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随意性、盲目性、笼统性的弊端。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我和课题组同仁经过不断的探索、尝试、总结,创造了作文阶梯式训练七步法,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课文的精讲要向提高写作能力上转化,在讲读课文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现讲读课文与写作思维训练的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4.
表演大师的鞋带;三个金人;缺了角的杯子;“要是”和“下次”;寻找钻石;感恩节的故事;一颗豆子与一把豆子;一步撒手的狒狒;为他人开花;鲜花与果实;等待三天;路上的西瓜皮  相似文献   

5.
6.
初三作文训练不同于初一、初二阶段的训练,初一、初二侧重培养写作习惯和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初三则需要培养综合写作能力,培养应试作文的能力。笔者在这里结合作文训练实际,对初三阶段作文指导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考场上,进行话题作文时,学生感觉最难的是不知从什么角度思考,从哪儿下笔,思路打不开,写出的作文放不开,难出新意。其实,要想打开话题作文的思路,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中文自修》2001,(12):48-50
  相似文献   

9.
思维是写作的核心。学生作文无话可写,或有话写得不好,主要问题是学生不善思维,不善思就写不好写不出,写不出写不好就只好拼凑、编造,这样的作文当然不会有个性。训练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作文具有个性化的较为有效的措施。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实物作文,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写作实践中,许多同学常常因为自己写不出语言华美感情丰富风格独特的“漂亮”文章而苦恼,殊不知,好文章可以色彩绚烂,也可以畅自然,词章精致感情跌宕文采飞扬的文章固然美,但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的,尤其在考场上如果雕章琢句,堆砌辞藻,“为赋新诗强说愁”,反而会以辞害意,弄巧成拙。  相似文献   

11.
一、考场作语言的“精”——精当、精到和精彩 “精当”是章的语言精确恰当,准确地描述事物、抒发情感、阐发事理。如:“你可以看到:那草地上放风筝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在跑;那树荫下互相追逐的恋人,他们在跑;公园里手牵手的老年夫妻,他们在跑;那摇摇晃晃,路都走不稳的小孩儿,也正向着蹲在对面的父母跑去。他们,都是懂得跑的人;他们都是懂得享受跑的人。所以,他们快乐,所以,他们才真正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章的第一要素,应该展现丽姿、凸现亮点,才能增加章的整体色彩。语言的出彩靠学生的内功,但掌握外部诀窍同样能收到不寻常的效果,其诀窍是:  相似文献   

13.
齐文彬 《新作文》2004,(7):28-28
以“快速”、“高效”为作观的快速作教学以其神奇的魅力,显的效果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然而由于学情的不同.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些“沟沟坎坎”。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建议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袁静 《湖南教育》2003,(20):53-53
先提供学生作文要求或写作情景,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进行三分钟口头作文(说),接下来就形成文字(写)。如教师先拿出一支粉笔,把它折断,然后抛向空中,掉在地上,踩成粉末。接着,叫大家根据这一情景发挥想像,口头作文。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上台陈述自己的看法,有的想到了生命,有的想到了镇压,有的想到了奉献,有的甚至想到了地球的引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语言是否有感染力,是关乎文章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的学生们习作显得苍白无力,无鲜活灵动色彩,归结到一点那就是语言不生动.如何提高其作文语言的表达力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略有成效,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系列作文     
写系列作文,就是用成组成批的一连串小题目写若干篇同一类型题材的作文。也可以理解成教师将一个大题目分解、细化为许多个小题目,学生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创造出其他小题目。每个小题目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大题目的发挥。可以说小题目是将大题目具体化、延伸化。写系列作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语言是好的语言?从古人流传千古、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名句名篇中.我们体会到.好的语言应该具备通顺畅达.连贯得体.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节奏和谐.音韵优美等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堂有关“联想”的作指导课。上课的铃声响了。师生相互问好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每天都从教学楼前的水池边走过,你们知道这个水池的造型以及它蕴含的意义吗?”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