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诗”学和“礼”学是戴震经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戴震在“诗”学考证中折射出了非常宝贵的文学思想,有些思想至今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戴震一生于“礼”学用力良多,他开创的以训诂、文献考核等实学手段治三礼的方法论原则,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戴震是清代“皖派”朴学大师,一生著述宏富,涉及经学、哲学、天文算学、方志学等方面.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较为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戴震在文献辑佚学方面的成就:辑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七种算书,对《仪礼》三种注疏及其他古书的辑佚.戴震对古文献的辑佚所遗留的著述,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戴震集清代前期学术诸家之大成,不仅有淹博的经学素养,识断精审,不泥于古人成说、汉唐旧注,从经文原典求索圣人文意,而且,他治学能够博涉经史百家之学,兼采汉学训诂、宋学义理,并融汇训诂、义理于一体,贯穿他一生的学术生涯。本文通过类比、综合的论证方法,阐述了汉宋学术在戴震治学生涯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戴震是乾嘉学派的朴学大师与皖学的创始人,他知识渊博,一生著作颇多,后人编为《戴氏遗书》。戴震在实证考据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的实证考据不单停留在知识的古文献整理上,而是通过文献考据厘清古圣贤立言之意,明经而闻道。  相似文献   

5.
戴震"诗经学"论著的编纂形式,有三种类型,即专著、单篇文章和资料辑考.从内容分析,专著《诗经考》是戴震"诗经学"的奠基之作,《果溪诗经补注》是《诗经考》的增订稿,《毛郑诗考正》则是戴震《诗经》研究的代表作品,论者推为名著.戴震对《诗经》发表过许多重要见解,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戴震治《诗》,在训诂、校勘、资料搜辑整理方面,成绩卓著,体现着乾嘉考据学的求实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应麟是南宋学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一生著述宏富,其中在经学方面也有重要建树。王应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是他所一贯禀持的经学思想作用下的结果。他的经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重视对逸经、汉魏旧注的辑佚;兼采宋学;学求其是;经史贯通。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程晋芳是清乾隆时期著名的经学家。他是著名经学家程廷祚的族孙,晚年又师从经学大师戴震、朱筠游,因而所得颇深。他治经功力深厚,于《易》、《书》、《诗》、《礼》皆有撰述。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其经学著述大都亡佚。但我们可以从其为自己的经学著作所作的自序中窥见其主要经学思想,其许多观点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戴震思想"分期说"将戴震划归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即"考据学家戴东原"与"思想家戴东原",人为地割断了戴震考据与义理的关系,使得历来对戴震哲学思想渊源的探讨具有片面性。戴震少年便志于闻道,其前期对六书、九数及典章制度的考据只是其求道的手段。从戴震一生的研究历程可以看出,他所致力研究的六经、孔孟才是其哲学思想的渊源。戴震哲学是对原始儒学关心民瘼思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中,许多人认为乾嘉考据学者专心考古,不问世事,这种看法似有偏颇。通过对戴震著述的全面深人的研究,可以看出他在经学体用、实学致用、教育后学诸方面所体现出的经术致用观点,以及对社会政治和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0.
谦虚的戴震     
<正>清朝雍正年间,皖派经学创始人江永和他的学生戴震被推荐到朝廷做官。雍正召见时,江永因为过分紧张,浑身战栗,口不能言,而他的学生戴震却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雍正十分欣赏戴震,问他:"你和老师比,谁的才学高?"戴震回答:"老师的才学高。"雍正又问,"那么,为何才学高的反而不能回答我的问题?"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雍正对戴震的谦虚大为赞赏,封他为翰林学士。  相似文献   

11.
廖平(1852—1932)字季平,四川井研人,中国近代著名的今文经学家,一生著述极富。但他并不是脱离社会,不问政治,为治经学而治经学的经师。受现实社会矛盾和时代思潮的深刻影响,在他的经学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的伟大学者和思想家。他具有四重基本品质:顾炎武是心系天下的爱国者,他科学地界定了天下与国家这两个具有根本区别的概念,而且他始终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顾炎武是见诸行事的文学家,他实现了文学创作与现实需要的完美结合;顾炎武是弘扬中华传统学术的典范,他在经学、音韵学、历史地理学和社会经济史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顾炎武一生淡泊名刺,凸显了一个真学者的品质。顾炎武一生不倦地奋斗,他在奋斗中寻觅到了人生的乐趣。顾炎武用自己的一生在四个维度上诠释中国知识分子诗意栖居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一)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随着“经学”的昌盛,传统的“小学”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以戴震为首的皖派。段玉裁,师事戴震,在音韵、训诂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向来被视为皖派的巨攀。对于他的贡献,清人阮元说:“段氏有功于天下后世者三:言古音,一也:言《说文》,二也;汉读考,三也”(《清史稿·儒林传二》)。段氏一生著述甚富,但使他享有盛誉并历久不衰的,是他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段注》、《说文注》或《段注》)。段氏为《说文》作注,始于四十二岁(乾隆四十一年),直到八十一岁(嘉庆二十年)去世前四个月才全部刊成,历时  相似文献   

14.
方东树的<汉学商兑>,是以桐城派为中坚的宋学对汉学的系统清算,汉学阵营以戴震为首,那么<汉学商兑>"集矢于戴震"就很自然.中国经学史上对方东树多所贬抑,但梁启超却认为其<汉学商兑>"为清代一极有价值之书".故就<汉学商兑>中"集矢于戴震"处加以申说,以对梁启超的评论作一注释.方东树的<汉学商兑>除了门户之见、私人恩怨外,主要还是经学内部的学术分歧.  相似文献   

15.
魏源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改革家和诗人。他一生著述宏富,为我们留下了900余万字的作品,其中尤以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更为卓著。然而终其一生,他却未能给自己留下任何传记之类的文章,更遑论自撰年  相似文献   

16.
王符是东汉中后期的著名政论散文家,其著《潜夫论》是东汉子书的代表性著作。在他所处的时代,经学昌盛,对王符产生了巨大影响。王符一生坎坷不遇的处士经历及其早年游学拜师形成的学养,对王符的经学思想有重要影响,其经学观集中体现在《潜夫论》中。  相似文献   

17.
廖平一生学经六变,就其经学理论而言,不脱尊孔尊经的基调。但是,廖平所尊的孔子已经不是传统经学的孔子,而是带有近代色彩的孔子;他所尊的六经也不是传统意义的经学经典,而是带有融合古今中西各种学说的近代时代特征。廖平的经学体现了经学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8.
戴震《与某书》尖锐批判“后儒以理杀人”,是其一生哲理思辩的结晶,是以当时社会为背景对理学末流的本质批判,成为戴震哲学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井研县的廖平是近代一位著名的经学家。他一生学经六变, 自号六译先生。他的经学第二变曾给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以影响,康有为据以写作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戊戌变法时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在戊戌变法前,廖平改变了经学第二变的观点,而进入了经学第三变。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论及廖平这一思想变化时说:“晚年受张之洞贿逼,复著书自驳,其人固不足道。”认为廖平经学第三变产生的原因是受张之洞的贿逼。此说一  相似文献   

20.
对戴震思想的“分期”研究由来已久,这一研究模式致力于戴震的早期与晚期之间划分出明确的界限,但其结果却形成了“考据学家戴震”与“义理学者戴震”两个难以兼容的形象,为我们理解其学问主旨造成了困难。“分期说”的主要缺陷是立论前提与论据使用的不当。唯有摆脱“分期说”,依照“通经以明道”这一贯穿戴震一生的学问路径,我们才能对戴震形成前后一贯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