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游记》围绕着唐僧取经这个中心,突出的是人而不是神,“人-人间-社会”是主题线索,而“人”又是复合式的带有特殊性的人,神、佛、妖、魔都由这个复合式的“人”去发生关系,因而也就都处在了次要地位。作品以妖魔对“人”的向往与追求,赞美了人;以孙悟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赞美了治世追求者。所以,《西游记》是从高视点上突出了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 在《西游记》的研究中,关于神魔形象的构成问题,人们似乎已经取得一种共识,即不论是最主要的孙悟空、猪八戒,还是与之对立的各种妖魔,大都是人、妖(神)、兽三者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等社会属性,又有着动物的外形和习惯性等自然属性,还有着妖的神通广大的本领等传奇性。并且,三者“不是并列地融化在一起”,而是“以人的思想感情等社会性为主体”,“动物性和传奇性,都是为人的思想感情等社会性服务的”。这种看法,是从艺术与生活,神魔形象与现实关系的角度去突出三结合艺术因素中的人的社会性,自然没错。我们也不否认,神魔形象体现了人的思想感情,是《西游记》塑造神魔形象得以成功的一个因素,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西游记》中的那些妖魔就会成为令人不可理解的稀奇古怪的东西。但是,过分强调这一点,也失之偏颇。其实,比起其它神魔小说来,《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在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上,之所以显得更完美和谐,更具有艺术的魅力,是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丰富的资料,探究了《西游记》中的二郎神的源与流,认为《西游记》中的二郎神是吴承恩融汇自汉唐以来流传民间及各种文学作品中二郎神传说的结晶,二郎神的传说被吸收,丰富了《西游记》的内容,渲泄了作者胸中“斩邪”“平妖”的块垒之志。  相似文献   

4.
正"小西游"微课程,是我引领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过程中逐步开发形成的。因为切入角度体现了"微"的特点,阅读指导强调针对"小"学生的需求,所以名之曰"微习作"。"小西游"微课程是从妖怪切入的。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点,又切合《西游记》的内容线索;引领着孩子一起来玩"妖怪",也恰好体现了《西游记》滑稽意味与游戏精神。"小西游"微课程,以"妖之文"选文阅读为基础,带领学生走进《西游记》原著,再以"妖之卡""妖之像""妖故事""妖之乐""妖之剧""妖之辨"为序展  相似文献   

5.
王文芳 《成才之路》2011,(33):61-62
《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设置了种种磨难、重重障碍,有时甚至会危及到他们的性命,但这些妖魔鬼怪也并非一无是处,有时也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所闪现的人性和人情之美。妖亦重道,妖亦有情。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的主题是道教描述的人类心路历程。其中的佛教经典和佛教人物都是道教化了的,《西游记》中的诸多疑难问题从道教著作《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和道教常用的符籙、测字方法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正> 《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不论是最主要的孙悟空、猪八戒,还是与之对立的各种妖魔,大都是人,妖(神)、兽三者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这些神魔形象,既体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等社会属性,又有着动物的外形和习性等自然属性,以及妖的神通广大的本领等传奇性。很多论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一致强调,这三者并非平分秋色,“不是并列地融化在一起”,而是“以人的思想感情等社会性为主体”,“动物性和传奇性,都是为人的思想感情等社会性服务的”.这是从艺术与生活一神魔形象与现实关系的角度去突出三结合艺术因素中的人的社会性,自然没错.因为文学韵基本原理早就告诉我们,文学家们任何新奇的幻想虚  相似文献   

8.
杨斌 《文教资料》2013,(15):11-12
文章从孙悟空由妖到佛转变的角度入手,通过大闹天宫中"放心""任性的妖魔"、五百年石匣中的反省定心和西天取经中的收心成佛三个方面的内容,体味和把握《西游记》中孙悟空由妖到佛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日本电影版《西游记》摄制组被允许进入我国境内取景拍摄。这部电影依然走日本漫画风格的“恶搞”路线,唐僧由日本女星反串出演,美猴王被演绎成了一个神经质超人,猪八戒戴一顶大檐帽,憨厚的沙师弟被刻画成白痴。由于此前日版电视剧《西游记》被认为偏离原、歪曲人物形象,因此沿袭电视版风格的电影版来华拍摄,也遭到了大量网民的反对。某网站调查中,投反对票的网民高达 82%,理由是《西游记》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不允许恶搞。国产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六小龄童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平心而论。恶搞不足不可以,但需要心理底线。需要一个不变的宗旨,超过这个底线,就有些让人无法接受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解读《西游记》中仙、猴、妖之间的三角关系,结合《西游记》作者的人生经历,不难看出其创作意图和作品所传达的艺术意蕴,那就是"暂时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和"邪不胜正"。  相似文献   

11.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角,他是人、神、魔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一艺术形象无论是在群众集体创作的过程中,还是在吴承恩取熔传说独创伟篇的过程中,都被注入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一艺术形象中看到《西游记》所反映的社会理想:用贤治国的社会理想;渴望政治清明的社会理想;尊佛抑道的宗教理想。  相似文献   

12.
《黄庭经》侧重述说了与人体之外的道教诸神体系相对应,在人体内部,包括在"黄庭"中,也存在着诸神体系,这就是"身神"。在宋元明时期内丹学越来越"火"的条件下,它逐步演变成了"丹书",并且逐渐演变成了茅山宗首要经典。《西游记》第一回中的有关描写,不仅是把《黄庭经》作为茅山宗首要经典看待的,而且也是把它作为茅山的独有标志来隐示的。这正是《西游记》第一回以之隐示最终定稿人居于茅山的关键原因。如果说,《西游记》所标"华阳洞天主人校",已经比较明显地暗示了《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居于"华阳洞天"即江苏茅山,那么,《西游记》第一回对《黄庭经》的描写,则进一步暗示了它的最终定稿人居于江苏茅山。《西游记》第一回中的"菩提祖师"形象,也包含着"茅山宗"祖师陶弘景的若干"影像元素"。  相似文献   

13.
《黄庭经》侧重述说了与人体之外的道教诸神体系相对应,在人体内部,包括在"黄庭"中,也存在着诸神体系,这就是"身神"。在宋元明时期内丹学越来越"火"的条件下,它逐步演变成了"丹书",并且逐渐演变成了茅山宗首要经典。《西游记》第一回中的有关描写,不仅是把《黄庭经》作为茅山宗首要经典看待的,而且也是把它作为茅山的独有标志来隐示的。这正是《西游记》第一回以之隐示最终定稿人居于茅山的关键原因。如果说,《西游记》所标"华阳洞天主人校",已经比较明显地暗示了《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居于"华阳洞天"即江苏茅山,那么,《西游记》第一回对《黄庭经》的描写,则进一步暗示了它的最终定稿人居于江苏茅山。《西游记》第一回中的"菩提祖师"形象,也包含着"茅山宗"祖师陶弘景的若干"影像元素"。  相似文献   

14.
精彩导入 《西游记》是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取经”这条线索贯穿作品始终,将形形色色的人、神、妖乃至错综复杂的事件衔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让人想起一个词语——彩线串珠.就是说,这部小说的内容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而“取经”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一条彩线,最终成就了一串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  相似文献   

15.
叶加挺 《学周刊C版》2013,(4):204-205
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比较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的形象。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读这一形象:孙悟空人丑心美反抗勇,随机应变善斗妖,该出棒时就出棒,人格不断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梅山神的名字,确实在一般的神名谱牒中找不到,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也并非完全不见诸文字,不是名不见经传的神。在中国古典名著《封神榜》和《西游记》中都曾写到过他,虽然在书中所占篇幅不多,形象也不突出,给人印象不深,但确确实实已写上了它的名字,尤其是《西游记》所写的“梅山”,是带上一群猎狗的,正是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引言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 这似乎是不值一提的问题,在学界却是多年未了的公案。现存《西游记》最早版本: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本上,就只署有“华阳洞天主人校”,而无有“吴承恩”字样。尔后万历三十一年(1603)闽建书林扬闽斋本,天启年间“李卓吾”先生批评本也都如此。说明《西游记》问世之初,其作者名氏就被隐去,而留待后人考察。清初有汪象旭评本(《西游记证道书》),“始冠以虞集序,以为(此书)为邱长春作”,以后所刻诸本人云亦云,致使《西游记》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在读《西游记》,觉得很有意思。爸爸还向我推荐一篇介绍《西游记》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说《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你们能就这个特点给我说一说吗?江苏小读者:冯时423浪漫主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西游记》就具有这个特点。看过《西游记》的同学,往往被其中神奇瑰丽、五光十色的幻象吸引:看那鹅毛飘不起的流沙河;铜脑铁身也会化成汁的火焰山;遇木枯、遇水化、遇土入的人参果;可缩小如杏叶儿的芭蕉扇。多么离奇的景与物呀!看那些妖魔鬼怪,个个都被描绘得那么有趣,比如盘丝…  相似文献   

19.
吴兴妖神《赠谢府君览》一诗,《玉台新咏》和《全唐诗》均收录,《全唐诗》系误收。谢览于天监十二年任吴兴太守,且卒于任上;该诗即修道之人吴兴妖神因伤谢览之逝而作。  相似文献   

20.
考察元、明长篇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等的创作历程,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个共同特征,即:起初是说书人的“平话”;而后是“书会才人”予以加工、改写、再创造,成为“传”;最后由文化素养较高的作家改定,成为传世本.对罗贯中创作的《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小说进行考察,其结果表明,元、明长篇名著创作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共同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