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学生的家长和老师都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教鞭下面出能人"。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家长和老师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知道打骂孩子是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但很少有人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代替打骂才是科学的。记得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核心应该是真爱和唤醒……"作为教师,应该用积极的引导代替惩罚,用欣赏和鼓励去教育学生。这就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不断强化,让学生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到能否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分歧。在实施心理惩罚时,学校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职业权力,不应该受到任何谴责,对于有些学生,也只能采取各种惩罚措施才能奏效;家长则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品,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别人,包括老师在内,不可以对孩子进行惩罚;而社会则认为,儿童是受保护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人,家长没有权力对孩子进行惩罚,学校教育者的职责是教育学生,社会或法律并没有赋予教育者惩罚学生的权力,不可以随意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因此对于心理惩罚,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法律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赏识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惩罚是教育的另外一种手段。青少年的成长并不全靠自律,许多地方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强制。正因为这样,宗教、法律和教育都要研究惩罚的功效,以达到迅速转变学生的目的。就青少年教育而言,适当的惩罚可以使之明礼诚信、性格坚强。惩罚是用眼前的痛苦换来长远的幸福。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斯宾塞重视大自然对儿童的教育,认为大自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还具体指出了儿童的大自然教育计划;其次,斯宾塞极力推崇自然惩罚,认为自然惩罚具有人为惩罚所不具备的独特之处;第三,在对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他坚持教育的自然法则,包括尊重儿童自身、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等。斯宾塞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仍对当今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翟平 《山东教育》2003,(15):50-51
一、惩罚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尊重儿童权利、意愿、自由,以儿童为主体等先进的儿童观成为主流,加之独生子女在中国家庭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唯恐呵护不周。惩罚一词似乎在言论和书刊中消失了。然而,孩子们的问题行为并未有所减少,一些孩子反而令老师和家长感到束手无策,难以教育。家庭中、幼儿园里事实上都还存在着惩罚的行为。亲眼见过一个聪明又要强的女孩子,妈妈带她去上钢琴课,只要一段曲子弹得不好,返身就朝她妈妈身上噼里啪啦地打过地去。她妈妈总是好言相劝,却越…  相似文献   

6.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儿童的终生老师。亲子游戏以其生动、活泼、有效、实用的教育形式,为家长和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谐的心理环境以及家长经验交流的机会,是“隐性失陪”儿童情感重建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阐述亲子游戏促进“隐性失陪”儿童情感重建的相关措施,以此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我校在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交往能力不强、心理健康不佳、习惯不良、学业辅导不力等问题大多与祖辈家长的教育不当有关.祖辈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可以分为过分关注型、过分监督型、严厉惩罚型、民主温暖和理解型四种类型,而前三种类型居多,后者甚少.因此,我们通过开展祖辈家长学校活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祖辈家长的教育素质,纠正祖辈家长不合理的、不科学的、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态度,指导祖辈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态度,从而更好地培养好自己的第三代.  相似文献   

8.
储呈芳 《辅导员》2015,(9):10-11
我校在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交往能力不强、心理健康不佳、习惯不良、学业辅导不力等问题大多与祖辈家长的教育不当有关。祖辈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可以分为过分关注型、过分监督型、严厉惩罚型、民主温暖和理解型四种类型,而前三种类型居多,后者甚少。因此,我们通过开展祖辈家长学校活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祖辈家长的教育素质,纠正祖辈家长不合理的、不科学的、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态度,指导祖辈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态度,从而更好地培养好自己的第三代。一、调查研究,形成档案。在学校课题组进行问卷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成  相似文献   

9.
时常听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说,你再不认真学习或再不好好表现,就把你的家长叫来。他们将家长当成了惩罚孩子的武器。尤其是在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的今天,有些教师更是喜欢使用这种方法。这样做,也许对学生能起到一时的教育和震慑作用,但长此以往,必将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产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惩罚是必要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处罚或制裁,是人们为了保证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对违反法律和规范的行为采取的手段。近些年,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人们对教育中的惩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如何看待惩罚的教育价值以及在现时代如何合理地使用惩罚。成为广大教师和家长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冉乃彦 《河南教育》2005,(11):43-43
惩罚对于教育来说只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一也就是说承认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并不等于必须有惩罚才是完整的教育。当老师没有使用惩罚而取得教育成功时,难道还需要检讨自己的教育不完整吗?  相似文献   

12.
童年期是儿童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的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儿童的生活中,家长和老师都是重要的角色,家长和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互相积极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做到规范儿童行为,培养合作意识,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以往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实践来看,惩罚在家庭教育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从惩罚教育的目的明确惩罚教育的真正内涵,并从教育的艺术性、因材施教原则以及教育方法综合使用的角度在家庭教育中实施理性的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14.
首先应划清体罚与惩罚的界限。体罚一般指教师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式来处罚儿童,是封建教育的产物。“惩罚是通过使受罚者感到某种不快而改变其行为和发展的有计划的活动。”可见,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从李老师的教育行为看,她对明明实施的是惩罚而不是体罚。当然...  相似文献   

15.
惩罚作为教育手段古而有之,为提高惩罚的有效性,保证教育工作顺利运行,教师方面需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使用惩罚权,惩罚前详尽调查、惩罚中讲究艺术、惩罚后做好安抚;学校方面要加强法制教育、制定合法班规、建立监督机制、细化学生申诉制度;社会方面正确舆论导向、家长正视惩罚。  相似文献   

16.
惩罚是教师常用的不可避免的教育手段。如遇到个别学生上课时突然出现的恶作剧,学生之间打架,师生冲突等,老师常采取请家长、罚站、进德育处等惩罚手段,看似起到了一些作用,表面风平浪静,然而这样的惩罚极易造成负面影响,与教师初衷背离。请看下面实例:  相似文献   

17.
许多家长都知道,惩罚跟奖励一样,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但孩子犯了错,不少家长却不知道究竟该怎样惩罚孩子。言语批评只是惩罚教育的一种形式,惩罚还包括承担错误损失、将功补过、弥补过失等。有些家长错误地将惩罚理解为“体罚”,有  相似文献   

18.
祺卓 《家长》2010,(8):91-93
“请家长”不应该只是老师惩罚学生的手段,而应该成为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并成为激励学生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儿童用荒唐的行为,错误的举动,悖禽家长的愿望时,作为家长很可能会考虑采用惩罚手段进行教育。惩罚教育与孩子痛苦的情绪体验相联结,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将孩子的错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是对孩子正面教育不可缺少的补充。但是,如果对孩子滥施“惩  相似文献   

20.
时常听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说,你再不认真学习或再不好好表现,就把你的家长叫来。他们将家长当成了惩罚孩子的武器。尤其是在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的今天,有些教师更是喜欢使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