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斜阳》中主人公身上体现出的"绝望"和"希望",并结合日本战后的时代背景,分别分析了太宰治"失望"和"希望"的原因。"太宰治在《斜阳》一文中,把绝望留给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阶层,却把希望留给像和子一样敢于追求爱和理想的日本普通大众。  相似文献   

2.
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以“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展现了个体生存环境中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绝望。余华借这种生存的困境来拷问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求亮光,在绝望里寻求希望的一种信心。  相似文献   

3.
徐訏的《鬼恋》讲述了一个在暗夜中前行不辍的女鬼的故事,用浪漫传奇的笔法构筑了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生命大厦;鲁迅的《过客》以象征的手法写了一个奋然前行而孤独的过客,来体现他在希望与失望间挣扎徘徊。"女鬼"与"过客"在生存与精神双重困境中呈现出了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及深刻的悲剧精神,反映了作家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强烈的"反奴隶"意识。  相似文献   

4.
死亡一直是鲁迅作品中常谈深论的一个问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最深最广地涉足了死亡世界。鲁迅的作品从来都是直面任何“死亡”的暗示与明宣。生与死几乎贯穿其作品思想中心,他希望一切在死亡中得到生存。在《朝花夕拾》这个回忆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死亡意识标志着人的觉醒和个体生命的成熟,他的死亡意识浸染着对个体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其面对死亡的坦然超脱,直视死亡而后反顾自省的深沉回思。反抗死亡折射出反抗绝望的人生主题。  相似文献   

5.
说起阅读伊姆雷·凯尔泰斯,那还是最近的事情。毕竟对于这样的一位新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来说,我们的确是知道得太晚了。而在这样仓促的一种阅读过程中,我们究竟又能从作品中得到多少呢?事实证明,这绝不是你期待中会出现的那种情形。凯尔泰斯在他的作品中探讨的是人类生活及对这种生活所做出的思考的方式问题,而其题材则选择了他所熟悉的、本身也很尖锐敏感的集中营生活的题材。小说用特异的视角解读了集中营里的生活。那是一种在凯尔泰斯看来极为“正常”的生活,那感觉就像外面的每个人一样,虽然条件极度残酷,但却并非没有任何快…  相似文献   

6.
冯小梅 《文教资料》2007,(30):34-36
"冷漠"和"孤独"是本文比较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气质。《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和《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殳都有着极其复杂的性格,通过分析,本文试图说明:拉斯柯尼科夫的"冰冷"气质源于他对现存世界的否定性判断以及力图进入另一世界(他的"终极实体")而不得的痛苦和焦灼;魏连殳的"冰冷"则源于拯救现实希望的破灭以及在希望和绝望的明灭纠缠中的黑暗心境。二者同形异质。  相似文献   

7.
身体在先秦道家思想中具有本体论意义:个体生存之依据,他者之代称,万物一体之载体。三种含义对应三种面向:对个体生命之依据的"身"之珍爱,对于完成他者之代称的身之内敛,对于万物一体之载体的"身"之屈从。三层面向杂糅交织,但都体现出老子的身体决定论。从"以身观身"的特定角度出发,先秦道家认为,身体的平衡才能带来世界的和谐无忤,个体的整全才能带来世界的整全。身体的本质是在和他者的对峙中限制自身,提高自身,激发个体生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凯尔泰斯《无形的命运》等一系列关于奥斯维辛为主题的作品及其创作背景,阐述了凯尔泰斯创作的心理因素和现实动机,以及作为大屠杀幸存者的生存状态,并分析了他对大屠杀认识的个人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题目】风浪中,船沉了,一名幸存者被冲到一座荒岛。为了生存并等待援救,这位幸存者千辛万苦搭起了一间房子。然而有一天,他外出寻找食物时,一场不知怎么引起的大火把这间房子化为灰烬。幸存者看着滚滚浓烟消失在天空中,充满了绝望。但第二天一早,当他还在痛苦中煎熬时,风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惊醒了他——一只大船正向他驶来。"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我们看到了你燃放的烟火信  相似文献   

10.
《秋夜》呈现了一个由反抗→绝望→反抗绝望→再一次绝望→回归反抗的轮回。反抗与绝望二者间急遽而频繁的转换体现了鲁迅处于"自由"与"他由"两种生命状态的张力场中被撕扯着的情感与思想。  相似文献   

11.
伊姆雷·凯尔泰斯(1929—),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匈牙利人。1944年,凯尔泰斯和另外的7000名匈牙利犹太人被赶进奥斯维辛集中营,随后转往布申沃尔德集中营。从此开始了他的见证、体验、回眸、描摹苦难历史的一生。集中营的生活经历,构成了他以后所有小说的题材,“每当我要构思一部新的小说,我总是要想起奥斯维辛集中营”。1945年,获救后的凯尔泰斯放弃了移民他国的机会,回到了他的祖国匈牙利。因为无法适应刻板单调的办公室生活,更不能忘记自己曾经走过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凯尔泰斯终于拿起了笔,开始从事于德语文学及哲…  相似文献   

12.
希望     
《同学少年》2016,(1):32-33
<正>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无论身陷怎样的逆境,人都不应该绝望,因为前面还有许多个明天。乐观的人,在绝望中仍然希望;悲观的人,在希望中还是绝望。希望与幻想不同。希望是很有可能实现的未来,幻想是不大可能实现的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破灭的不是希望而是幻想。我们常常为实现不了的愿望而痛苦,是因为我们把幻想当成了希望。倘若一个人不过高希望,他所能获得的就会比他希望的多;倘若一个人获得的比他希望的多,  相似文献   

13.
凯尔泰斯极具个性的文学创作,不但揭示了人类恐怖的堕落与沉沦,而且通过文学创作——一个脆弱易伤的个体对历史进程中的野蛮暴政相抗争。匈牙利这个特殊的母体孕育了凯尔泰斯——这个历史的见证者和人类的思索者,他为了存在而表述,他是一位孤独的证人。而他所讲述的这些苦难和不幸,不仅曾经发生过,今后也还会发生。它们与生命同在。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三学观1.学生。学生的学指的是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学文化;学生的"生"指的是生活,生存,生长。"学"与"生"加一块就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就是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学文化。如果我们照此理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那么学生就不再是只能读书只会做题的机器人,而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我们就不会再抹杀孩子的天性,而是让他们全面地自在地成长,学校教育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巴尔加斯·略萨"生存意识"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拉美文学"干预现实与政治"的传统影响.这使巴尔加斯·略萨认识到作家应通过文学作品对现实加以描绘和谴责,唤起人们变革现实的勇气和希望.因而他自觉地秉承了作家对社会的道义责任,试图引起大家对人们生存状况的关注;其次是深层无意识动机的激活.巴尔加斯·略萨和母亲曾被在家中表现如同暴君一般的父亲遗弃.他的弑父欲望一直潜伏在无意识深处.后来他对人民生存的现实不满使一直深藏在心中的弑父情结在无意识中被激活,并有了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释放途径;最后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熏陶.巴尔加斯·略萨对西方各种流派的人本主义耳濡目染.他在汲取精华的基础上,找到了个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14世纪中期欧洲的黑死病,是一段典型的由生态之灾引发的"恶"历史。但就是这段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恶历史,却开启了思想解放之旅,于绝望中孕育着希望,在危机中透露着转机;大瘟疫蕴含大转机,大绝望孕育大希望。为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世俗主义、个人主义甚至是科学萌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成为近代欧洲转型的启幕者。  相似文献   

17.
风浪中,船沉了,—名幸存者被冲到一座荒岛。为了生存并等待援救,这位幸存者千辛万苦搭起了一间房子。然而有一天,他外出寻找食物时,一场不知怎么引起的大火把这间房子化为灰烬。幸存者看着滚滚浓烟消失在天空中,充满了绝望。但第二天一早,当他还在痛苦中煎熬时,风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惊醒了他一只大船正向他驶来。“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我们看到了你燃放的烟火信号。”他得救了。  相似文献   

18.
《空心人》继承了诗人《荒原》中对社会现实的悲观和绝望,但是,在《空心人》篇章中,艾略特则更加深入的给读者刻画了当时他眼中社会人的"空心"状态——精神、行为、情感、认知、希望的各种虚无,也呈现了当时社会人性在美的方向上的沉沦和淹没,同时也将诗人残存的一丝理想希望之光彻底的湮灭,整篇诗歌给读者的整体艺术感受无非是一种类似于末日的文明。  相似文献   

19.
虚无主义实质上所反映的是特定历史阶段上,因"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客观上所导致的个体主体之"私人性生存"与"公共性生存"之深度的价值紧张状态.对当代中国的市场化制度安排之历史实践和话语现实向我们呈现的虚无主义,必须围绕现实个体之生存价值的坐标原点的理性定位问题,真正把准其实质和脉象.而泛文化公共性的分析视角和拟生存论的阐释路径,则是必要的学理性选择之一.现代性文化背景下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本质上是对一种新的生存与生活共同体的实践创造过程,对新的先进文化及其公共性价值生存逻辑的再发现与不断的主体性认同过程,同时更是在和各种虚无主义的渗透和侵入的艰难博弈中,一个现代公序社会主体所必须的优良心灵习性和精神秩序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呐喊》《彷徨》中,人们无声无息地生存与死亡着。自然环境的冷寂、人的缄默以及微弱的时间流动,构成了静寂的生存世界和悄无声息演变的历史。鲁迅所建构起来的静寂世界里的一个个空间,是对"铁屋子"意象的"分有"。这种铁屋子般的空间给人一种死寂、窒闷、逼仄的感觉。这种沉寂,正是鲁迅绝望、清醒、寂寞的内心世界的外化。在这绝望之下,蕴含了鲁迅希望众人都来开口发声的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