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诗文教学难,估计这是很多一线教师的认识。当然,古诗文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首先,古今表达相差甚远,虚词用法繁多,语义精练,从理解字词意思上就给学生阅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次,古诗文的写作背景离现在遥远,学生很难想象当时的具体情况,这样便难以进入诗歌的情境。最后,学生阅历尚浅,对成年人的  相似文献   

2.
编前:教材是凭借,活用是关键。如何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正确解读运用好教参、文献资料、课本插图等,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富有成效,有待于广大教师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3.
叹词趣话     
在幼儿园我们总会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做起事情来丢三落四,碰到一点小事就显得手足无措,常常要依赖老师或同伴的帮助才能把事情完成;有的孩子做起事来思路清晰,有条不紊,总能把事情出色完成。  相似文献   

4.
5.
叹词的功能     
叹词的功能双鸭山市教育学院陈建伟叹词最常见的功能是作句中的感叹语,感叹语是独立语的一种,不与句子发生结构关系。例如:(1)咦,你们听,达生在喊什么?(曹禺《日出》)(2)赶到车站,唉,忘了朋友们提醒的江南雨多,“睛带雨伞”了。(韩少华峨馨的风》但是,...  相似文献   

6.
英语叹词表意复杂细腻,其语义有很大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其辨别的根据是特定的语调或语境;同时,英语叹词又十分灵活,应从其具体含义出发,选择恰当的汉语词汇来表达。通过具体的例子,可看出英语叹词汉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叹词在书面表达和日常交际中广泛应用,一词多义也极为常见,其具体含义与特定环境有关。本文通过对此分析认为,中德叹词之间有定义.应用、一词多义等方面的相似性,在形态、语音语调及句法方面则存在差异。正确掌握叹词的语言学特点,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8.
一、释名 叹词是一种特殊的虚词。古称为嗟叹辞叹息辞等。《马氏文通》称“叹字”;严复《英文汉诂》称“叱叹字”。此外大同小异的名称尚多。“叹”在《说文》里有“歎,嘆”之分:“叹,吞叹也,从口叹声省。一曰太息也。”段玉裁注云:“歏近于喜,叹近于哀。故叹训吞叹,吞其叹而不能发。”又“一曰太息。”段注云:“此别一义。”但王筠则曰:“言吞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界在现代汉语叹词的归属、分类上都需深入探讨,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语音、字形和语用上的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要在教材中具体、系统地体现叹词;口语及听力教学中教师根据叹词的应用频度予以讲解和回避,要讲清叹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引导学生体会叹词读音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叹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对比分析与翻译技巧入手,研究汉英叹词在结构、语义和语法等方面的特征。本文还就汉英叹词在翻译实践中的增补、省略、词类转换等技巧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喜怒哀乐。人之情也。有感于事,发之为言,则为叹词。叹词是表达人的各种感情和应诺之声的词类。它既传情,又拟声。写文章如能恰当地使用叹词,就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把特定场合下人物的情态生动地传达出来。在我国古典作品中,例子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12.
叹词也叫感叹词,《辞海》称为“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声音的词.”它在一般书面语中出现甚少,而在文艺作品中较为多见,特别在人们日常口语交际时,使用频率颇高.一些著名语言学家及现代汉语有关著作都认为叹词是“一种特殊虚词”.拙文试从语音、语意这两个平面探究其习焉不察之处,以请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日语初学者往往不注重叹词的学习,而实际上如能适当运用叹词,可使话语更为自然、生动。本文由使用场合入手,分三类对日语叹词的使用方式进行详细论述,以帮助日语学习者掌握日语叹词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表性质的形容词"好"与表物类的名词"家伙"组合成偏正短语"好家伙1"。"好家伙1"语义随中心成分的泛化而虚化,进而传达说话人的主观情绪;在语法功能上逐渐"凝固"为独立成分;在语音上伴随有重音和拖长的变化;逐步完成"叹词化",发展成为叹词"好家伙2"。"好家伙2"在使用中功能逐渐扩展,有向话语标记"好家伙3"转变的趋势。根据语料分析,"好家伙"与对应的"坏家伙"在使用数量和发展程度上都有"不对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杨晓霖 《现代语文》2006,(12):86-88
语言研究者对现代汉语及方言中叹词的研究相对较少.叹词的句法特点是在句中位置灵活,通常不与其它词发生特定关系,常作句子中的独立成分,能独立成句;叹词前后有停顿,因此书面语中叹词后常跟标点符号.一般认为叹词具有表达语气、发表感叹的功能.陆镜光(2005)从叹词的语用功能角度出发发现不少方言中能找到一两个既有叹词特征又有指示功能的词,并将这类词称为"指示叹词".本文将引用"指示叹词"这个概念,将衡山方言中①的叹词分为指示叹词和语气叹词两类,并在文中对衡山方言中作为独立语气词的叹词和具有指示功能的叹词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由叹词或拟声词构成的句子叫做叹词非主谓句。如:①“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荷花淀》)②“啊!地狱?”(《祝福》)③“得得,锵锵,得,锵令锵!”④“满门抄斩——嚓!嚓!”(《阿Q正传》)⑤“呜呼!我说不出话……”(《记念刘和珍君》)例①中的“唉呀”、例②中的“啊”和例⑤中的“呜呼”都是叹词单独构成叹词非主谓句的。例③中的“得得”、“锵锵”“得”、“锵令锵”和例⑤中的“嚓”都是拟声词充当的叹词非主谓句。  相似文献   

17.
叹词“啊”的读法,是朗读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学生比较难于掌握的。因此,研究一下叹词“啊”的读法,对朗读教学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应予叹词以独立地位山西吕梁教育学院梁开瀛古汉语中本有叹词,且系古而有之,实属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今人感叹,古人也感叹,道理浅显易见。不管出于何种考虑,将叹词统入他类,或避而不谈,确实欠当。作为学科,终该依据实际,适应规律,向前发展。六十年代,王力先生...  相似文献   

19.
叹词可表达感情、表明态度和表示意念,但它还是以表迭感情为主。其意艾不能靠自身来体现,必须借助一定的语境,因此叹词的意义是一种语境意义。语境对叹词意义的影响有三方面:一是显性语境对叹词意义的直接决定;二是隐性语境对叹词意义的间接制约;三是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学文言文中的叹词,在教学中许多人常用“唉”字来解释它,似乎文言文中的叹词可以同“唉”划等号。这样认识未免简单化。应当承认,古代汉语中的叹词绝大部分可在字面上译为现代汉语的“唉”,但教学时,重要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清这个“唉”所表达的意义。 《马氏文通》对叹词有精辟的论述:“叹字者,所以记心中之鸣也。喜怒哀乐之未发,心至平也,有感而应,心斯波矣,波斯不平矣。其感之轻者,心有主焉,于是因所感而成意,此诸字(指叹词之外的其它词)之所记也。感之猛也,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