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艳云 《教师》2013,(24):14-14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精神动力。近  相似文献   

2.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有过无数次感恩:因为一次温馨的问候,所以我感恩;因为一个善意的微笑,所以我感恩;因为一句鼓励的话语,所以我感恩;因为一次真心的帮助,所以我感恩。  相似文献   

3.
陆晓云 《考试周刊》2013,(35):48-49
<正>一、关于感恩教育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是这样解释的:"感恩即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我们认为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二感恩现状  相似文献   

4.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 "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近年的感恩定义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 "所谓感恩,就是对在自己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  相似文献   

5.
"感恩"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现代汉语词典》把"感恩"解释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感恩古训告诉我们,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要怀有感激之心和有意报答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感恩作为思想品德的组成部分应恒久存在,它是一种责任意识,也是健全人格和健康灵魂的体现,更是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1感恩教育的思考1.1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常言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传统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杨  相似文献   

7.
感恩励志教育主要是以"以感恩促进励志,以励志发扬感恩"作为主题,并将传统理论文化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并选用语言以及音乐帮助营造氛围,通过情境互动方式帮助激发学生具有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的一种教育模式。逐渐强化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还有学生主动性,构成全过程、全员共同参与的一种德育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员的工作和服务,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哪一样都离不开他人的奉献和付出。"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是一种美德,懂得感恩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懂得感恩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的手。如果人人都怀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去创造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大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员的工作和服务,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哪一样都离不开他人的奉献和付出。"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是一种美德,懂得感恩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懂得感恩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的手。如果人人都怀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去创造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大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相似文献   

10.
<正>思想品德教材很多章节渗透着感恩思想,要求教师借助课堂教学,挖掘感恩材料,整理感恩知识,进行感恩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在人生旅途中知恩、感恩、报恩。要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施感恩之举"。一、感恩的意义感恩,在现代汉语里的意思是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激。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心甘情愿地付出。一颗感恩的心,如同一粒埋藏在地下的种子。感恩不是简单的感谢,而是责任、自立、自强、自尊和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使人学会知恩、报恩、施恩,增强感恩意识,强化感恩行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不断寻求和尝试运用各种载体,以期让孩子能够通过活动有效地对"感恩"这种抽象的概念生活化、情感化、行为化。在逐步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绘本的出现逐渐使得感恩教育不再仅仅落实在表象上。  相似文献   

12.
郑志刚 《辽宁教育》2012,(10):82-8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规律。而今小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教育难辞其咎。班主任必须从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一、帮助学生理解"感  相似文献   

13.
感恩,是对自然、他人和社会给自己的帮助和恩惠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而永恒的主题。"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让孩子有情感、有灵性、有爱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图报,是教育之本。"进才中学是一所由爱国台胞叶氏家族捐资兴建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生活在美丽雅典园的进才人始终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学校积极实施感恩教育,不仅源于对教育本质和内涵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4.
所谓“感恩”就是知恩图报,即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感恩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社会关系和谐融洽的重要因素;有感恩意识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主要标志;有感恩意识是和谐社会要求每一位公民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普遍缺乏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5.
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各级学校的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有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与培养的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和爱老师,爱同学,爱自然,爱社会,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懂得了"赠人玫瑰,留有余香"蕴含的感恩思想;领悟到"感恩"的深刻含义:"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同时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作沟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仪豹 《天津教育》2020,(9):161-16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该拥有的优秀品质。感恩,使人类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得前进的动力。"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顺父母、理解他人,更不会主动帮助他人。小学是培养学生感恩心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生感恩心的培养实践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认为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想要回赠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每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主体对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及回报的过程,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幼儿家庭教育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适宜途径,为此家长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好感恩的表率;要帮助儿童把握好感恩的度;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一、命题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 1.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等经典词句,集中反映了人们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种情感,只有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感恩是一种责任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收获平和与快乐.请以"感恩"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