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探究活动是提高幼儿自主探究及观察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大班幼儿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厚,喜欢摆弄各种材料。近期,他们喜欢玩电动玩具,摆弄电池。结合以上内容,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电池、电线等材料,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活动以“帮小兔装电灯”为主线,让幼儿在宽松的探究情境中探索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军 《山东教育》2005,(18):24-25
活动设计、实施:山东英才·银座幼教集团阳光园教师景晓巍年龄班:大班时间:2005.1.7地点:阳光园多功能厅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大班科学探索活动,景老师首先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请小朋友给小猫家送光明,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可以利用的活动材料有小灯泡、电池、电线、毛线、塑料绳等。在30分钟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操作材料,想尽各种方法尝试、探索,最终取得成功,探索出多种使小灯泡变亮的方法,并与小伙伴合作使小灯泡变得更亮。整个活动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分为四个阶段:一、尝试阶段。摸索-碰壁-再摸索,好像黎明前的黑暗,时间持续约3~5分钟。…  相似文献   

3.
4.
邹颖 《福建教育》2011,(7):86-87
在开展本活动之前,我们已经组织过“找一找小铁珠”和“认识小铁珠”两次科学活动,幼儿对小铁珠的基本特性已经有所了解。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组织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析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体验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做中学"也强调,动手动脑是孩子们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落实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的探究理念,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探究能力。《让小灯泡亮起来》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电》单元的一课。本单元的主要概念是"能量",分解概念是"电流、闭合通路"。  相似文献   

6.
儿童对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认识,一方面,这些认识可能是正确的,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另一方面,由于受年龄、学习方法和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这些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本文用“迷思概念”来表示幼儿在教学活动前已拥有的朴素看法。幼儿的迷思概念是科学教学的起点。只有充分理解迷思概念的本质及其在每一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才能找到科学概念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王蕾 《山东教育》2003,(12):34-35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或接触铅笔、蜡笔、水彩笔、毛笔等,他们对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孩子喜欢拆卸、摆弄、尝试使用各种笔。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设计了此活动。通过实践探索、看投影、互相交流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笔的用途、特性及来历,比较、分析其演变,感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深刻体会“笔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笔”。活动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笔,探索它们的不同特性。2.了解笔的演变,感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感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笔,并学会正确使用笔,知道爱惜笔。活动准备1.…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培育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性,结合对大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弯曲’的评析,指出该活动在真实探究情境中引导幼儿感知科学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多维目标巧妙结合,为培育幼儿科学素养提供了有利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正好奇、好问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由此,幼儿园科学活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其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就目前而言,集体科学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启发和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发问、探究是一条主要的途径。但是,现阶段在集体科学活动中的提问存在着缺乏层次性、问题封闭、提问主体单一以及理答不灵活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幼儿对问题探究的兴趣,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得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笔者以典型的集体科学活动《神奇的水》为例,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活动类型。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活动类型。因其普遍,故而存在的问题较多。表现在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活动设计领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幼儿的科学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科学,完全是自己主动地探索科学,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在教育中进行生活。因此,运用生活即教育理论,以大班科学活动杯子叠叠乐为例,从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来源于生活;科学活动的开展融合于生活;科学活动知识的转化回归于生活这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问题"的学习被逐渐应用到中小学教育中,但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还比较少.而相对于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更加重视幼儿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未来的学前教育发展中,教师要广泛应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其成为学前教育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文章基于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  相似文献   

13.
朱静 《生活教育》2012,(16):88-89
在幼儿园大班开展音乐活动教学,要及时关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抓住自然环境资源,支持和引导幼儿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必须以幼儿为主体设计目标,运用有效记忆策略,注意教学内容的梯度性发展,同时教师要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收获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获得科学启蒙教育的过程。因此,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师采用适当措施,让幼儿主动参与探究,积累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逐步提升科学素养。下面笔者就结合中班科学活动案例“气球变大了”,谈谈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帮助幼儿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探讨集体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对提高幼儿科学探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试用版)》中的“集体教学”子量表,围绕目标与内容、情感支持、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过程、教学支持、幼儿表现、课堂文化等七个方面对10个集体科学教学活动样本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集体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仅处在中等水平,其中情感支持与教学设计组织的得分最高,目标与内容的得分最低.据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 “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使大班幼儿领会“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我尝试让幼儿参与各种操作活动、游戏活动,去感受、探索、发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科学活动“插花”,是我们对导向式教学活动进行的一次尝试。“插花”来源于生活,先抛给幼儿一个明确的任务——“插花”,让幼儿围绕任务去尝试探索。从中发现问题——“怎么插花瓶都会倒”,教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使花瓶不倒”,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对幼儿很有挑战性,“任务=材料+创意”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属于学前后期,他们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头脑中有着数不清的疑问、问不完的问题,涉及的问题也开始指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的事物,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原理等产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有一天班上的一个孩子拿来了一个麦当劳的玩具,是一个会翻跟头的小丑.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常有小颗粒状物体混在一起,究竟要怎么分离?办法有很多,但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后,幼儿发现使用筛子能很快将两种混在一起的小颗粒状物体分开,而且一直对筛子充满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我决定进一步让幼儿来探究筛孔大小与被分离小颗粒状物体大小之间的关系,运用所积累的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的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投放低结构的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究科学规律、学习方式、材料玩法,并自主讨论解决困难的策略。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既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开动脑筋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幼儿之间自主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幼儿整体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