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宋元学案》的作者,学界或以为黄宗羲,或以为全祖望,或以为黄、全二人,而少有提及王梓材、冯云濠的。本文最过对《宋元学案》的具体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它得以问世的复杂过程的文献追溯认为,《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全祖望、王梓材、冯云濠等前后相继、死生以之的一部代表中国古代学术史编纂最高水平的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2.
《梅花岭记》作者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宁波市)人。全氏自幼聪慧,十四岁考取秀才。年轻的全祖望,勤奋好学,初露头角,曾受到清初名家查慎行、方苞等的赏识与荐举。乾隆元年(1736)他中了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土,因忤逆上官,散馆后遭左迁,在京待补知县。此时,他已无心功名,毅然归里,研究经史。后受绍兴蕺山书院及广东端溪书院之聘,前往讲学。晚年多次受荐,执意不仕。一生安贫乐道,不谐流俗。撰述颇富,他曾续修黄宗羲《宋元学案》,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记闻》,并著有《经史问答》,《鲒埼亭集》等,为清代之大儒。  相似文献   

3.
关于《宋元学案》的作者,学界或以为黄宗羲,或以为全祖望,或以为黄、全二人,而少有提及王梓材、冯云濠的。本文通过对《宋元学案》的具体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它得以问世的复杂过程的文献追溯认为,《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全祖望、王梓材、冯云濠等前后相继、死生以之的一部代表中国古代学术史编纂最高水平的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4.
白云庄在宁波市城西管村,也称“证人书院”,是明末清初时期的重要思想家、“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黎洲)讲学的地方。“浙东学派”导源于宋代金华人吕祖谦,讲求历史文献的实学;几百年来,代有传人。到了明朝末年,余姚黄宗羲继承这一派的学术,成为清代史学派的鼻祖。鄞县万斯同是黄宗羲的学生,全祖望也是私淑黄宗羲的。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鲒埼亭集》作者全祖望是清代鄞具人。鲒埼亭,古代地名,在今浙江鄞县。《鲒埼亭集》是全祖望以其家乡的一个地名命名的一部别集。共九十八卷。其中文集三十八卷,《经史问答》十卷,外编五十卷。集内碑铭、传记文字中,颇  相似文献   

6.
黄炳(后土)《黄梨洲先生年谱》卷首“梨洲先生小象”后,有《自题》四十一字云: 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其为人也盖三变而至今,岂其时为之耶,抑夫人之有遐心。《自题》将黄氏一生归纳为“三变”,促成“变”的原因,一是“其时为之”,即当时客观环境使然;一是“人之有遐心”,“遐心”——远俗避世之心,当指本人主观精神。这一段话,很有意思。黄宗羲的思想和著述,清代每多关碍,除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等外,后起如江  相似文献   

7.
全祖望是继承黄宗羲、万斯同的浙东学派著名代表,然而他是否继承先辈的民族思想,一直众说分歧。首先是章炳麟用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他既说光复会的活动不离全祖望等人的“旧域”,又说全祖望污于“伪命”,既有民族思想,又失去民族思想。此后,对全祖望的评价就向对立两极发展,侯外庐、陈垣、谢国桢等同志主张前者。第一个提出否定意见的是梁启超,他认为全氏生当清代盛时,“对清代并没有什么愤恨”。建国以来,有  相似文献   

8.
黄宗羲于万历三十八年八月八日戌时(1610年9月22日)生在余姚黄竹浦,为十一世祖小雷公的七代宗子。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说他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黄竹浦人也。  相似文献   

9.
薛瑄是明代前期理学家,黄宗羲说他“悃愊无华,谨守宋人矩矱。”(《明儒学案》卷七)全祖望批评黄宗羲这一结论是出于“门户之见”。(《鲒琦亭集。答诸生问南雷学术帖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宗羲生于姚江,欲抑王(守仁)尊薛则不甘;欲抑薛尊王则不敢。故于薛之徒,阳为引重而阴致微辞,于王之徒,外示排挤而中存调護”。(卷五十八)黄宗羲轻轻一笔,把薛瑄作了无研究价值的盖棺论定。因之翻阅近代各哲学史著作,几乎没有提到过薛瑄的名字,间或有之,也简单几笔,只作为朱学维护者而已。“明  相似文献   

10.
《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清代朴学“先导大师”之一的黄宗羲(1609—1695年)的重要著作,它集中地反映了黄宗羲以批判极端君主专制为核心的光辉的政治思想。顾炎武在读了此书以后,大加赞赏,以为照此实行,则“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梁启超也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  相似文献   

11.
《宋元学案》附录的《苏氏蜀学略》是清代学者全祖望补撰的。他违背了黄宗羲原著的宗旨,又依照理学宗传拟定苏氏蜀学的学术渊源,并以为蜀学出于“纵横之学”而“杂于禅”;这些都是极不恰当和非常片面的。然而若将今本《宋元学案》视为宋元学术思想史,而不仅仅是理学宗传史,则它又具很丰富的学术思想史料的价值。《蜀拳略》是第一次将蜀学上升到学术吏的高度,这对晓清以来将蜀学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拳术的复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代是浙东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一代史学家中,有作为的大多出自浙东,其主要标志为浙东学派。这个学派在顺治年间开始形成,先后连续四朝,涌现了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邵延采、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等杰出的学人。清代浙东学派继承、发展了浙东学术史上的优良传统,成为富于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学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史可法壮烈殉国经过的叙述,颂扬了史可法坚守民族气节,慷慨就义的崇高品质.《梅花岭记》的作者全祖望,字谢山,又字绍衣,清代(1705—1755)鄞县(现在浙江鄞县)人.幼年即知书,十六岁应乡试,甚为当时名作家查初白所推重,后来深受铜城派大师方苞的赏识.乾隆元年进士,任庶吉士,因开罪当道,竟自归田.先后任绍兴蕺山书院和广东端溪书院山长,从游甚众.  相似文献   

14.
《宋元学案》编纂者明确了永嘉学派分两个支流,源头都是二程洛学,一支以叶适为代表,一支以薛季宣、陈傅良为代表.黄宗羲承认倡导经世致用的永嘉之学是为了纠正道学末流的空疏弊病,同时指出事功之学的流弊有陷入刑名之学的危险.全祖望指出永嘉之学虽以礼乐制度为主而追求体现于事功之中,同时兼顾主敬涵养,到了叶适将内圣道德视作外王事功之根本,从而修正了薛季宣、陈傅良等人重事功轻内圣的偏向.黄宗羲从其道德与事功并重的立场出发,调和了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与朱熹的义利之辩.全祖望以陈亮晚年迎合光宗博取功名为例对其人品节操提出非议.对于浙东学派的同调唐仲友,全祖望肯定其经制之学的思想史地位,并认为朱熹、唐仲友的交恶应该平摊责任.  相似文献   

15.
《芋老人传》选自《春酒堂遗书》。作者周容(1619-1679)字茂三,一字鄮山,鄞县(今浙江鄞县)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清兵入关时,他二十五、六岁,正当青春年华,但他拒不为清朝做事,曾一度削发为僧。晚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朝臣推荐他应试,又执意不去。全祖望在《春酒堂文集序》中说他“几于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清代初期,有不少坚持民族气节的明朝遗民。号称清初三大思想家的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就是其中最著名者。我省桐城诗人方文,也是遗民中较突出者。方文,字尔止,一名一耒,字明农,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卒于清康熙八年(1669),著有《嵞山集》十二卷,续集《四游草》四卷,又续集五卷,共二十一卷,全都是诗。本文拟就方文生平及其诗歌,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全祖望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上承黄宗羲、万斯同,下启邵晋涵、章学诚,为浙学之冠,其史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实事求是,严谨朴素的学风;经世致用,褒善贬恶的史学思想;博采慎择,求实考信的科学精神,在当时史界是独树一帜的,代表了史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清代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歌颂了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中语室把它选入教材,并把最后一句标点为:“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相似文献   

19.
周容(一六一九——一六七九),字茂山,一字鄮(mào)山,明末清初鄞(yìn)县(现在浙江省鄞县)人。明亡后,一度削发为僧。后清廷开博学宏词科,朝臣争欲荐他应试,他以死力辞不赴。全祖望说他“几于每饭不忘救国,黍离秀麦之音,读之令人魂断”。善书、能画、工诗。著有《春洒堂诗集》、《春酒堂文集》等。本文选自《春酒堂遗书》。文章叙述芋老人和一  相似文献   

20.
《芋老人传》选自《春酒堂遗书》,为清代周容所著.周容(1619—1679)字茂三,浙江省鄞县人,明末秀才,善诗文书画.明亡后,曾剃发为僧,因母在世又还俗.清廷开博学鸿词科,拢络天下学士,朝臣争着推荐他.他以死力辞,拒不赴试.他的踪迹遍全国,所交游皆一时遗民.全祖望在《春酒堂文集序》中说:“儿于每饭不忘故国,黍离麦秀之音,读之令人魂断.” 可见周容是位具有民族气节、品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