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和繁荣昌盛不断地注入活力.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红色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扬者.红色文化提供了培育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切入点、风向标及营养剂.高校应采取广泛的、多样化的、立体化的思政教育途径,提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心理认同度,增进亲近程度,引导大学生立志做红色文化的忠实传...  相似文献   

2.
皖西大别山地区兼属淮河、黄河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形成了皖西大别山非遗民歌的丰富多彩和数量繁多,其中最璀璨、特殊的存在——红色民歌,在大别山地区广为流传。红色民歌借助传统民歌曲调,在内容上展现了革命时期,皖西人民坚忍不拔的革命勇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日益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皖西大别山区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的文化发生学考察:以沂蒙红色文化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的发生、发展.在长时段的宏观历史叙事中被描述成同一模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红色文化的发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意志楔入不同革命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结果.因此红色文化是整体性特征与区域独特性的统一。在此意义上,才诞生了中国红色文化的不同形态——井冈山文化、苏区文化、延安文化、沂蒙红色文化等等。以沂蒙红色文化为个案,认真考察沂蒙红色文化的发生学机制,可以对沂蒙红色文化的发生根源、发生基础、发展过程进行探讨,以深化目前学界关于红色文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的发生、发展,在较长时段的宏观历史叙事中被描述得相差无几。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战争和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革命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交互融合产生了不同形态的中国革命文化。由此,中国红色文化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形态,延安文化、遵义红色文化、井冈山文化等红色文化各有特点。本文为深化目前学界关于红色文化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以遵义红色文化为个案,探讨遵义红色文化的发生根源、发生基础、发展过程,考察遵义红色文化的发生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红色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下,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兴起,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内涵、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以及大别山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几个方面。但在当前研究中,存在着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和地方本位主义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和思想资源,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我国对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得到了全新的推动和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吉林省红色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宣传方式、培养高质量人才、完善红色文化保护政策、提高群众认同感等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正在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德育建设的一个新亮点,许多高校都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展开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临沂大学充分利用临沂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全面实施红色育人工程,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红色大学品牌。红色文化育人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并建立相关评价机制,从而在高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有红色文化育人的职责.从红色文化知识底蕴、红色文化认知力、红色文化学习力、红色文化实践力几方面问卷调查大学生红色文化素养.在调查基础上,构建了红色书影同读,平面立体结合,学习娱乐一体;线下阅读引导,线上微信传播,上下红色互补;红色课堂教学,同伴协同交流和竞赛,夯实文化知识底蕴的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9.
区域红色文化的研究是近年来红色文化研究的热点。甘肃陇南市是一块革命的热土,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目前,陇南红色文化研究围绕着其自身的内涵、价值、传承等基本问题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主要立足于梳理和分析陇南红色文化研究已有的成果,旨在为陇南红色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成果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动力。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作为高中生,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是最基本的、最根本的要求。而历史教学对于培育学生价值观、认知能力、精神内涵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红色文化引入高中历史课堂,可以丰富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文化问题是社会关系问题的表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建设中国的文化生态,就是要调整中国的文化定位和社会关系,把它们的关系重新理顺,成为常态。这就是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使命。其中,时空框架是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匹配,是非物质文化在社会中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我们特别需要探讨如何重建时空框架的中国属性。文化生态建设要让那些曾经被贬低的人的文化得到承认,让他们也有自主的"文化自觉",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首先分析了生态化与化生态的不同内涵,进而指出了两的内在关连性。其目的旨在廓清化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使这一领域所研究的问题得以深化,为建立一门广义的化生态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在阐述化,生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即是化生态的内涵。由于化生态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涉及面广,当前宜将和谐人类化与自然环境关系作为突破口,着重进行研究。同时以长江化生态为例,揭示了化生态研究的意义:(1)有助于深刻认识地区化的根基与特质;(2)有助于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开拓地区化研究的新领域;(3)有助于借鉴历史经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论《红高粱》的文化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高粱》作为莫言的成名作,创作于八十年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文化大碰撞时期,代表着当代知识分子人文主义精神实践的一部分,浸淫着厚重的文化蕴含。《红高粱》中所呈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具有主体体验的功能,乡土文化对于西方来说充满了神秘性,另外,母题的传承与创新使得作品更具故事性。对《红高粱》文化的阐述,有助于读者从宏观上对莫言作品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在其嬗变过程中深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生态,具有系统性、阶段性、传承性和地域性特征。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饮食文化。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适当考虑历史和民族因素,按照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把中国饮食文化分为7个饮食文化圈。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因此少数民族的英语教学也应有其独特性。通过对少数民族墨江哈尼族地区的英语教学进行调查,发现其教学文化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教材及教学设计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导入,重组教材中文化的民族性及多元性。  相似文献   

17.
中原文化生态研究纲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犹如自然界的物种一样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原文化生态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原文化生态具有根基深厚,整体统一,稳固茂盛,动态发展,人地相关的特征.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原文化生态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加强建设和保护,一是重视保护现存文化生态,二是再生已失文化生态,三是建设新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8.
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孕育了沧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遗产保护中存在传承危机、文化缺失、资源开发瓶颈等诸多问题.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化保护,以产业化、民间化、博物馆化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积极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遗产保护工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态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现今我国德育存在着低效性,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对文化生态的认同不够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文化生态与德育的关系,构建德育生态化之路。其基本路向应包括构建德育生态场、建立生态型师生关系、开展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为内容的“三生”德育活动、遵循理解型德育原则等,回归生活世界检验,形成德育生态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