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何强  何钢  史琳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2):68-73,93
为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对87名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试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女子摔跤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具有臂长、去脂体重较高、体脂含量较低和腰臀比值较低的形态特点;不同体重级别的优秀运动员在身体长度、宽度和围度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身材比例和体脂含量上较为一致,身体充实度比值也较为固定,具备适应项目竞技需求的共同形态特征;与世界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不存在差距,具备良好的身体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统计等方法,对轻量级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优秀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指标模型,其具体内容为髂宽指数、克托莱指数、上臂松紧差、前蹲、左握力、纵跳6项指标。构建了优秀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均值模型、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标准的选材模型,为轻量级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身体形态是全能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线的重要基础,而素质则是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提高的关键。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全能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的比较,为我国女子全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在泥泞场地比赛时的进攻由于比赛安排在雨后或在雨中进行,整个场地成了泥潭,泥粘满了球鞋及球体,因而运动员行动艰难而且消耗体力较大。另外,由于场地滑使运动员在心理上厌恶比赛。再则由于场地的积水和泥泞使高球落地弹不起,沿地面短传球滚动阻力太大而不易前进。以上种种原因都给运动员比赛带来了困难。自九二年省级传统校比赛开始一直到九七年第一届“省长杯”,足球赛每次比赛都下雨,最难一次是在扬州宝应比赛,场上队员一脚最远能把球开到10m远,那球比篮球还要大几圈,场上各队队员四处找鞋子。你想想在这样的场地上进行比赛,技术运…  相似文献   

5.
从女子体操运动员原始选才入手,探索女子体操运动员始训年龄,归纳出在生理、心理、形态、身体素质及遗传等项指标测试上较实用,又符合科学选材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与国外运动员相比较,从全程速度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女子100 m栏运动技术,发现我国女子100 m栏运动员最大栏间速度小、加速能力差.但是苏懿萍却在最大栏间速度、加速能力和速度持续能力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和数量统计法对我国30名现役优秀女了铅球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测量,并对专项身体形态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找出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优势和不足,为我国教练员和选材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少年女子跳远运动员(13~15岁)助跑技术的摄影解析,总结出少年女子跳远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规律和特征,如助跑速度的水平,助跑速度对起跳技术的影响,助跑技术参数等,对各技术环节进行定量与分析,描述其运动学特征。并将其运动学特征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较,以及青少年运动员之间作比较,找出缺点和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少年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高水平女子跳远运动员相比差距较大,但少年运动员在助跑方面值得肯定的是她们是始终保持加速状态的,最高速度出现在最后一步。  相似文献   

9.
杨三峡 《考试周刊》2012,(39):123-124
艺术体操的风格具有多样性,音乐的选择不仅能够决定艺术体操动作编排和表现风格,而且能够使优美的舞姿赋予艺术化的灵魂。艺术体操作为一项女子特有的体育项目.它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它的艺术性,在音乐选择上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音乐选择直接影响动作编排、感情激发、潜力挖掘.从而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0.
卡巴迪起源于印度,是一种徒手运动,是南亚各国青年男子的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卡巴迪因其在亚洲的广泛开展和简单的比赛形式而被称为"群众运动"。比赛包括上下半场,成年男子、青年男子每个半场20分钟,女子、青年女子、少年男女上下半场各15分钟。2个队完成半场比赛,中间休息5分钟,双方交换场地。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在一个呼吸过程里面连续高喊"卡巴迪-卡巴迪",通过攻入对方场地界线,尽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对传统中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全面解构.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专制使臣民变成奴隶,颓废了国民精神;中国历代专制帝王推行"私国愚民"之术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专制导致中国处于积弱积贫的境地,是中国饱受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通过划分政体类型,他们指出了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的根本区别,并宣告了专制制度的暂时性.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背景下,清末民初"解构专制"思潮的功用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直接从制度入手以图富强的观念也使这股思潮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2.
《圣经》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被称之为人类共同的经典和西方世界共同的指南。然而《圣经》中究竟是否提到过中国呢?在《圣经》中中国是何种称谓呢?本文将以历史的、宗教的和文化的视野,探寻china一词的来源和圣经对中国的预言,从而加深对《圣经》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发展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从西方传来的“民主”观念在近现代中国变成了所谓“民智”问题, 这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障碍。本文认为, 这是外来的民主观念在适应中国需要与国情过程中的一种变异, 是同中国社会落后历史积淀相结合的产物, 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不成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经出现适用辩诉交易方式审理的第一例刑事案件。文章从刑事诉讼模式角度出发,介绍了辩诉交易产生和生存的诉讼模式背景,并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模式加以分析,认为我国现在尚不存在适合辩诉交易的刑事诉讼模式背景,不主张在现阶段引进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着重研究分析冷战背景下中苏同盟建立过程中美国的反应及其应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直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美国一直致力于阻止中苏过于接近以防止新中国成为苏联扩张的工具,但是美国军方与援华集团则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仇视和偏见。随着中苏同盟的建立和1950年上半年中苏同盟关系的顺利发展,美国决策层内再次掀起了对中美关系的争论,争论的最终结果是争论双方达成一致并形成在中国大陆周边构建战略防御圈的对策。文章认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实际上在中美关系史和冷战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华政策的演变与之紧密相关,美国国内决策层对华政策的争论也与之有关,因此很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一个值得援助的“战友” ,到一个需要打压的对象 ,从阻止中共取胜 ,到阻止中国成为苏联的附庸 ,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 ,不断地调整对中共的政策。这种调整与新中国第一个外交战略的制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太平洋战争前夕,英国为自身的利益,在日本要挟下,以牺牲中国为代价,关闭系中国抗战生命攸关的滇缅公路长达3个月之久,给中国抗战造成严重危机。战后,英国政府一再否认关闭滇缅公路给中国抗战造成重大损失。本文认为,在中国抗战的关键时刻,英国关闭滇缅公路,不仅给中国抗战造成重大危机,而且对东南亚的迅速沦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强化遏制了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印度面对亚太格局的变动和中印同时崛起的现状,其对华外交中竞争的一面凸显。印度与越南都有借助对方力量制衡中国,扩大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迫切愿望,双方在许多方面存在共同利益并在政治、经济、安保等领域加强了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化的探索和实践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健康有序的城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尤其是能够为中欧合作开辟新的平台,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中国能够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的积极经验,学习其先进技术,推动自身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内需,为中欧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当然,在学习西方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中国应当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20.
传教士的到来使中国人认识了西方世界。在中国的教会英语教学大规模开展以前,中西间存在较大的隔阂和误解。教会学校英语教学是外国传教士结合中国国情,针对中国学生开展的英语教学。它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乃至中国的近代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探讨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图式对于当今的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