容,诗人的感情倾向“诗言志”实际就是“诗言情”,古诗词中常见的有四种主要情感。①忧国伤时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了山河沦丧的痛苦、以死明志的决心。张养浩的《山坡…  相似文献   

20.
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抄》卷8中云: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此后便有人说唐代小说的兴盛曾得力于“温卷”,不管此说可信与否.唐人喜欢在小说中插些诗词,确是事实。后来,有人大约觉得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