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心 童趣     
一桌面游戏结束以后,有几块积木掉到了地上,孩子们熟视无睹。这种情况发生了好几次,每次都要我叮嘱,可效果就是不明显。我有些恼火,可转念一想,毕竟是刚入园不久的孩子。我决定再换种方法试试。于是我装作很着急的样子,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地上有很多玩具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谁愿意帮助玩具把他们送回家。”“唰”的一下,孩子们的小手都举了起来,嘴里喊着:“我愿意,我愿意。”“那我们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好吗?”一会儿,地上就变的干干净净了。以后每次遇到地上有玩具的情况,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把它们送回家。带着一颗童心,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比简…  相似文献   

2.
每当晨间活动过后,活动室内到处是玩具,一片狼藉。我叫幼儿把它们都放回原处,可是,我喊哑了喉咙,也收效甚微。是呀,对于这些两岁的孩子来说,你生硬的说教和强制有什么作用呢?我灵机一动,想到孩子们最喜欢看动画片《天线宝宝》,也最喜欢学里面的一句话:“天线宝宝回家了,天线宝宝回家了。”我也学着天线宝宝说:“球宝宝回家了,球宝宝回家了。”孩子们都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然后很快又都兴奋地把地上的球抱起来,争先恐后地把它们放回了筐子里。通过这件事,我懂得:对孩子的教育要符合他们的口味。让“球宝宝”回家$江西省泰和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相似文献   

3.
幼儿玩玩具时很开心,可整理玩具时经常虎头蛇尾。桌子上、地上撒得一塌糊涂,他们稍稍收拾几下便跑开了。一次我拍了三下手大声问:“玩具要回家啰,谁来送?”小朋友们一听,就把丢在桌上、地上的玩具送到我面前。我故意说:“这里不是玩具的家,你们去找找  相似文献   

4.
“小兵”游戏托班的天天把玩具撒了一地,我便来到他的身边帮助他一同收拾。天天却把玩具放在地上依次排开,说:“一二一,齐步走!”于是我对他说:“请你把玩具送回家,好吗?”天天仿佛没听见,继续投入地游戏。我有点急了,又大声说“请你把玩具送回家”,同时快速捡起地上的玩具。这时,天天不高兴了:“不行!不行!这是我的小兵!”我意识到刚才的指令过于生硬了。于是,我靠近天天,轻声对他说:“玩具都没有穿鞋子呢!这么冷的天,它们站在地上多冷啊!还是赶快把它们送回家吧!”天天沉默了,站在那里想了一想,急忙把玩具收了回去。天天放好玩具又走到我…  相似文献   

5.
玩具变乖了     
又到了中餐时间,小朋友们一听到琴声就随手扔下玩具,跑去洗手了。活动室里一片狼藉,只有平平(化名)小朋友在默默地帮我收拾玩具,我问她为什么,她甜甜地对我一笑说:“老师,我要当乖孩子。”她的话让我眼睛一亮,心中有了主意。  到了下午活动时间,发放玩具前,我不再简单宣布规则,而是换了种方式说:“小朋友,姚老师今天上午发现玩具们真不听话,不肯回家,乱躺在地上,真不乖。可是玩具告诉姚老师说,不是它们不乖,而是小朋友没让它们回家,它们要姚老师转告小朋友,请你们玩完后,记得把它们送回家(放回纸盒中),你们愿意吗…  相似文献   

6.
学做小主人     
最近,班里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玩具玩完后不放回原处;头饰放在地台上被踩来踩去;图片玩具掉在地上没人过问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组织了一次主题谈话《学做小主人》。首先,我把发现的问题讲给幼儿听,并请幼儿讨论:班里出现这些问题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好。“为什么不好呢?”有的小朋友说:“这样做不爱护玩具。”有的说:“头饰踩坏了就不能用了。”还有的说:“图书掉到地上会被踩坏,那我们班就没有图书看了。”我接着问:“怎样才能避免这些现象出现?”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说得头头是道。“我们应该不把玩具扔地上”“…  相似文献   

7.
今天早上,走进小班教室,发现瑜瑜小朋友把玩具撒了一地,我便走到她身边说:“瑜瑜,快把玩具送回家!”一边说一边帮她捡起地上的玩具。这时。瑜瑜不高兴地说:“不行,不行,玩具还不想回家呢!”怎样才能让瑜瑜乐意把玩具送回家呢?我尝试着采用情境性的语言以启发幼儿将生活经验迁移到玩具朋友身上。  相似文献   

8.
找回爱心     
高菲 《幼儿教育》2001,(4):19-19
明明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小眼镜,显得有些腼腆。他遇事爱问为什么,经常同小朋友一起讨论“声音能灭火”“蜻蜒有复眼”等问题,为此,孩子们亲切地称他“小博士”。可最近,他的表现却很反常,常常故意推人,和小朋友抢玩具。有一回自由活动时,我发现他一捉到蚂蚱就扯断它的大腿,一捉到蜻蜓就撕掉它的翅膀,任凭它们在地上挣扎也亳不同情。他还用土堵住蚂蚁窝,边堵边说:“不给你回家。”我轻声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一脸的冷漠:“我讨厌它们。它们有爸爸妈妈,我没有!妈妈每天晚上哭,爸爸不回家,他走了。”原来如此!我把他轻轻地抱入怀里。  相似文献   

9.
滔滔又把柜里的玩具拿出来玩了,不久,地上扔了很多玩具。我在旁说了声:“滔滔,快把地上的玩具捡起来。”但他根本不理我。我思索了一下,拿了装玩具的整理箱,把它当成超市的小推车,一边推一边说:“啊!百润发里的玩具真多,我要买一辆汽车。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大班音乐观摩活动中,我和孩子们玩起了“锄草”的游戏。孩子们扮演的“苗儿”因游戏情节被“判死刑”后,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于是,我按照预设的“吹仙气救死苗”的游戏方法暗示孩子们从地上站起来。可我吹了好几口“仙气”,趴在地上的孩子们依然一动不动。出现这种状况,我事先是没有想到的,但是活动不能就此停止,因此,我及时作了调整。我说:“可能是刚才老师吹的仙气不够,这次我用力吹,一定能救活你们的。”可我吹完后发现趴在地上的“苗儿”仍然一动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几百位教师正在看着我呢,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  相似文献   

11.
中午放学时,我在多功能厅照看还没被接走的孩子时,发现地上特别乱,玩具这儿一个,那儿一个,摆了一地。我说:“孩子们,玩具现在被扔得到处都是,它们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正在兴高采烈地进行着歌表演《玩具总动员》。每个孩子都很投入。可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有些过于兴奋,活动室里乱哄哄的。怎样才能让他们既不过于兴奋又不破坏表演的兴致呢?我急中生智,故意很夸张地摆了一个僵硬的姿势,并大声地说:“唉呀,糟糕!我怎么动不了了?”孩子们立即被我吸引,有个孩子说:“这个玩具破了!”我马上接着问:“怎么会破的?我刚才还会动的呢……噢,我知道了,我是个上发条的玩具,一定是发条松了,所以不会动了。谁来帮帮我?”这下,孩子们有主意了:“赶快再上紧发条吧!多上几圈,上得紧一点!”我让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3.
一、有读有写的“玩具节” 我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难忘的“玩具节”。每个孩子都带来了最心爱的玩具摆在教室的书柜上。他们欢天喜地地来到玩具中间,好奇地观赏,兴奋地玩耍。教室前面的墙壁上张贴着孩子们查阅到的各种关于玩具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需要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倾诉自己的心声,是孩子们的一种需要。为此,我班创设了新的区角──“倾诉角”,并准备了许多的玩具小动物来和小朋友们聊天,其中有小狗、小猫、小鸡等。可不知为什么,却没有孩子光顾这个区角。 为此,我与孩子们进行了交谈。“我不喜欢和小猫聊天。”“我想和孙悟空说说话,请他来做客。”“我喜欢大头儿子。”“我喜欢白雪公主。”…… 原因找到了,孩子们要的是自己喜欢的倾诉对象,他们喜欢卡通人物,因为这些人物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于是我和孩子们对这个区角进行了重新“改造”,使这个小小的角落真正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没有朋友     
<正>中班上学期,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体会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每周一上午我们都安排了孩子们交换玩具的“开心玩具日”时间。可每次蒸蒸都只玩自己带的玩具,对于别人的玩具只是静静地看、不交换;别的小朋友想与她交换,她会直接拒绝。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不想玩他们的,我也不想让他们玩我的!”蒸蒸有这样的表现并非偶然。据老师观察,日常中的蒸蒸也是各种“挑刺”:“老师!我先过来的,我不想让航航挨着我!我想让他坐到别的地方去!”“老师,铭泽老在我跟前走来走去都影响我画画啦!”“老师,辰辰老想摸我的玩具,我都和他说了别摸,他还摸,都给我的玩具弄脏了,烦死人了!”  相似文献   

16.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来到木制的大型玩具上玩耍。有许多孩子拥挤在沙池里,不知在忙什么。我急忙跑过去,原来,他们正围着一个大圆锥形的玩具。只见杨洋、王晨并排坐在“圆锥”里,外面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用力地推着。玩具滚动起来了,杨洋和王晨的身体也随着滚动的圆锥交叠反转。两人一齐喊:“快停下,我要下来。”看到这情景,我的头“嗡”地一下大了,刚要制止他们的行动,可又有几个孩子带着满脸的好奇进去了,结果还像刚才一样。“胡老师,玩具滚动的时候,我们不倒下就好了。”刚从玩具里出来的昊昊拉着我的手说…  相似文献   

17.
妙用故事     
今天,玩具角里添了几个新玩具。孩子们都想列,争得不可开交。为了阻止他们争抢,我故作神秘地说:“嗨,我有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想讲给大家听,你们谁想听呀?”许多孩子围到我身边。于是,我编了一个“三只小蚂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采蘑菇     
一天下午,离园活动时,孩子们在玩玩具,有几个特别兴奋,将玩具弄得一地都是,其他孩子也都是自己玩自己的,谁也没有注意到地上的玩具,更没有小朋友来捡。这时我提醒幼儿将地上的玩具捡起来,可是说了很多次,只有个别幼儿将身边的玩具捡起一两只。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下午游戏时,第一组的值日生刚把宝高玩具放到桌上,小波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这组不能玩宝高玩具。”我吃惊地问:“为什么?”小波说:“因为每次玩宝高玩具时,小冬总把它偷偷放进口袋带走。”真是这样吗?我不由地一愣,另一孩子插嘴说:“现在宝高玩具越来越少,轮子没有了,底板也没有了,好几天中午睡觉时,我都看见小冬的床上有几个宝高玩具。”我转过头去看看小冬,他低头拨弄着手指,一声不吭。我心里有了数,不动声色地说:“那好,你们换个玩具吧。”值日生换了个玩具,孩子们高兴地玩了起来,可我心里不能平静了:  相似文献   

20.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发动孩子从自己家里带来各种玩具,启发幼儿办起了“玩具商店”。孩子们可高兴啦!纷纷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送到了班里,有火车、大小飞机、各种枪、坦克、娃娃、猫、狗、猴、小熊爬梯子等等,琳琅满目,真可胜过大百货店的玩具柜了。在游戏中,孩子们轮流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或其它角色,主动用普通话学说礼貌用语。孩子们在“商店”买到各自心爱的玩具后,很高兴地做起了游戏:有的拿着枪、坦克学做解放军跟敌人打仗:有的拿着飞机、汽车、摩托车、学做驾驶员;有的学做爸爸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