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课程群结构整体功能效益,提出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思路,介绍了课程群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建设成效。建立了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的交织模块化信号处理课程群体系;进一步改革优化了教学方法;构建了三平台、多层面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持续建设与课程体系配套的精品教材;研发搭建了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网站。实践表明,其结果促进了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新工科"背景下,围绕山东农业大学"双一流"学校建设目标,针对电子信息类等工科专业目前的课程体系群无法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建立一个能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培养持续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从课程群建设角度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涉及内容优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内容层次化;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目前电子信息专业范围不容易界定、专业特色弱化等情况,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现状出发,构建了一种新颖的专业课程群的框架体系。以明确将来学生的就业方向为指导,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方向定位,从而设定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及微波射频课程群两大课程群体系,旨在使本专业的学生通过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体系,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群为改革对象,构建课程群一体化教学大纲和项目实例库,将基于实例的教学方法和多层次的实验应用于教学实践,力求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获得平衡发展。实践表明,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改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重点介绍了重庆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构建的思路,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践与成效。  相似文献   

7.
陈阵 《继续教育》2013,(8):46-48
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电子信息行业在各产业、各地区,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侧重不断变化,对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兴”型专业建设模式,实施“公共基础知识能力+专业大类平台系统培养+校企合作专业及方向+课外实践活动+生产实践”培养。“兴”型专业建设模式既可较全面的培养学生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基础知识技能体系,使其具有较好的职业岗位应变能力;又能加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电子信息行业对于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是以教学信息系统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对象层次化为目标,对计算机类课程进行群化建设,完成相关课程的重组和再设计.同时,对相关的教学资源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整合,构建立体化、数字化、实时性的教学空间.从而丰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加快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日益逼近,产生了三电合一(即电脑、电视、电讯一体化)的产品,出现了三网(计算机网、通信网、有线电视网)交叉的现状。面对此现实,高职院校中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育如何改革,本文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目前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在消费电子领域,数字化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集电脑、电视、电讯为一体的“三电一体化”的产品应运而生,如PC-TV、Web-TV以及花样繁多的各种数字视音频设备等(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由于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又迫使电脑与三种网络(计算…  相似文献   

10.
在武汉大学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的资助下,我们承担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项目经过调查研究,围绕着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对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本文就是我们的初步分析与认识。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建设“信号检测与处理”课群的观点,分析了现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手段和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具体地介绍了“信号检测与处理”课群的改革与建设,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对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从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给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了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实验技能、强化工程意识、拓宽专业口径、突出光电子应用特色是苏州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改革使学生的理论基础得到了加强,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完备,动手与运用能力明显提高,在光电子及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OBE工程教育模式已广泛融入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然而,现有教学模式没有充分挖掘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不利于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为此,文章以专业选修课程群建设为例,以OBE理念为指导,根据专业选修课对毕业要求的支撑需要,结合课程特点逆向设计教学目标,使各课程对能力的培养能够相关支撑和协调。  相似文献   

16.
依托课程群构建信管专业模拟实验平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依托课程群构建信息管理与信箱系统专业的模拟实验平台是提升本科生实践能力的较好解决方案.在具体分析信管专业课程群建设体系的基础上,从模拟实验的教学形式和模拟实践教学平台两方面研究了信管专业课程群模拟教学平台的构建要素,并给出应重点避免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引入生灭过程数学模型,整合专业课群,优化教学团队,总结实践成效,探寻创新思路与发展策略,旨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技术创新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是信息技术师范类专业的主干课,它既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特点,又能直接反映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趋势,其课程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师资。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一些高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导致课程目标难以达成。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反思信息技术师资培养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改革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类相关课程,构建以"信息技术教学论"为核心的课程群。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专业是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但是长期以来,在学科建设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学生普遍偏软的现象。为此,2016年我们提出了建设硬件主干课程群的方案,方案实施至今,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