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鸣”一词来源于物理学中的声学。声学上的“共鸣”现象是指甲事物振动发声而引起乙事物振动发声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它是指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客体的文章之间产生了感应关系,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达到认识作品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美学价值,掌握作品的艺术手法之目的。如何激发学生产生“共鸣”,有创设情景、安排实践课、以情感人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物理“声现象”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及共鸣现象,的确共鸣作为一种美妙的声现象,在二胡、笛子、钢琴等器乐设计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对共鸣现象介绍与讨论不多,课堂也鲜有这一美妙声学现象的相应呈现;也常有学生问及除了用ν=s/t的方法测量声速,是否还有其他常见的声速测量方法.作为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而言,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与好奇.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笔者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1],在物理研究性学习中引入了“共鸣法测声速”这一实验.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声音的共鸣现象,还巧妙地利用这一现象实现了对声速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3.
“真假相接声型”共鸣是一种以假声为主、真声为辅的混合声,在中低声区用真声。高声区用假声的一种共鸣状态。“真假相容声型”共鸣是指在中低声区用真声,在高声区以真声为基础融进假声的一种共鸣状态。炸音指昆曲净角演员唱念时发出的象打炸雷、放鞭炮一样四面开放式的爆破而出的声音,具有独特的共鸣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智 《中学生百科》2014,(Z2):48-49
什么是声音?最早,人们对声音的认识是它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我们的眼睛看见光,耳朵听见声。古代,人们对声音的研究集中在乐器,《史记》中写道:"声者,乐之象也。"到了近代,随着科学的发展,物理学发现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伽利略研究单摆周期和物体振动开始算起,对声学的研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声学作为一门物理学的分支,已自成一个体系。如果你曾经在看到"声学"这个专  相似文献   

5.
一、声现象中考题分类统计二、声现象中考题特点分析在2004年17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下称“课改区”)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的基础上,2005年新增加了一批国家级课改区和一大批省级课改区进入课程标准中考,我们从各国家级课改区和省级课改区的中考物理试卷中选择了20份有代表性的省、市中考试卷,对照《物理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按照知识板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其中声学(声现象)部分的考题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声学(声现象)作了以下最基本的要求(即“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  相似文献   

6.
声学是研究机械振动在弹性媒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规律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声音。音乐声学是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音乐与声学两门学科互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歌唱声学是音乐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嗓音。从声带的发声机制、歌唱中的共鸣、歌唱的嗓音共振峰三个方面,对音乐声学在声乐教学工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提出自己的理论阐释和见解,为声乐教学提供声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人们曾把声写作“馨”,古人形象地描绘了“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道理,说明了心里话也就是“言”要靠声音来传递的道理,北宋(960年~1127年)时期的沈括在我国第一个提出了“声学”的概念,他在《梦溪笔谈》中说道:“此乃声学至要妙处也,今人不知此理,故人不能极天地至和之声,”在西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声乐教学中无换声点共鸣训练的认识、无换声点整体共鸣两个方面论述了无换声点训练法是当前声乐教学训练从探索过渡到成功的标志。阐述了声音训练的过程中,不讲不提换声点,而是从歌唱发声的整体出发,分阶段、分层次地调整声音音量,有梯度地解决声音问题,从心理概念上到技术上尽量消除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痕迹,将换的概念认识改为过渡的训练理念。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声乐教学中无换声点共鸣训练的认识、无换声点整体共鸣两个方面论述了无换声点训练法是当前声乐教学训练从探索过渡到成功的标志.阐述了声音训练的过程中,不讲不提换声点,而是从歌唱发声的整体出发,分阶段、分层次地调整声音音量,有梯度地解决声音问题,从心理概念上到技术上尽量消除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痕迹,将"换"的概念认识改为"过渡"的训练理念.  相似文献   

10.
管内声传播问题一直是古典声学和流声学中一个基本又很有实用意义的课题。由于在管道中能获得平面声波,使管道声场已成为目前声学研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环境。例如,测量吸声材料的声阻抗与吸声系数、反射系数,传声器灵敏度的校正,以及对一些其他声学参量的测量和对一些声学现象的研究观察,在管道中进行常常要比在自由空间简便得多。此外,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型强力鼓风机、燃气轮机、喷气装置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日益  相似文献   

11.
以建筑声学理论知识点为基石,将声景观、环境行为研究等学科热点以及声漫游法、主观评价等科学研究手段有机融合,设计了基于主客观分析方法的室外声环境实验,并在建筑学本科建筑声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实施。与传统建筑物理声学实验相比,该实验具有综合性、探究性特点,能够使学生对声环境不仅与声音大小有关还与声音的种类和构成有关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和声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我国学者对欧洲和声发展的不断努力探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我国和声理论专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吴式锴先生撰写的《和声艺术发展史》是我国当代和声理论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的音乐理论文献。此书的出版显示出我国对欧洲和声的研究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在对整个欧洲和声进行研究时各个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就,尤其是对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声技法的发展有较多的研究。以下就对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发展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3.
莺莺塔座落在山西省永济县普救寺内。我国古典名著《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著作中所说的:“近庭轩、花柳争妍,日午当庭塔影圆”中的塔即为此塔。该塔是一座四方形空筒式的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36.76米(不计塔刹),建在普救寺内峨嵋原头的一座土丘上。它具有特殊的声学效应,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在参考文献中,对“普救蟾声”的声学机制做了专门论述,1987年9月26日的“中国旅游报”上就此作了报导。本文根据该塔的内部结构和考察的实验数据,对莺莺塔内部的声学效应作一分析,并说明其对塔外部声学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物理声学的角度阐述了声音、共鸣、乐音、噪音等概念;并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探析了在歌唱中正确运用共鸣作用的发声技巧,为歌唱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运用连续弹性近似和传递矩阵的方法研究了缺陷层对一维晶格声子输运的影响,发现一维声学声子的能带谱线可以很好地与透射系数相对应。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缺陷层和周期会使能带出现新的峰,而且随着缺陷层和周期的增加,峰的形状会变得很深。然而,大多数的声学声子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这种结构,但也有少数的声学声子只有很少的透射可能,且在透射谱线中形成相应的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声乐教学一直是以一种抽象式、经验式、模仿式的方式进行,对于声乐教学的科学化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通过音乐声学和声乐概念的对应以及声音三要素中涉及到的声音的频率、音色、共鸣、振动频率、歌唱共振峰、声音传导等声学概念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我们应该合理的运用音乐声学的原理使歌唱艺术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摸不着看不见的歌唱共鸣在声乐教学中实属难题之一.本文从人体共鸣腔、歌唱共鸣原理、怎样安放声音的高位置与歌唱共鸣的训练等方面阐述笔者对歌唱共鸣教学的粗浅探讨.由声波作用引起的共振现象在声学中称为共鸣.歌唱共鸣是在歌唱发声时,由于气息作用于声门,使声带振动产生的声波(原声是微弱的)通过声带周围的肌肉、软骨和空气的传递使咽腔、胸腔、口腔、鼻咽腔等腔体里的空气产生共振的现象.这种现象越大共鸣声越宏亮.  相似文献   

18.
训练童声合唱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手段也是各不相同的,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努力提高合唱队员演唱的技能技巧,使合唱队的声音变得和谐统一,优美动人。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尝试摸索了几种方法,运用起来也颇有收效。一、“假声”示范法声音示范在音乐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俗话说:“讲十遍不如唱一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合唱教学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的声音要“轻、柔”,要“真假声结合”,要有“头声共鸣”,那么“真假声相结合的头声共鸣”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光讲理论是无济于事的,还需要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做示范。由于教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在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男声是男高音,但真正唱得好的男高音去寥寥无几。唱高音一定要有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正确地找开喉咙,让声音自然、通畅。歌唱时气息支持,除用横隔膜力量向下推压向外扩以外,后背的肌肉力量对高音的支持也同样重要,更多地运用共鸣,细心唱好“过渡”音是高音的必由之路,头腔共鸣是男高音的重要共鸣腔体,为了保持高音的灵活性,每天要练习各种音阶。  相似文献   

20.
“共鸣”是声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振动体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体固有频率很接近或相等时,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教学审美心理共鸣是借用声学中的共鸣概念,指的是师生之间在认知结构、情绪状态、道德倾向与审美情趣一致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十分相近的审美心理感受,形象地说,是一种心理共振的现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个方面的含义是就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讲的。即在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作为审美主体,同时对审美对象如教学内容所产生的某种共通的现象。如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一》一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表达的是诗人的那种无意见山,心与物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