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短跑前摆着地缓冲和后蹬阶段是支撑地面的阶段。其中前摆着地缓冲阶段是跑进中受“阻力”最大的阶段,后蹬阶段则是跑进中获得动力最大的阶段,是推动人体向前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掌握正确合理的着地缓冲技术,是尽可能减少着地阻力,顺利进入到后蹬这一“动力”阶段的关键环节。设法加大跑进中的推进力,是改进跑的技术、提高跑速的最重要的技术环节,明确并抓住这两个关键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是提高短跑速度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男子短跑运动员100m途中跑垂直缓冲时段运动学参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下肢的关节点的夹角及上臂摆幅与跑速高度相关,各环节角度变化将影响短跑运动员跑进时的前蹬阻力及后蹬腿的蹬地方向,进而影响后蹬腿对地做功的有效功率。由此可见,增加短跑运动员途中跑垂直缓冲时段髋关节、膝关节及上臂前摆幅将有助于提高短跑的跑速。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5,(1):64-64
前支撑阶段 缓冲阶段。主要缓;中着地时的压力,并预先激活肌肉。这阶段的目的是尽可能缩短支撑时间以减少着地阻力。在加速阶段,每步支撑过程中的45%都发生制动现象,这势必极大地降低原已获得的最大速。随着跑速的增加,支撑的总时间要相应缩短,即减少制动所用的时间比例。在缓;中阶段,膝部最大的角度为160°,  相似文献   

4.
跑、跳跃和投掷是田径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支撑反作用力是影响跑速的最重要因素,分析了跑的动力来源及增效途径,跑的阻力来源及其消减途径。跳跃技术中助跑最后4步技术直接影响起跳效果,分析了起跳的技术要素。最后用力技术是投掷技术中的基础,同时,最后用力前的姿势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跑速,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有些教练员和身体训练专家,利用特殊的阻力器来提高运动员的跑速,例如,在运动员髋部和肩部附背带,拖橡胶轮胎或其它重物等,当运动员向前跑时产生阻力,阻力大小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训练任务进行调整,以提高加速度  相似文献   

6.
前支撑阶段 缓冲阶段。主要缓冲着地时的压力,并预先激活肌肉。这阶段的目的是尽可能缩短支撑时间以减少着地阻力。在加速阶段,每步支撑过程中的45%都发生制动现象,这势必极大地降低原已获得的最大速。随着跑速的增加,支撑的总时间要相应缩短,即减少制动所用的时间比例。在缓冲阶段,膝部最大的角度为160°,着地脚应尽量落在身体重心投影点附近。在跑步的周期性节奏中,前支撑阶段与接下来的后支撑阶段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短跑技术中肌肉放松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新字 《中华武术》2001,(12):41-41
短跑是人体在大量缺氧的状况下持续高速跑进的极限强度运动,属于典型的无氧代谢的运动项目。它显著的技术特点是大幅度、高频率、放松。当长期形成的步频、步幅及技术节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运动成绩就会出现滞长现象,尤其是肌肉放松能力较差的运动员。而此时提高跑进过程中的肌肉放松能力就成为加快跑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短跑途中跑技术由前摆、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四个阶段组成,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人体在瞬间紧密配合的结果。从摆动腿前摆着地瞬间开始,至身体重心移至支撑腿垂直上方时止的这一阶段称为着地缓冲阶段。前摆着地缓冲也是跑进中受"阻力"最大的阶段,做好着地缓冲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着地时的阻力,为顺利进入到后蹬这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一般来说,验证最大乳酸稳定状态(MLSS)需进行多目测试,而心率(HR),自认劳累分级表(RPE)、呼吸频率(bf)和跑速对估计MLSS很有帮助,从而可使测试在一天内完成,此研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个可在一次训练中完成,并且用HR,RPE、bf和跑速共同确定MLSS的测定表。方法:12名耐力运动员(平均值&;#177;标准差,V^&;#183;O2 max64.6&;#177;7.8ml&;#183;kg^-1min^-1)在跑台上进行MLSS测定表中的跑步运动和两个27分钟验证跑阶段。跑速以87%最大心率、RPE为12.bf为32次/分做为测试起始点,在测定表的跑步运动的每个9分钟阶段中,每3分钟采血样一次,并分析乳酸浓度(La),MLSS跑速La稳定状态和La聚积状态速度的平均值。验证跑速度在MLSS跑速&;#177;7.5m&;#183;min^-1;如果以较慢速跑呈现一个La稳定状态,而较快速跑呈现La聚积状态,这样确定的MLSS值则被认为是正确的。结果:测定表的跑速在预测12名受试者.MLSS中,有9人是成功的(P≤0.05)。结论:本实验测定表采用的HR、PRE、bf跑速作为测试起始点,可在一定测试中验证MLSS。  相似文献   

10.
浅析抗阻力跑在短跑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抗阻力这一训练方法的运用进行探索,在教学中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抗阻力应控制在运动员体重的6%左右,或者整个跑程运动员的跑速下降在11~12%,这样既能发展专项肌肉力量也能使摆蹬力量超常发展,又不至于破坏最大速度的跑步技术结构,能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所谓“速度感”(速度感知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跑进过程中对其速度准确感知的能力,是按比赛需要掌握速度的一种专门能力。速度感知能力好的运动员区别和判断不同跑速准确、精细。良好的速度感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自控能力,例如体力分配、战术运用等。因此,速度感对提高中长跑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非常重要,是中长跑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专门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之目的是论证短跑动态分离的方式。这一短跑活动方式的特点是运动员在跑的开始有一定的阻力,加快速度后,阻力明显减小。我们认为,用动态分离方式完成短跑活动可把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集中用力转向蹬地阶段的支撑,去掉制动结构的阻力之后,跑速会更快。研究方法。为了论证动态分离的方式,采用如下的手段和方法: 1、用8个∩A—3型动力描记台组成的连续不断的长6米能测张力的跑道(测定水平和垂直用力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 2、为测定跑过规定地段的时间采用  相似文献   

13.
短跑起跑后的加速一般发生在前30米阶段,在此期间运动员的跑速达到最大跑速的90—95%,在这一阶段跑的步幅的总时间实际上保持稳定,然而,运动员在加速过程中支撑和腾空阶段的持续时间则发生快速的变化,腾空的持续时间增加,支撑阶段缩短。由于运动速度可通过有效的跑道接触而提高,所以有意识的缩短腾空阶段在这里也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14.
短跑是田径运动历史发展最悠久的竞赛项目之一,在现代奥运会发展史上,短跑的角逐历来是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它是在人体大量缺氧状况下持续高速度跑的极限强度运动。对于一个短跑运动员而言,最为显著的要求是速度。短跑中的速度是肌肉快速、爆发性收缩的结果,这种收缩转化为快速跑进所需要的平稳高效的身体运动。在整个短跑比赛过程中技术对成绩起关键性作用,步长和步频决定跑速,为了跑得更快,运动员必须在保持两者最佳组合的同时,设法提高两者或者其一。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都要求运动员能跑得快,有良好的跑速。众所周知,影响跑速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即:跑速=步长×步频)。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在运动训练中,无论是加快步频,还是增大步长,都能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位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时。也许会遇到过学生这样那样的提问,比如:为什么在田径场上运动员总是逆时针方向绕弯道跑进?为什么急行跳远时踏跳前要尽力提高跑速才能跳得远?为什么侧向、背向滑步推铅球比原地推推得远些?为什么弯道跑时,右臂摆动幅度要大于左臂,而且左脚掌要外侧着地,右脚掌要内侧着地?这些问题是每位体育教师不可回避的,并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步长与步频是影响短跑运动跑速的两个决定因素。对任何训练个体来说,步长或步频任何一方的非均衡(畸形)发展,是不可能获得跑速最大限度的提高的。在可塑性极强,体能、技术等影响跑速的各方面因素还远未提高到“极限”程度的业余短跑训练领域,会更易于通过提高和优化受训者的步长与步频的比例关系而明显地提高跑速。因此在训练中,尤  相似文献   

18.
张宝荣  许明  高飞 《中华武术》2005,(11):43-44
在当今世界大赛中,随着短跑技术、战术的不断完善,体能训练的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在人类向运动极限挑战的过程中,竞争会越演越烈。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谁能获胜,靠训练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竞技状态,要做到跑得轻松而有节奏,是短跑技术的难点,因为肌肉的紧张和放松是由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灵活性所决定的,当长期形成的步频、步幅及技术节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运动成绩就会出现滞长现象,尤其是肌肉放松能力较差的运动员。而此时提高跑进过程中的肌肉放松能力就成为提高跑速的关键因素。在高强度的竞赛中,把握技战术的主动性,发挥个  相似文献   

19.
在短跑比赛过程中,技术对成绩起关键性作用,步长和步频对跑速起决定作用。步长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髋关节的伸髋力量、柔韧性和灵活性。髋关节周围的肌肉是人体获得水平位移的主要动力来源,是高速跑中的主要发力关节。为此,在我国短跑技术训练中,要突出抓好以髋为轴的摆动技术,即送髋动作。送髋动作是短跑的技术核心。  相似文献   

20.
跳长绳“跑进”、“跑出”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对“跑进”、“跑出”时机的把握方法,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灵活的组织教学,从而解决跳长绳中“跑进”“跑出”这一难点。一、教给学生对“跑进”、“跑出”时机的把握方法1“跑进”时机的把握:正摇绳,作好“跑进”准备,当长绳下落至膝关节左右时立即跟绳“跑进”。可称之为“跟绳法”。2“跑出”时机的把握:当练习者跳起,长绳从双脚下摇过,练习者落地后,迅速跑出跑出前落地时,要求用前脚掌落地身体稍前倾。二、练习“跑进”、“跑出”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