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驰 《宜宾学院学报》2014,(11):120-124
实现"中国梦"对提高公民政治认同、使国家政治体系获得合法性并保持长久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政治认同又制约着"中国梦"的实现效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实现"中国梦"与提高公民政治认同两者相互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把提高政治认同贯穿于实现"中国梦"的全过程,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人民所期待的国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高校应该切实贯彻"中国梦",向社会输出一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使其成为"中国道路"的引领者、"中国精神"弘扬者、"中国力量"的代表者。面对新的社会历史格局,怎样能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充分体现"中国梦"的主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又一个关键突破点。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梦"视域下高校责任教育的意义和内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责任教育开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全国高校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绩效评价理论的视角,通过系统分析法提出了分类别活动模式评价原则、分阶段学生需求评价原则,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梦"主题教育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完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模式的长效机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为了确保该项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高校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抓住"三个结合""、两个体现"和"一个主渠道",创新活动载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黄启红 《广西教育》2013,(39):21-22
分析"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提出"中国梦"教育搭建大学生成才梦与国家梦的桥梁,并探索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对"中国梦"的论述引起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和高度关注。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通过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在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灌输,开展形势与政策报告以及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基本路径,构建高校学习践行"中国梦"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贵在把握“中国梦”的核心观点。围绕“一个涵义”、“一条主线”、“三大支撑”和“四项蕴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便于大学生准确理解“中国梦”的实质,形成践行“中国梦”的自觉,确保“中国梦”教育的正确方向,实现“中国梦”教育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梦"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世界和谐之梦,它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图景。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主要有三条路径,它们以宪法为框架,简称为"三民工程",即民主、民心、民生。其中,"民主"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民心"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三者统筹结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有效利用各种载体,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本文重点探讨了管理、文化、活动和传媒等几种类型载体在高校"中国梦"主题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开展“中国梦”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佳形式。“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即引领价值、激励价值、整合价值和提升价值。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在“中国梦”引领下培植“个人梦”;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个人梦”及对成败积极归因;要在“中国梦”教育指引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推动一个民族不断繁衍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精神文明的核心部分。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高校应努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将"中国梦"融入到民族精神教育中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中国梦"的提出、时代特征、实现主体入手,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凝练总结,进一步论证了"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即理论内涵的统一性、实践主体的一致性、助力社会发展的共同性。通过阐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原则与思路,方法与途径,对更好地发挥"中国梦"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引领作用提供了一些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国人视野,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日渐强盛具有密切关系,反映出国人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烈期盼和信心。2012年11月29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正式提出。“中国梦”科学内涵具有三个基本属性:时代性,“中国梦”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全新转型时期;空间性,“中国梦”的空间范围就是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地理区划内的广大国土;超越性,实现“中国梦”就要超越现有一切文明而努力构建出一种适应世界发展趋向的崭新文明。  相似文献   

14.
叶青 《教育教学论坛》2019,(29):123-124
在近代,中国的教育家和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做出了不同的斗争和尝试。争取教育独立,倡导平民教育,宣扬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人才,这些都为最后夺得全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中华民族和世界的未来走向,关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梦"应该具有开放性、对话性、多层次性等特征。就实现"中国梦"而言,当下中国既具有有利条件,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要真正实现"中国梦",必须处理好现实与理想、个体之梦与国家之梦、民族梦与世界梦三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理性层面上的教育梦是指教育发展的应然状态及教育变革的基本路向。教育是关心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活动,具有生命性。教育的生命特质决定了教育梦必将以坚守生命立场为逻辑前提,以成就生命为基本内涵,以激发生命活力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分析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主要内涵及其开展意义,并提出开展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措施。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主要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3部分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新的台阶,为实现"中国梦"输送高素质的圆梦中坚力量。高校可通过形成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推进体现"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园景观文化,推动贴近"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组织融入"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内文娱活动等措施深化主题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紧跟时代脉搏,把握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内容,与大学生党建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旗帜的原则,使高校思政理论课、大学生党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思政教育成为加强“中国梦”教育的五大平台和方法途径,增强高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紧抓这一时代主题,如何宣传"中国梦"教育广大大学生,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论文从"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出发,分析高校思政工作中"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高校思政工作中"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谭丽萍 《生活教育》2014,(8):117-118
每个人都有梦,每样事物都有追求。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是我的个人梦;我所在的城市想创建成为教育强市,这是一个城市的教育梦;中国想成为世界强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强国梦。"个人梦"与"中国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就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