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文观止》宋文中"不"字句出现频率较高,"不"字句有三种句式,即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在陈述句中,"不"可放在名词、动词及动词短语、形容词、助动词之前。在感叹句中,可分为四类句式:第一类为"主语+V+而+不+ADJ",第二类为"主语+不可+VP+矣",第三类为"可不+ADJ+感叹词(哉或乎)",第四类为"不+者字短语"。在疑问句中,可分为三类句式,第一类为"主语+不+谓语中心",第二类为"不+动词",第三类为"不有""不为""不容"。"不"既可以否定整个命题,也可以否定某些成分。在否定整个命题时,可分为三类:整体为动词性结构;整体为名词性短语;整体为介宾短语。在否定部分成分时,语义可指向主语、谓语中心词,也可指向整个谓语部分、谓语部分的补语、谓语部分的时间状语。总体上来说,"不"字句的语法功能在宋代已相对成熟。  相似文献   

2.
"可惜"和"遗憾"都可表达"惋惜"之义,二者的用法却存在差异。"可惜"和"遗憾"的词性、词义都有不同,都作形容词时,均可充当谓语、定语和补语,且"可惜"的用法比"遗憾"的用法更加灵活和广泛。二者的差别还体现在词性和语用上:"可惜"和"遗憾"充当状语时词性不同,二者的否定形式也不同,并且"可惜"已经衍生出动词的功能;语用上"可惜"更多用于非正式的口语之中表达惋惜、不满、劝勉等消极或积极的情感;"遗憾"更多用于正式的书面语中表达沉重、无奈或劝勉等积极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非谓语动词指的是一个句子中除了谓语动词之外的动词,这些动词除了不能充当谓语之外,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或宾语补足语等成分。非谓语动词有四种形式: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现简述如下: 一、动词不定式1.作主语。动词不定式(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为了避免句子“头重脚轻”的  相似文献   

4.
正动词不定式(todo)是初中英语课本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中考必考查的一个项目。动词不定式是由"to+动词原形"构成(有时可以不带to)。其否定形式是"not+动词不定式"(not不与助动词连用)。它属于一种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在句子中不能充当谓语,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但它可以保留动词的性质,其本身可以带宾语或状语等附加成分(不定式和其附加成分称为不定式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的句法功能非常广泛,在句中可  相似文献   

5.
通泰方言位于汉语方言官话和非官话交界处,方言过渡性特征明显。动词后附成分在该地区有两种,"叨"和"啊",二者语音形式不同,来源也不同。"啊"来自于"附着"义的"著(着)",表现出与吴语的渊源;"叨"来自于"到",来源与周边方言不同,与南通成陆史有关。  相似文献   

6.
短语"有的没的"现已语法化为一个凝固成分,从句法角度看,它主要的语法功能是充当主语,定语,状语和宾语等句法成分;从整体的语义属性演变进程来看,"有的没的"从"所有义"逐渐向"无有义"方向发展,"有的没的"的性质也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中,"挣扎"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很多学者将它看作是联绵词,而相对忽略了其构成成分"挣""扎"的具体含义。实际上,"挣扎"并非单纯词,而是同义连用。通过对"挣扎"书写形式、词义演变的梳理,可以发现,"挣扎"的本字应为"张磔"。"张""磔"二字同义连文,并受"张开"的核心义制约,"挣扎"遂产生了"摆脱"和"获取、拥有"两个主要义项。  相似文献   

8.
在《世说新语》中,表示"拜访"的语义场由5个成员构成:诣、造、看、省、过见。它们在书中的语义结构相似,在之后都可直接接受事。在他们之前都可接与事与状语。在使用频率上,"诣"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它四个表示拜访义的词,"看"仅次之,"过见"的使用频率最低。在语义搭配上,"诣""造""看"得语义搭配更丰富一些。"诣"与"造"可与"门"字连用,表示拜访的意思;"省"与"看"后可接因事。  相似文献   

9.
杨惠栋 《文教资料》2009,(20):31-32
<左传>中表"告诉"这一含义的词有三个:"告"、"谓"、"语",本文对<左传>中含"告"、"谓"、"语"的句子进行详细分析,在总结出各自所有义项的同时,辨析三者在表"告诉"这一义项时用法的不同,即"谓"不能接双宾语结构,如果动词后面紧跟告诉的具体内容时,"告"和"语"又有差别,"告"后面只能接内容概要,而"语"要通过介词"以"引出内容概要.  相似文献   

10.
"声色俱厉"不能修饰"露出"《太阳黑点》(群众出版社)中有一句话说:"可是隔壁房间里的人声色俱厉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目光说:‘倒想借给你,可早就满员了。’""声色俱厉"是指"(说话时)声音和表情都非常严厉",本该修饰动词"说",可是在句子中却远离了动词"说",处在了动词"露出"的前面,"声色俱厉"成了修饰"露出"的状语。因为"露出"的只能是表情,没有声音,状语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中的"V得一手好X"表示某人在某方面技艺比较高超,整个格式具有称赞、肯定的语气。本文主要从语法结构分析其语法成分的特点,"V"主要由手部施行动作且"VX"能够产生"好"或者"坏"的结果义的单音节动作动词构成,"得"字为助动词充当补语,"一手好X"充当宾语等。  相似文献   

12.
程度副词"极度、极端"在句法功能上具有唯状性,主要修饰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以及部分短语;"极度/极端X"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且"极度、极端"与中心词X之间可插入状语标记"地(的)"。程度副词"极度、极端"都是从名词虚化而来,虚化的动因在于"超越一般"的语义基础和充当状语的句法位置两个方面。二者虚化为程度副词时间很晚,是在民国时期,其语法化程度也还不够彻底,使用频率也不及"极其"和"极为"这两个典型的极性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3.
湖北咸丰方言"VV的"表示动作的持续,且动作本身的持续与动作反复形成的持续与动词本身的意义关系密切;在组合功能上,"VV的"在句中可作谓语和状语,作谓语时既不能带宾语,也不能带补语;作谓语与状语的"VV的"对动词语义有一定要求。"VV的"也用于紧缩句前分句;"VV的"还可以出现在祈使句中,与否定词"莫"连用。从语用上看,"VV的"既有描写性也有叙述性,可以在"VV"之间插入语气词"啊",增强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
【焦点一】There be结构及其形式。There be结构主要用来表达"某处或某时有某人或某物",其基本句型为"There be+某物/某人+某地/某时",其中there是引导词,没有词义;be是谓语动词,"某人或某物"作句子的主语;"某地或某时"作句子的状语,一般是介词短语。例如:  相似文献   

15.
戴耀晶在论文<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的第三部分,对动作类二价动词中的成分移位提出两条移位规则:"规则一:受事成分‘N2'可以置于动词后面,也可以移位到动词前面.规则二:施事成分‘N1'只能置于动词前面,不能移位到动词后面."并指出,"二价动词前面的成分有多种配价可能,而动词后面的成分只有一种可能的配价".我们认为其中有同语言事实不尽相符之处.施事成分移至动词之后,至少在两种句法结构中是可实现的:(1)带有完成义的含数量结构句型;(2)带有供用义的含数量结构句型.  相似文献   

16.
"到"用在动词后充当结果补语是为了满足[+完成][+终止][+有结果]的语义需求。其中,[+有结果]是"到"充当结果补语时最本质的语义特征,也是使用"到"的充分条件,该特征包含经过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不经努力而获得、涉及或接触到某事物三种内涵。这些内涵的不同在于施动者在结果的获得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到"与不同类别的动词组合所表示的结果义的具体内涵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在英语中,不能作句子谓语,而是担任其他语法功能的动词,叫做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有3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将动词不定式的用法总结如下:动词不定式的基本形式是"to+动词原形",有时不能带to。它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在句子中不能作谓语,但它具有名词、形容词、副词的特征,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表语、定语和状语,它可以有自己的宾语和状语,并和其一起构成不定式短语,不定式的否定形式是  相似文献   

18.
"一个V"结构在荆门方言中常用来表示"一直/总是/经常做某事"义,其中"一个"相当于表示频率、时间、情态、语气的副词,在句中作状语,"V"具有[﹢口语化]、[﹢持续]或[﹢多次重复]语义特征,其后可以带宾语、补语构成动词短语,形成"一个VP"格式。"一个V"有完全重叠形式和不完全重叠形式,完全重叠形式具有加强语义、语气和情态描写的功能,不完全重叠形式可能引发歧义。"一个V"有两种否定形式,即"一个+不+V"和"不+一个+V",各有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好(不)容易+VP"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结构,有"好容易+VP"和"好不容易+VP"两种变体。语料库检索表明,"VP"常为表示动作的动词短语,且该短语中常含有"到""了"等字,整个构式表示非常不容易地让动作完成或达到某种状态。"好容易+VP"构式的否定义来源于构式压制,让"好"字的强调作用虚化;"好不容易+VP"构式中的"不"字是羡余标记,不会让构式产生双重否定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非常""异常"在修饰动词、名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以及否定共现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虚化程度的不同。"非常"由于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异常"所以它的虚化程度更高,它的主要用法是程度副词,而"异常"的形容词用法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