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皆知现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大众诗人陶行知在北平、上海、南京、重庆等地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丰功伟绩,却很少注意到同时在广东、香港一带积极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和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的种种事实.本文就笔者所能搜集到的材料,略作评介.(一)早在1921年夏天,在南京东南大学担任教授兼教育科主任的陶行知,与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范源濂、张伯苓等在北京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该社即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务长、著名教育家孟禄教授来华调查科学教育实际情况.他这次来华作科学教育之调查与讲演共历时四个月.同年10月25日,孟禄应邀由上海乘船赴广东,同行者有调查团团员陶  相似文献   

2.
美国名教育家孟禄曾于1921年9月应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来华从事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本通过整理有关献资料分析孟禄对中国中小学改革的指导,指出孟禄来华对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中小学改革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曾于1921年9月应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来华从事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本文通过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孟禄对中国中小学改革的指导,指出孟禄来华对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中小学改革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保罗·孟禄(Paul Monroe,1869-1947),曾于1913—37年间10余次来中国调查教育、讲学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1921年9月,由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孟禄来华进行了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他还长期担任中化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参与领导该会工作。孟禄来华对于改进中国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动“六·三·三”学制颁行,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是近现代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然而,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搜集和整理大量中美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份《孟禄在华活动年表》,希望能为人们研究孟禄提供一个基本依据,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孟禄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保罗·孟禄(PaulMonroe,1869-1947),曾于1913-37年间10余次来中国调查教育、讲学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1921年9月,由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孟禄来华进行了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他还长期担任中化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参与领导该会工作.孟禄来华对于改进中国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动"六·三·三"学制颁行,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是近现代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然而,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搜集和整理大量中美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份<孟禄在华活动年表>,希望能为人们研究孟禄提供一个基本依据,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孟禄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美国名教育家孟禄曾于1921年9月应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来华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孟禄来华不仅对壬戌学制的制订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与杜威、孟禄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回国后致力于乡村教育试验,实践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他和其他的中国教育家邀请杜威、孟禄等美国教育家来华,担任翻译,整理出版书籍等,陶行知在中美教育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罗·孟禄来华进行教育调查,传播科学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先声,并催生与推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成立。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保罗·孟禄(PaulMonroe,1869-1947),曾于1913-37年间10余次来中国调查教育、讲学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1921年9月,由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孟禄来华进行了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他还长期担任中化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参与领导该会工作.盂禄来华对于改进中国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动"六·三·三"学制颁行,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是近现代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然而,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搜集和整理大量中美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份<孟禄在华活动年表>,希望能为人们研究孟禄提供一个基本依据,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孟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孟禄是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十余次来华进行教育调查、座谈讨论、学术讲演,特别是1921年访华对我国壬戌学制的颁布,中学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科学教育的发展等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近二十年来孟禄研究作一总结与述评,以期引起学者对孟禄研究的重视并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孟禄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名教育家孟禄1921年的来华调查与讲学,是20世纪20年代中美教育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通过整理有关献资料分析孟禄对近现代中国教育理论、制度与实践的贡献,探讨他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竞蓉 《文教资料》2005,4(17):60-62
孟禄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知名的美国教育家。他不仅对青年陶行知在学术上和生活上给予了热忱的提携与关照,而且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生平和主要著作陈鹤琴先生(1892—1982)浙江上虞人。1910年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1914年赴美留学,与陶行知同行。1917年夏,在霍布金斯获文学士学位。入秋,又进哥伦比亚大学,从师克伯屈、孟禄、桑戴克。1918年获教育硕士学位。留学归国时,正值“五四”运动高潮,在民主、科学思潮影响下,支持陶行知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1921年至1923年,花了两年多时间编成我国第一本汉  相似文献   

14.
孟禄的来华教育调查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应邀来华进行教育调查,期间对中国职业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性和建设性意见:增强职业学校与社会的联络,增加中学职业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些意见和孟禄在华的有关教育调查活动一起,对当时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是华美协进社的创始人和核心人物之一。他领导这一美国民间社团开展卓著的文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近现代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一个以留关归国知识分子为主体.文教界各方面有识之士广泛参与的教育社团.该社团开辟了国内教育社团自力更生的先河,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作为该社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任期间为社团的活动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华教育改进社也为陶行知的个人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本文试图探讨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以期对当今教育团体的良性发展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1891—1946),我国近现代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为职教社“特别社员”。1922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在改进社内设职业教育组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协作调查研究、指导改进职业教育。1923年与晏阳初等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从事平民教育。陶行知一生很关心职业教育,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先驱,也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早倡导之一。在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孕育和发展过程中,最早引起他关注的是与国计民生关系最密切的职业教育。陶行知一生亲自创办了晓庄师范、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教育机构,始终把人民大众的求知、读书,与职业、劳动联系在一起,为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培养目标、办学途径、课程、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方法,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一批美国教育家受邀来华讲学,其中以杜威、孟禄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孟禄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他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在美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受邀来华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调查中国的教育实际,并具体诊断中国的教育问题。这些活动对当时的期刊杂志以及教育社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中国教育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关教育关系史上,孟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对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极具建设性的意见,他还在为中美教育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中基会、华美协进社的建设和管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的国际研究所为许多中国留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援助。孟禄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延续,谱写了中美关系史上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大教育家孟禄来华调查中国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这一事件与留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留美学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