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又称百花生日。自春秋起源,袭至明清,一直绵延不衰,其重要程度可与中秋相媲,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并因其经常与中秋节并举,中秋古时又称“月夕”,进而形成“花朝月夕”、“花朝月夜”等成语,流传至今,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然时至今日,曾经在文人墨客笔下风迷万千的花朝节,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保留在港澳台地区和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如此,中国古人究竟如何过花朝,应值得我们注意。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高潮阶段,也是花朝节发展的成熟期,花朝节亦在这一时期由社会上层传入民间。本…  相似文献   

2.
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历年高考几乎年年抓住阶段性特征命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学习中要加以重视。本文就中国封建社会五代宋元时期的历史特征作一概括说明,供同学们参考。五代宋元时期(907—1368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为:经济上:1.我国封建经济在唐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如北宋时期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占城稻的推广,北宋东京的繁荣,纸币的出现,尤其是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突出。2.我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如南宋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等地,稻米产量很大,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元朝开凿海运、漕运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南方棉纺织和外贸的发展都是北方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3.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对于“明清时期的文化”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点:一是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二是明清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这与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第六章第七节的子目完全一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笔者认为应该做到既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根据考纲要求,阐析教材内容(一)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传奇”是明清时期的重要戏剧体裁之一.“传”读作chuán.与“宣传”的“传”同音,而与“史传”、“传记”之“传”(读作zhuàn)不同.其它“传奇”这个名称,在文学史上不一定都是指戏剧,如鲁迅编的《唐宋传奇集》就是唐代的短篇小说.“传奇”这一名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涵义,“明清传奇”是指明清两代的长篇戏剧剧本.近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简要地作了说明:“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所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散文发展史的长河中,以记功德为主的碑文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唐宋卷起狂澜,明清振其余波。就中尤以东汉和中唐两个时期值得注意。刘勰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蔡邕。”(《文心雕龙·诔碑》)如果说,东汉曾鼓起碑文创作的初澜,其汲水者为蔡邕,那么,中唐则已掀起高潮,韩愈是弄潮儿。而《曹成王碑》正是代表韩碑最高成就的名篇。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商业知识大体可分两类:士人正面阐释的经商价值取向,即“市道”和民间商人在实际买卖过程中总结出的具体经验。“市道”价值是对买卖经验在学理上的提炼与认可;买卖经验为“市道”价值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又在“市道”价值的影响下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内容。二者共同构筑了明清传统商业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明清士人从中立的经商规律与积极的从商道义两个维度论证“市道”为“正道”,民间商人则在日用商书的内容基调、师徒授受的方式与具体的经商技术三个面相上秉持与表达“市道”价值。明清时期商业知识为商学在近代中国的起势提供了传统上的依托。  相似文献   

7.
一战国以来,农业生产是封建统治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农,天下之本”,发展农业生产已成为各国治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秦自商鞅变法后在农业生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秦国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一)扩大耕地面积。使立国之初仅占“岐以西之地”的秦国,至战国末成为“南有泾、谓,擅巴、汉之饶”的农业大国。(二)兴修大型水利工程。这时期兴修了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两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三)普遍使用牛耕和铁制农具。(四)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使粮食产量有了较快的提高,秦国一跃而成为六国中最富庶的国家。“秦富天下十倍”(《史记·高组本纪》),正是指的这种情况。当时秦国的粮食堆积如山,“积粟如丘山”  相似文献   

8.
王蕾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194-195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又称百花生日.自春秋起源,袭至明清,一直绵延不衰,其重要程度可与中秋相媲,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并因其经常与中秋节并举,中秋古时又称“月夕“,进而形成“花朝月夕“、“花朝月夜“等成语,流传至今,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然时至今日,曾经在文人墨客笔下风迷万千的花朝节,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保留在港澳台地区和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如此,中国古人究竟如何过花朝,应值得我们注意.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高潮阶段,也是花朝节发展的成熟期,花朝节亦在这一时期由社会上层传入民间.本文意从有限的文字记载入手,力图使今人一窥花朝之全貌. ……  相似文献   

9.
《康熙字典》前面列有两个韵图,这就是《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音指南》。赵荫棠说《字母切韵要法》“由《大藏字母切韵要法》而来。”(《等韵源流》275页)据他考证乃是康熙时期的东西。(294)《等韵切音指南》,清人劳乃宣说与元代刘鉴的《切韵指南》“为一家之学”,“大抵两书为正德以后,康熙以前人所作。”(《等韵一得·外篇》)总之这两个图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不过,这两个图所反映的语音系统是完全不同的。《字母切韵要法》偏重于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探源     
常奇 《语文知识》2003,(9):F004-F004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说明文的雏形。《尚书·禹贡》《周礼》《仪礼》等都有说明性的文章。《尔雅》《夏小正》《礼记·月令》也是说明性质的。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魏晋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用说明文介绍文字、地理及农业生产知识的名著。唐宋时期的“记”“笔谈”“杂识”之类的文章,亦多以说明为主。如唐代韩愈的《画记》是说明文中的佳作,曾被后人推许为“周人以后,无此种格力”。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大量的说明文。明清两代用说明文撰写的论著已大量涌现,如:明代朱应星的《天工开物》,李时珍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谚语流传着“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当时“百工居肆,以成期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明这时商品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然而它是如何发展的,它对整个社会所起的作用又是怎样的呢?把这些问题探讨一下,对我们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有益处的。 社会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是生产力的提高,当时铁制工具已广泛使用,人们“点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天工开物》出现前后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简况以及《天工开物》中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的运用,《天工开物》中一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耕作种植技术的运用对明清甚至当今农业发展的都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之首,系历史悠久的引黄灌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北路驿站。优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为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卫又是塞上有名的“文化县”,自明代始即广立学校,重视育人。如旧《县志》载:“中卫邑去京师万里”,“然士皆好学,力行待取”,“蔚然不让中州”。这一传统代代相传,延绵不绝。 本文拟就明清时期(1439年—1911年)中卫的封建教育,作一些概括介绍。 (一)中卫儒学  相似文献   

14.
唐宋时期,颍州在人口、农业、手工业、交通与城镇等方面都曾取得了较显著的发展成就,但是由于南宋初年以来不断的战争破坏,一度发展的颍州经济逐渐走向衰落,并影响元明清以来的经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元代维吾尔人鲁明善,原名铁柱。延祜元年(1314年),他在任安徽寿阳(今寿县)郡监时,感到元朝廷司农司所撰写的《农桑辑要》有不尽完善之处,于是利用公暇,编篡了《农桑衣食撮要》二卷,“以补《农桑辑要》所未备。” 《农桑衣食撮要》一书中,按12个月令,有系统地介绍了汉族农业生产经验,列举每月  相似文献   

16.
书讯     
《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出版 该书由厦门大学历史系王日根教授撰写,岳麓书社出版。全书共分6个部分,依次是:明清民间社会秩序的考察、义田与民间社会秩序、会馆与民间社会秩序、会社与民间社会秩序、家族与民间社会秩序、商业与民间社会秩序。作者通过本书的撰写,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官民相得”倾向日益成型,并有效地维持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全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是一部开拓性的力作。  相似文献   

17.
赵俊玲 《天中学刊》2013,28(3):94-97
《文选》评点自明万历年间萌兴,至清末归于消歇,经历了萌兴与发展、高潮、持续发展与总结等几个时期,与明清评点的整体发展态势大体一致。明清两代的《文选》评点,在著作数量上虽大体相当,但在两个时代的发展际遇却甚是不同:一个是利于评点生存的学术环境,但相当一部分普通士子不学《文选》;一个是不利于评点发展的环境,但普通士子对阅读学习《文选》有较高热情。  相似文献   

18.
昌、绝铡揭偷矗迄泽题 匡典巴祖例〕:,夙1:(2 004年沁京高考文综卷)下列材料中,表明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二步域称, 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夭下第一,益 州则居第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解析、:本题选项以四句古文为情境,考查考生 古文阅读、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等多项能力。 考生首先应回忆教科书中关于中国古代经济 重心南移的大体过程,再逐项判断店衬玩为南 朝《宋书》记载,材料只能说明南朝时仁南开 发,农业发展较快。B项反映唐…  相似文献   

19.
以明清时期的代表性白话文献《水浒全传》、《西游记》、《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作为考察对象,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近代与现代相比较的研究方法,较为全面地描述了明清时期“连”字结构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坚决纠正“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口号时,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和平发展时期的革命”(即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历史时期的革命)的科学命题,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新问题,有很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需要我们探讨、论证和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