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电影《廊桥遗梦》是根据美国当代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廊桥遗梦》改编的,曾风靡全球.影片感人之深,令人唏嘘不已.本文试图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来探讨它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高原上的探戈》是《廊桥遗梦》三部曲的终结篇,它的作者就是我们熟悉的美国著名的作家罗伯特·J·沃勒。故事的主人公是《廊桥遗梦》男主角罗伯特·金凯德之子——卡莱尔·麦克米伦。由于一些变故,他远离尘嚣,来到了尚未完全开化的高原小镇萨拉曼达,试图在这个印第  相似文献   

3.
曾丽馨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104-106
《廊桥遗梦》中突出的语言特色之一是作者对文字的巧妙应用,小说中处处散发着文字的芳香。色彩词即属于其中的一种。首先探讨《廊桥遗梦》中色彩词的隐喻含义及其修辞作用,继而分析与之相关的汉语翻译及译文如何尽量做到信息保全。  相似文献   

4.
美国近几年的畅销小说《廊桥遗梦》, 自中译本问世以来,不胫而走,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因其涉及婚外恋、性描写,而众说纷纭,或见美或斥俗。本丈从性爱与情爱之辨证关系;从性主题文学为文学不可规避之领域;从《廊桥遗梦》虽写婚外恋,却非是欣赏不道德行为;虽写性爱,却重在张扬精神沟通、心灵契合之爱、之美诸方面,为小说主题正名,兼为人性正名。  相似文献   

5.
《曼舞雪松湾》是美国当代小说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继畅销爱情小说《廊桥遗梦》三部曲之后创作的第四部畅销小说。小说延续了作者在《廊桥遗梦》三部曲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表达了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男主人公迈克尔·蒂尔曼是生态主义者的典型,与沃勒的经历十分相似,体现了沃勒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家王海鸰的小说《中国式离婚》,和美国作家J·R·沃勒《廊桥遗梦》,都是中外不同时期对婚外情和女性中年人心理情感的探讨,在面对中年生活的危机中,世界各地的作家都将手中的笔锁在了一个又一个典型的女性身上,《中国式离婚》里的林小枫、《廊桥遗梦》里的弗朗西斯卡就是这种中西文化对比中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廊桥遗梦》是一本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有影响的著作,向我们讲述了一段不被世人看好的、违背伦理凄美的爱情故事。此著作被翻拍成电影,在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男女主人公丰富的心理变化,从表现的行为中折射出内心的挣扎。本文从将对《廊桥遗梦》的故事梗概进行阐述,进而分析男女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作品中蕴含的心理学哲理。  相似文献   

8.
朋友向我推荐美国小说《廊桥遗梦》(以下称《廊》),书之封底介绍云:风靡美国畅销书,问世后引起轰动,高居美国各大报刊畅销书榜之冠,目前销量己近千万册.又据其他文章介绍:美国各大电影公司争夺其摄制权异常激烈,电影上映后盛况空前.原本不出奇的廊桥霎时间成了旅游热点.小说中提到的《地理杂志》还假戏真做,伪造了小说所写的那一期发行  相似文献   

9.
《魂断蓝桥》与《廊桥遗梦》是制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两部好莱坞影片。虽然它们在对生活的概括、把握以及审美价值等方面各有千秋,但从主题意旨、结构方式、场景道具等多方面比较,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当前道德伦理建构,去审视美国畅销书《廊桥遗梦》,结合社会阅读的巨大热情,剖析了当今社会人们对新型文化建构的焦灼心态。  相似文献   

11.
《廊桥遗梦》是罗泊特·詹姆斯·沃勒于1992年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细读文本,发现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该文主要从牛仔文化、厨房文化、两性文化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廊桥遗梦》中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女性主义内部出现了一种后现代转向的趋势,形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廊桥遗梦》就是其中之一。故事讲述了一对人到中年的情侣的爱情,一次不期的偶遥让两个人找到了真爱,然而命运又残酷地将他们分开。文中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个视角解读《廊桥遗梦》。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所面临的矛盾与困惑来探讨后现代女性主义在故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说《廊桥遗梦》,自出版发行以来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小说在为读者讲述一段凄美的"婚外恋"故事的同时,还就现代人所面临的家庭与责任的伦理道德困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文本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廊桥遗梦》之所以得到读者的接受是因其符合了读者对于作品的期待视野,即:满足了读者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迎合了读者对英雄情结的怀旧心理;契合了读者的伦理价值取向,这让读者在与文本的交流中产生了共鸣。  相似文献   

14.
《魂断蓝桥》与《廊桥遗梦》是制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两部好莱坞影片,虽然它们在对生活的概括、把握以及审美价值等方面各有千秋,但从主题意旨、结构方武、场景道具等多方面比较,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作品《廊桥遗梦》讲述了农民之妻弗朗西斯卡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婚外恋之后回归家庭的爱情悲剧故事。从原始自我到人格面具下的自我压抑,再到在寻求爱情中勇敢承认自己的阴影人格,弗朗西斯卡最后在动态过程中整合了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因素,达到心灵的整体化,实现了自性化。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人类学角度探析《廊桥遗梦》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历程,认为,弗朗西斯卡在婚姻与爱情中的抉择是对当代社会新的神灵——意识形态的献祭,从中展现出人类在其全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美国作家沃勒在他的小说《廊桥遗梦》和续书《梦系廊桥》中,对于爱情的赞美、推崇以及对传统价值中的“爱情”与“责任”的凸显,让读者认识到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实现理想的爱情、现实的生活、爱情的理想三个层面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课——《阿Q正传》历史课——《与往事干杯》自习课——《小鬼当家》考场——《恐怖地带》操场——《星球大战》考试——《大决战》60分——《虎口脱险》检讨——《真实的谎言》假期——《阳光灿烂的日子》填志愿——《壮志凌云》开小差——《廊桥遗梦》校园生活与电影$江苏睢宁高集小学@蒋振民  相似文献   

19.
在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的时代,回归传统家庭、回归自然本真等基本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是东西方不同文化语境下人们理性思考的必然趋势.《廊桥遗梦》这部小说正是在这种追求本真、重新发现自我的社会思潮中的典型作品,其文化融合解构清晰地展现出作品所蕴涵的宽容与责任精神,大胆张扬了人性之美,带给了浮躁时代人们对于爱情与婚姻的冷静观察,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廊桥遗梦》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所处的几个时期来分析其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变化,探究其婚外情的心理根源,并着重分析她在道德与情感间抉择时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