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素养是关乎人性和智慧的稳定的内在精神品质。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是所有学科中最适合也最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学科。从人文素养的内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语文与人文素养的相关性等方面阐释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可行性,并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以期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完成人文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最直接的目的。语文素养的内涵很丰富,人文性是语文素养的内涵之一。人文性与语文素养是辩证的统一体,语文素养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人文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但这一规律多年来被人们所忽视。在构建新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从一个侧面看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人的真善美。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常把"人"的因素忽视了,课文中许多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作品,由于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由可能变为现实。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人文素养又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语文课堂就成为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扭住人文素养培养这个基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人文素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依靠大量的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8.
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教师如何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最基础的教学,课堂上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  相似文献   

9.
正人文素养是指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消化,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外在的气质和修养,如生活品位、审美视野、人生态度等。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对其生活各方面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有很大影响。而纵观所有学科,语文是最能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一个困境:学生觉得语文课单调、无聊、死气沉沉,无法通过学习作品产生对自我的人文思考,从而无法实现以正确健康的情感去体验生活、审视人生。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遗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立足于高职语文教学,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查找了语文教学所肩负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并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1.和谐语文需要创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应用。根据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小学语文课程最基本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的教学目标包括语文素养和人文熏陶的和谐统一,包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必须要营造和谐语文的教学氛围。和谐语文的内涵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传统语文教学注重功利性,或偏重于工具性,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肩负的责任很多,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其重要的责任之一。可是直面语文教育现实,却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似乎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让笔者堪忧。本文试从一个语文教师的角度探讨语文本色回归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语文  相似文献   

13.
陈丽新 《快乐阅读》2011,(20):45-46
中职院校的学生比普通高中学生更早的面对社会,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必须练就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才能应对复杂的社会。语文教学正是中职学生必修的重要学科,人文素养是决定学生竞争力的有效条件,而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的有力工具。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把握语文教学目标,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语文,作为母语,其中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和精神。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天然乳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其他学科的知识基础,更是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之上可以说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人文内涵的强调少之又少,一定程度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在新课标教学要求下,小学教育应该把握好语文和人文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为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是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它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内涵。作为语文教学,是生活的教学,口语表达则是学生学会生活的最基本手段,故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成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培育大学生的母语素养已成为当下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语文教学的范畴里,母语素养即“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来界定,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前两者指向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关涉到学生的工具能力;后者指向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关涉到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将基于大学语文教学,来摭谈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之中的渗透启发传递人文精神,拓展教学内化人文素养,深入挖掘人文因素,职业实践弘扬人文思想,最终确保中职语文教学走在时代前端,形成全面化的教学引领。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语文人文素养教育的误区,总结了中职语文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对策,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语言作为一门人文科学,肩负着培育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人文素质的启蒙时期。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培养进行探讨,提出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