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成大是中国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的田园诗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田园生活的全貌。从中我们不仅看到秀美的田园风光,品味到农家生活的率真;也看到官府对农民的剥削,体会到田园生活的艰辛。在范成大笔下,田园已经诗化了,凸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蕴含理趣的田园和义薄云天的田园。  相似文献   

2.
让农村小学生深入田园生活之中,抓住田园生活的特点和乐趣,让田园生活成为学习数学的主场所,使小学生在认识田园生活的同时,能够将数学学习融入其中,让农村小学生可以更加自如、更加快乐地学习数学。田园生活在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运用,可以强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更加精彩的田园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精彩,体味田园生活的五彩缤纷。正是让田园生活成为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园,才可以真正改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使之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情怀,让小学生获得更加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田园生活是陶渊明田园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因为其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本文就是基于陶渊明这一时期的田园生活,从思想、自然、社会、人生等四个方面,探讨其田园生活中所反映出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教育中,利用田园资源进行田园教育,以让儿童获得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策略选择。笔者在幼儿教育一线,参与了田园教育的相关课题研究,并以利用田园教育中的祖辈资源来提高儿童的各项能力作了一些尝试与思考。一、田园教育中的祖辈资源及其对儿童能力发展的理论分析田园教育一般是指利用田园资源(多为农村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教育。由于田园资源内涵丰富,包括自然意义上的田野,幼儿园内开发的类似于田园的小区域,以及隐藏在显性的田园  相似文献   

5.
鹿守权 《语文天地》2013,(12):22-23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把田园景色、田园生活添加到诗歌创作中的伟大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其实只是取材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  相似文献   

6.
利用乡村幼儿园的天然优势,开辟种植园地,挖掘田园生活潜在的教育价值。近一年以来的田园活动,我发现田园活动促进了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田园点滴,锻炼收获健康;田园点滴,语言发展迅速;田园点滴,社会品质提高;田园点滴,科学素养剧增;田园点滴,艺术审美增强。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生活相脱离,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也是现代教育的问题。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基于行知农场开发的田园课程,打通了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藩篱,为儿童找回了失落的童年,也在田园生活中发展了他们的核心素养。儿童行知田园课程为破解现代教育难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仕途失意,终慕归隐而钟情于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过故人庄》一诗,便以省净、平叙的语言对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绘中,寓含着诗人由济济仕途到仕途失意,转而归隐田园的思想变化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浊世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选择了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是中国历史上"古今隐逸之宗"。在东晋浔阳的田野上,诗人的田园情结得到了无尽的释放。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田园生活写入诗歌,并真切写出躬耕之甘苦,表现出浓烈的田园情结的诗人,为中国诗歌开辟了又一个全新的天地。诗中对农村风光的描述,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达到了田园诗的极致。陶渊明最终选择了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亲历躬耕的甘苦,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方向,田园情结是他诗歌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田园生活写入诗歌,并真切写出躬耕之甘苦,表现出浓烈的田园情结的诗人,为中国诗歌开辟了又一个全新的天地。诗中对农村风光的描述,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达到了田园诗的极致。陶渊明最终选择了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亲历躬耕的甘苦,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方向,田园情结是他诗歌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传统意义上的田园文学作品通常给人的印象是回归自然和本真,逃避当下城市生活,寻找心灵家园。作为一个在纽约出生长大的城里人,美国当代散文作家E.B.怀特在农场里践行着农夫生活,并如实记录其中的辛苦繁琐,勾勒出一个不同于别处的阿卡迪亚,丰富了田园文学的内容。作者独树一帜的田园随笔诉说着农村生活的美丽及农民生活的不易,并对回归本心、回归自然的永恒命题做出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范稀宇 《教师》2020,(5):108-109
田园种植课程是我园在省级课题背景下生成的活动,自实施以来,幼儿们和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还获得了许多家长的支持,我们在田园种植的实践与研究中不断发展与进步。文章从以幼儿为本,"促"发展;以教师观察为基点,"生"活动;以家长资源为载体,"得"经验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生活走进田园,让田园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田园诗指以自然界的山水风光、乡村田园的悠闲生活等为主要内容,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等情感的诗歌。山水田园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生活在蓝天碧野的乡村,对乡土的热爱让我们对陶渊明先生更多了一份亲近,他以淡雅的笔调将古老的田园描绘得清新、优美、宁静、祥和,令人神往。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陶渊明首创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新境界,也为我们的田园注入了美妙的诗意。我们在感激、欣赏陶渊明先生的时候也在追寻着一个问题——陶渊明先生的田园诗为什么能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辞令归田后的田园生活,不仅历经艰辛,而且饱尝饥寒之苦,可是在他的田园诗里,却往往表现出不以田园生活苦为苦,反以田园生活苦为美乐的思想情感。究其原因,就其独具个性的审美视角而言,主要是他从逃禄视角,图存视角,适性视角审视自己的田园生活所致;就其思想渊源而言,主要是儒家安贫乐道的人生观的影响和历代先贤对他的感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90):11-12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之一,它寄寓着诗人的情感操守与人生理想。总体来说,山水田园诗的情感境界,从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四重:第一重境界是合情,美丽的自然山水与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契合了诗人主体的情感需求;第二重境界是寄情,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操守寄托于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第三重境界是同情,诗人的情感理想与自然山水同化;第四重境界是无情,诗人在山水田园中悟到自然之道与生活之道,无所谓情、无所谓景,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如何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诗歌领域,使田园风光在唐宋成为诗人描写的重要内容。其诗是田园风物与稼穑生活的完美结合,意蕴极其丰富。在古诗学习中,同学们可以从如下方面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孟浩然、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视角有同有异。就其审美视角的相同点而言,二人都是从适性视角来描写田园生活以抒发乐享田园生活之关。就其审美视角的不同点而言,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孟浩然四十岁以后主要是从“人生归宿”视角来审视田园关,而陶渊明的一生几乎都是从“逃禄”视角来审视田园美;二是孟浩然多是以游观者的姿态从游观的角度审视田园景观之美,而陶渊明则往往是从“图存”视角去审视田园生活之美。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和化兹华斯是中英学史上田园诗的双壁,他们性格中都有“静”和“动”的成分,但他们对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田园的体认有着巨大的差异。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描绘的广度上来说,华兹华斯为我们展现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完成了人格与精神的升华,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陶渊明胜于华兹华斯。本的结论是:陶渊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自然,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