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海啸席卷而过.经济萧条还在持续,美国报纸的光景如何?我2008年12月22日探访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部最大的日报《新闻与观察》。由当地华人报纸《华星报》的间仁陪同,来到位于罗利市中心的《新闻与观察》报社。没有想到.眼前的报社大楼全然没有现代报业的时尚和气派,楼高不过6层左右,还颇显老旧.比中国地市级报社大楼逊色得多。  相似文献   

2.
热线来电发掘出巨大市场2011年5月6日是周五,又到周末了,位于湖北武汉市汉口闹市的武汉晚报社采编大楼内沉寂了许多。报社大楼二楼的新闻热线室,仍然是灯火通明。朱娟正坐在电话机旁,静静等待着铃声的响起。与此前的每个日日夜夜一样,她已习惯了这个报社各岗位中唯一一个24  相似文献   

3.
1957年春天,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杨刚因车祸受到剧烈的脑震荡,休养了几个月后,到报社来上班了。因为有脑震荡的后遗症——经常头痛,她在报社编委会中的分工有了一点变动,主要是负责审阅副刊大样。我当时是文艺部的一名年轻编辑,正好值班划副刊版样,经常送大样到她办公室去。这中间她曾精心修改过我写的一篇已经上了版的文章——涉及一个国际问题。那次我去取样时,她对我说:“你写的文章我改了一些地方。”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细细看了修改之处,  相似文献   

4.
1957年春天,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杨刚因车祸受到剧烈的脑震荡,休养了几个月后,到报社来上班了。因为有脑震荡的后遗症——经常头痛,她在报社编委会中的分工有了一点变动,主要是负责审阅副刊大样。我当时是文艺部的一名年轻编辑,正好值班划副刊版样,经常送大样到她办公室去。这中间她曾精心修改过我写的一篇已经上了版的文章——涉及一个国际问题。那次我去取样时,她对我说:“你写的文章我改了一些地方。”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细细看了修改之处,感到她改得好,有学问。 1957年9、10月之交的一天下午,我把文艺部领导(是林淡秋同志还是袁鹰同志看的,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5.
阳坡 《今传媒》2005,(5):18-19
1997年10月,一个秋阳灿烂的日子,告别了工作八年的延川县城,我拎着铺盖来到古都西安,在位于药王洞的一家专业报纸做了打工记者。跨入报社大门,我无限兴奋,心儿仿佛要从胸膛里跳跃出来。因为,对记者这个职业我爱得要死。记得,读初中一年级时,语文老师出了一个题目叫《我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我们中国青年学生代表团在东京进行友好访问期间,应主人的邀请,参观了日本著名的三大报社之一的朝日新闻社总部。朝日新闻社位于东京市区,离有名的银座商业街区不远。报社大楼有20层之高,地下4层,地上16层;大楼呈鹅黄色,给人端庄,亲切、稳重之感;大楼正面的楼层之间,呈阶梯状,楼顶是平台建筑,专供直升飞机起降,据说 报社有5架直升飞机,还有2架双引擎飞机。代表团一进入二楼中央大厅的接待室,先看有关介绍报社情况的汉语版电视片,时间为15分钟。片子通过画面概要地讲解了朝日新闻社的成长历史,有几组数字深深地留在我的脑子里: 除东京版外,报社还拥有北海道版、大阪版、西部版、名古屋版等4个地方版; 据1987年上半年统计,报社平均每天发行晨报  相似文献   

7.
同名相吸     
有一年夏天,母亲扭伤了脚,而那几天我因为太忙没有给家里打电话。她想我想得要紧,正好看晚报上有个记者和我同名同姓,便通过报社的热线电话,找到了那个女孩。  相似文献   

8.
报社工作的中心是办好报纸杨尚德1986年3月,我和范敬直同志调人经济日报,当时工作千头万绪、内部意见纷纷,究竟从哪里入手?第一次召开报社职工大会时,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口号:“集中精力办好报纸。”因为报社的中必任务是办好报纸,只有把大家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到...  相似文献   

9.
元旦前的一天。19时30分。我准时来到新华社大楼郭超人的办公室。他非常忙,戏称自己这个副社长“成了大事务长”;而我几乎是强人所难,一再要求尽快采访。郭超人正在外面开会,这晚恰巧回社有事,便见缝插针接待我,言明所谈仅代表个人。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你了解新华社这几年的情况吗?”没有官话,郭超人快人快语。因为过去多是跑报社,对新华社的情况了解得零零碎碎。我如实相告。“那么,我先介绍一下83年以来的情况,以便你掌握一点历史背景。”郭超人笑了笑,关切地说。虽是初次接触,却一下子缩短了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毕业时,我拉着行李箱站在学校门口与闺蜜话别。没有长亭芳草,只有前途漫漫。我们都从新闻系毕业,她去了一家央企从事公关工作,我来到报社成为财经记者。告别了近二十年的校园生活,我们都对未来充满想象。而短短一年之后,事情的发展却超乎我们当初的想象。  相似文献   

11.
技对永远是配角。甘心于校对、把校对作为终生职业并做得有声有色的人不多,湖北《襄樊晚报》社有一位叫潘正贤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人。潘老师今年62岁,做校对已有40年,如今退休了被反聘在晚报,仍然做校对。去年12月24日,在第二届全国晚报自校质量抽查评比中,《襄樊晚报)}荣获第11名.得分9625分,比第1名只差已4分。报社同仁都说,潘老师功劳不小。潘老师非常热爱校对工作。他说:“校对是我理想的职业,多年来她虽然使我吃了很多苦头,我却至今不悔。因为我深深懂得,一个过于疼爱自己的人,是不可能在工作和事业上有所作为的。”潘…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07,(12):45-45
有些,陡乐,有些幸运,我带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第一天的直播。终于,幸运观众揭晓了.是位大姐,在热线中她说:“我参与节目已经有一年多了,终于……”直到直播结束,我们都认为她只是爱看我们节目的普通观众。就在准备离开单位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明天幸运观众不会过来。因为此刻她的家里只有一个人。而让她从宜春赶到南昌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她失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颤.不知道这一年多的时间她是靠什么办法和电视机里的我们交流的。我也不知道她是怎样把那么多的平台号码准确无误地输入到手机里面的.也许她已经把这些深深地刻在心里。  相似文献   

13.
读写杂忆     
《中国档案》已经整整陪伴了我30年,不仅因为职业的关系,还因为纯粹的个人感受。30年了,职业离我而去的时日越来越近,内心的感受却愈加真切而深长,也许再过不久,我要重新翻检一下这30年的读写经历,捋一捋过往岁月留给自己的那份记忆。  相似文献   

14.
得知敬一丹要来西安,在书市上签名售书的消息,我们《三秦都市报》便和她商妥了在本报搞她和读者的热线交流。原本,敬一丹热线的开通时间定在10月10日晚9:30分——10:30分,可因为天气原因,飞机延迟降落,热线时间也随之顺延。一下飞机,敬一丹便通过邀请她此行赴西安签名售书的华艺出版社的同志,向报社说明情况,并转达她对热心读者的歉意。9:50分,敬~丹和华艺出版社的社长~同赶到本报编辑部,眼前的敬一丹,服装简洁,不施脂粉.一如镜头前的她一样平易、朴实、端庄。就在敬一丹到达前,早已铃声不绝的电话又一次响起,当我们告…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得到去报社上班的消息时,心凉了半截 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新闻工作是不是最适合我的职业.因为我上大学学的是法学.当时成绩还不错,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所以,我曾经怀揣理想,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抱负,为百姓减少冤屈.  相似文献   

16.
在电脑学习班上,我认识了高李丽。那时,我站在她的背后,看她像模像样地打字、排版,从心底里暗暗佩服她的聪颖和悟性。而当我问她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时,她一开口更使我惊讶于她那温婉和平易,这使刚进报社不久在陌生环境中自卑而拘谨的我,顿然感到了一种亲切与轻松。于是,虽然不在一个处室上班,不常接触,在我心中便有了她的位置,想起她便涌出一种美丽。 很偶然地,在去大楼工地参观的车上,我又和她坐在了一起,交谈中得知她的一本新闻作品即将出版,便趁机索要。她答应到时送我一本。很快,我便拿到了她的装帧精美的《道不出的境界》。 读《道不出的境界》,我才开始真正进入李丽的精神世界,也才更加看到了李丽温婉美丽、轻松风趣的外表下,所包藏着的一颗丰厚而实在的生命内核。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中国青年学生代表团在东京进行友好访问期间,应主人的邀请,参观了日本著名的三大报社之一的朝日新闻社总部。朝日新闻社位于东京市区,离有名的银座商业街区不远。报社大楼有20层之高,地下4层,地上16层;大楼呈鹅黄色,给人端庄、亲切、稳重之感;大楼正面的楼层之间,呈阶梯状,楼顶是平台建筑,专供直  相似文献   

18.
乔申颖:他是新闻热情的源泉 在2009年《经济日报》年终评估时.在报社工作多年的乔申颖获得了“热爱新闻事业”、“敢打硬仗”的好评。同事们时常问她,为什么对工作如此有热情。面对这些问题,乔申颖却无法作答。“我没有办法告诉他们,那是因为我知道自己载着什么样的期望”。  相似文献   

19.
美国报纸如何刊登头版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雯 《新闻导刊》2006,(1):45-47
头版是报纸的形象展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头版要不要登广告?登多少合适?如何处理新闻内容与广告的关系?一直是令报界很伤脑筋的问题。我曾经在多家报社讲学时批评过国内有些报纸的头版因为广告不当而形象不佳.但因为一直没有机会大规模地接触世界各国的报纸.便难以判断我们的问题是一种普遍现象还是“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从7月10日到19日。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瑞士.访问了瑞士新闻俱乐部、日内瓦论坛报社、新苏黎世报社和瑞士商报社.参观了瑞士法语电视台.在瑞士广播电台进行了专题座谈。尽管是走马观花,但总的感觉这次出访开阔了视野.收获颇丰.感触很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瑞士记者的独特风格、新闻理念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