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两个专利申请复审案例,对专利申请说明书中涉及引证文件时的要求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讨论进一步规范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并为类似案例的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作者引用认同和引证图像中衍生出方法和理论,探讨期刊引用认同和引证图像的评价指标,然后以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较接近和较高的3种期刊:《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科学》、《情报资料工作》作为实证进行分析说明,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库和引文数据库,对其三者的参考文献总数/被引期刊数、单次引证和多次引证、自引、新的期刊扩散因子分析等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对期刊作一个更加详细的多方面描述,反映出期刊参考文献的多样性、集中与分散规律、该刊的开放性以及在本学科领域的扩散能力与渗透能力、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3.
全面梳理《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创刊30年(1981—2010)发表论文的引证数据,运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就其引文、被引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文章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价《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科技成果和学术交流能力,定量的刻画了创刊30年来,论文利用和吸收文献信息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专利被引频次高低一直被作为测量专利引证指标的重要依据,但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技术领域存在不同类型的专利引证关系.以我国医用内窥镜、治疗型超声发明专利为例,通过可视化分析绘制各自的专利引证地图,结果呈现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专利引证类型:引文树型和引文网络型.这对于专利的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同的引证类型所侧重的专利评价方法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内容等几个角度,介绍并评价了杨思洛的专著《网络引证视角的知识交流规律研究》一书的特点.认为该书集中体现了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的“三部曲”:知识、引证与交流,是从网络引证视角系统研究知识交流模式与规律的佳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科技编辑出版中的参考文献引用、引文内容鉴审、引用格式规范化,以及科技期刊引文分析和学术评价提供整体性的思维框架和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科学引证的概念,提出由科学论著、参考文献和引文内容三要素构成的科学引证概念模型。【结果】 根据科学引证概念模型,从科技编辑视角,系统分析了科学论著、参考文献与引文内容的相互作用关系。【结论】 科学引证概念模型分析发现了科技编辑出版和引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得到若干有益的启示,启发值得引起重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对比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更好地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相关引证指标数据库的情况。【方法】对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CSCD-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万方数据的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中国知网的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这5个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分析比较了其引证指标组成及用于评价科技期刊的功能。【结果】由于统计数据源不同,各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引证指标数据差距较大。【结论】用综合评价指标对期刊排名较单一指标排名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引证指标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期刊被引用和传播情况,但基于源期刊的CSCD-JCR和CJCR引证指标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专利审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结合有关公开不充分的实际案例,给出通过"举反例"判定公开不充分的方法以及涉及引证保密文件的专利申请的公开不充分认定和处理方法,并结合笔者关于公开不充分的一些认识,给出如何正确判断公开是否充分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引文分析方法,对四川省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四十年发展进行引证分析,结果表明:学术论文产出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四川体育科学》对四川省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量较大;高被引论文及作者中,以成都体育学院的作者居多,杨桦、宋晓东、王广虎、滕朝阳、窦彦丽、王葱等人被引频次排名靠前;四川省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相关期刊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四川体育科学》较有影响力;通过对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的比例来反映四川省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申请及立项情况。  相似文献   

10.
燕慧泉  葛逢 《情报杂志》2002,21(12):F002-F002,56
通过对不同学科和不同时期的低频引证文献的分析,使对低频引证文献的内在价值的判断有一个辩证的视角和标准,同时提出了低频引证是相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各部门产生出大量的电子公文、电子图像、电子表格、电子邮件和多媒体等电子文件。为了规范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保障电子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签名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现结合电子文件及其管理办法的实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一个案例的创造性审查过程,分析了发明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区别特征被另一份对比文件中披露,但其在该对比文件中所起的作用未明确记载时,如何考量该对比文件是否存在相关的技术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论文参考文献引证效度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参考文献引证与论文主题内容及其学术质量水平关系的辩证认识,从科学文献计量学角度提出“引证效度”的概念,并阐述了引证效度指标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技巧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避免专利实质审查阶段涉及的公开不充分的问题。作者根据《专利审查指南》中明确列举的集中公开不充分情形,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出现公开不充分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尤其是申请文件违背自然规律,化学、医药及生物领域的缺少充分的实验数据来支持说明书的公开充分,专利代理人和申请人需要避免把必要技术特征作为技术秘密隐藏起来,而导致申请文件的公开不充分,以期对专利代理人和专利申请人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区域间专利引证对技术知识的跨区域流动与共享具有重要作用。以纳米领域为例,收集2011—2015年专利引证数据,剖析全国31个省份间专利引证关系并进行分类,构建区域间引证关系的影响指标,利用泊松和负二项模型进行回归与检验。得出:高被引、高引证、双高地区均集中在北上广苏等区域,引证密度快速增加;引证量与自引率持续增高,被引量下降,说明纳米领域专利技术的区域辐射效果较弱,区域间专利引证不活跃;回归分析发现区域R&D经费、科技覆盖范围、h指数与区域间专利引证存在正相关。综上所述,给出了提升中国区域间专利技术引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ISI-Citation Databases对1997年《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的被引证情况进行了检索和分析。作者认为,我国应鼓励更多的科技期刊进入SCI,以便于这些期刊发生“协同效应”,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我国学术界应纠正热衷于对国外文献引证的现象,这样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能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知识的传播与扩散促进了学科的协同、交叉、融合、发展与创新。文章利用复杂网络算法对学科引证知识扩散时序演化网络进行动态链路预测分析,以期探索学科知识流动结构变化及演进态势,为学科知识管理及决策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文章以学科引证知识扩散时序演化网络结构信息为基础,采用10项基于局部信息的相似性指标分别对无权和加权知识扩散网络进行动态链路预测分析,并将各指标的预测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利用无权RA指标和加权AA指标对学科引证知识扩散态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不同指标的预测精度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会动态变化;在学科引证知识扩散网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弱连接效应;不同链路预测指标在无权和加权学科引证知识扩散网络中的适用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商琦  陈洪梅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166-172
以IncoPat为数据源构建检索策略,采用专利被引频次指标对全球边缘计算领域核心专利进行挖掘,并对该核心专利进行向后引证和向前引证分析,包括被引证年份分布、专利权人分布、技术分布和自引证技术演化路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是全球边缘计算技术最主要的应用国和来源国;核心专利US20110075675A1以年均60.6次被引频次排名第一,其向前引证主体包括IBM、Cisco、华为、NEC和三星电子等,且存在创新竞争关系;边缘计算技术演化路线由早期的边缘呼叫和会话管理,逐渐演化到分组路由和无线承载标识,并最终过渡到智能路由和无线设备监控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作物学报》2003年被引频次统计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3年所统计《作物学报》的被引频次分析表明,这两种检索系统对《作物学报》的被引频次统计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误差;认为文献检索机构应重视引文统计数据和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引证指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陈广杰  常廷文 《情报科学》1998,16(2):136-139
为了正确认识文摘法与引证法的本质,本文采用两者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讨论,旨在对文摘法与引证法在理论上有一个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在实际应用中能正确把握文摘法与引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