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刘霞 《教育导刊》2011,(3):37-40
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主题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主题的预设与生成之争日益引起关注.预设主题来自特定的学科领域和幼儿的社会生活,一般由专家或教师自己精心编制,目的性、计划性、可操作性强."生成"强调课程超越事先的计划性,在各种情境与突发事件中,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需要和提出的问题,生成各种主题.在现有条件下,应以预设为主...  相似文献   

2.
李亚琴 《学子》2017,(1):12-12
生成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所谓幼儿“生成”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运动.  相似文献   

3.
汤黎英 《成才之路》2010,(13):37-37
幼儿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的重要阵地。为了推进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依据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很多教师注重生成教学的彰显,创生了许多优质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有精心预设留白、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或预设多种粗线条的板块式方案,从而使教学活动呈现出无痕的如约而至的精彩景象;也有的教师根据幼儿临场兴趣需求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机智,即时筛选、判断生成资源的价值,进而随机生成、灵动创生新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生成课程越来越被广大幼教工作者所认同。上学期 ,我园把生成课程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来研究探讨。通过学习“生成课程的内容从哪里来”“教师预设活动和幼儿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等等理论 ,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了生成课程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以及课程中预定和生成怎样做到相互平衡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的重要性 ,促使全体教职工开始注重生成教育产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 ,不断生成新的内容。一、根据兴趣 ,调整网络通过大量工作 ,在使教师对生成课程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后 ,我们要求教师把本学期的环境创…  相似文献   

5.
回归幼儿生活的课程实践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园课程回归幼儿的生活是当前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师应当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利用幼儿的生活实施课程,实现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朱梅花 《文教资料》2008,(5):155-156
生成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存在方式之一,在幼儿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幼教界的普遍重视.本文从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来审视生成课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成课程.从而对其所涉及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得到深层次的认识和提炼.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课程改革注重教师的"预设"与幼儿的"生成"。特别是在幼儿生成活动时,让幼儿感受生活,引导幼儿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使幼儿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健康成长。江苏省无锡金桥实验幼儿园探索尝试在一日活动中真实还原幼儿自主学习的"魔法时刻",尊重幼儿原有生活经验,关注幼儿发展寻常时刻,追随、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支持、推进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让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动建构者。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77):151-152
幼儿园课程提倡园本化、班本化,其目的是使课程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推动其主动学习、探究和表达,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结合大班的"揭秘山药"班本化课程,从发现孩子兴趣,探寻课程之"芽";了解孩子的经验和问题,寻找课程之"生长点";追随孩子的学习需要,搭建课程之"架";发挥家长资源,施课程之"肥";回顾与反思,助推课程再生长,谈谈生成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多元智能做中学”整合课程既有“全球化视野”,也注重“本土化行动”。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力图体现“主题连续体,纵横大贯通”,教师教学力求做到“计划课程具体到位,生成课程灵活创新”,保证教师合理有效地开展计划课程,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不断生成课程。幼儿园课程不仅是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的集体探究活动,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的个别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0.
吕燕 《教育导刊》2004,(5):89-91
当前,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正向着综合化、生活化、游戏化、多样化的趋势迈进,课程也更注重教育的个性化,更注重随机教育和生成教育。新的课程观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成为幼儿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更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要想让课程开展得更加深入有效,应更加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时地支持、引导,以生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捕捉、挖掘幼儿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