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闻是有党性的,新闻传媒是无产阶级政党教育引导群众的“喉舌”;而新闻专业主义则要求,新闻传媒不为任何政治集团和经济集团服务。有人认为:这是一对矛盾关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的党性原则与新闻专业主义相冲突,党性原则会扼杀“新闻自由”,喉舌论有损新闻的“客观公正”;媒体是第四种权力、是社会公器;记者的社会责任是第一位的,党性原则是第二位的。这类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一个党报记者自然要讲社会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党报记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指导,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不辱使命。既要把鲜活的社会新闻抓上来,又不要对有些新闻进行炒作,产生负面影响。党报记者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不辱使命,完成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任务。一、站在时代高度树立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3.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当前新闻战线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面对当前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形势,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历史经验说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才能保证我们的新闻宣传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认识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是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新闻战线提出的必然要求,对于保证新闻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对于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对于培养跨世纪的新闻队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是新闻舆论工作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新闻媒体在传播各种信息的过程中,总是渗透着一定阶级利益的  相似文献   

4.
周帆 《新闻窗》2011,(3):31-31
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科学发展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才能把好舆论导向关,提高引导舆论的能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  相似文献   

5.
新闻工作是一个特殊而敏感的行业,是党的的喉舌。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政治这根社会神经的中枢。“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从新闻工作实践来看,我们认为只有在宣传工作中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导向与方向、党性与个性、品位与定位等关系,才能使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即使处在阶级的概念已淡化的社会条件下,处在信息传播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在新闻工作中也必须坚持新闻事业党性原则。而党性的核心则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7.
主流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也是政府与民众之“喉舌”。媒体行业的运作是对人民知情权和发声权的尊重,亦是对政府执政方针和施政策略的准确传递,新闻媒体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也需要重视新闻媒体从业者的新闻观塑造。为此,探讨舆情事件中,新闻从业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表现,阐述缺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带来的行业危害,并提出加强从业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建议,为新闻行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工作总的、根本的看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喉舌论“(世界上所有的新闻机构都毫无例外地掌握在一定的阶级、阶层、政党、政治集团或政治代表人物手中,是一定阶级、阶层、政党和社会集团的“耳目和喉舌“);“党性论“(党性是阶级性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公开宣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立场和党性观点,揭露并批判资产阶级新闻学所标榜的“客观“、“公正“的虚伪性);“导向论“(高度重视新闻传播对人的思想、社会舆论走向的导向作用,强调无产阶级新闻宣传旨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论“(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人民群众的参与性,主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十分重视新闻宣传的艺术技巧,反对简单、生硬、哗众取宠和形式主义);“人才论“(强调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高度重视新闻队伍建设,提出诸如“四句话“、“五个根底“、“六种作风“、“12字标准“等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等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媒体是一定阶级、政党等特定社会群体的喉舌工具。我们的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地州党报作为党的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阵地,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在全面宣传党的主张、着力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而且必须继续成为地方传媒中的主流媒体,成为新闻宣传和新闻信息传播的主阵地和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罗鹏 《传媒观察》2014,(3):10-10
作为一名工作已近5年的新闻人,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后,对其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和感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和喉舌性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坚持“三贴近”、以人为本。作为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根据其所处时代实际斗争的需要,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与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继承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光荣传统的需要,也是新闻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的需要。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奠基者和创立者都已离开了我们,一些新闻观点大都是针对当时政治斗争和新闻工作的实…  相似文献   

12.
李瑞环同志在关于新闻工作讲话中指出:“报纸要做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关于新闻工作党性的一种鲜明、形象而科学的表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人否定或贬低新闻是阶级和政党“喉舌”的论点,甚至将“喉舌”与“传声简”等同起来,胡说什么“喉舌是个旧观念”,“在现代新闻意识里喉舌不是个好听的词。”方励之说得更露骨:“新闻报刊是喉舌,没有什么自由而言。”我们说,“喉舌”只不过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在于说明了它和“大脑”的依存关系。在我国,首先用“喉舌”概括报纸性质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1989年在新闻工作研讨班讲话中曾专门讲了一段“新闻自由”问题。我认为江总书记的讲话全面、准确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们正确认识“新闻自由”问题的思想武器。我觉得在进行什么是“新闻自由”的教育中,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新闻自由”究竟有没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新闻媒体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党派和集团服务的,超阶级的新闻媒体是不存在的。江泽民同志说:“在国际上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国内还存在一定范…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高原的7月,蓝天白云,格桑花盛开。应《甘孜报》邀请,《新闻界》编辑同仁在康定与《甘孜报》编辑部的同行们交流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会。四川日报副总编辑罗鸣结合《甘孜报》所处民族地区的特点,着重讲了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甘孜报》总编辑郭昌平、本刊执行主编何光、高级编辑张永红作了重点发言。  交流中,大家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非常必要。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特别是加入WTO,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编采人员要完成好喉舌任务,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特别要学习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确立.是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条件。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新闻宣传中的指导地位.从而真正做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工作;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保证新闻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从而做到舆论导向正确.舆论引导有力;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在新闻宣传中自觉贯彻“三贴近”原则,从而切实做到三个统一;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使新闻宣传真正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从而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总之.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真正搞好新闻工作。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坚持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喉舌性质,这是新世纪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课题。韩凤鹏、刘波两同志的这篇文章,从“制度上的规定性”、“理论上的必然性”、“西方传媒的印证性”三个方面,紧紧围绕新闻传媒的“喉舌性质”这个主题,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对新形势下新闻传媒如何做好自身从业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确立,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条件,我们的新闻事业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统领,就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新闻宣传中的指导地位,从而真正做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工作;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保证新闻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从而做到舆论导向正确,舆论引导有力;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在新闻宣传中自觉贯彻"三贴近"原则,从而切实做到三个统一;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使新闻宣传真正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从而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总之,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真正搞好新闻工作.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方新闻自由观主要体现为喉舌论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对立,但是前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后者的一些有益观点。西方自由新闻观中凭借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围绕人而不是物来传播新闻的优点是值得借鉴的。反观我国部分新媒体对"东方之星"号客船翻沉事件的报道,主要存在三大问题:新闻报道主观化,新闻互动娱乐化,新闻评论趋同化,这些问题需要新闻人在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上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喉舌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基本观念和重要内容。坚持和强调新闻的喉舌功能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当前,新闻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舆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新闻竞争,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十分重要。党报的最大优势便  相似文献   

20.
新闻队伍的素质是关系到新闻工作方向和质量的根本问题。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提高政治素质。在素质的诸方面要求中,政治素质是居第一位的。因为政治素质是决定新闻队伍能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还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意识形态领域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不能不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新闻工作,同样也离不开阶级因素、政治因素的制约。毛泽东同志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