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佳 《华章》2012,(33)
新课程改革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探索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实践,对历史背景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更为重视。教育改革对于历史教学也同样有所涉及,在进行历史教学时,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要注重方式方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引导,切实保证学生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创新思维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广大青少年科技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本文拟从实践中谈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成为素质教育核心的今天,要想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历史成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从教师教学角色的转换、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等方面探讨了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标志着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围绕这个课题,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思维能力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6.
历史思维能力是人类对历史知识进行的理性思考.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独立地学习历史知识并很好地运用历史知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从初一学生人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孙丽妹 《新疆教育》2012,(18):17-17
历史课程的学习,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历史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8.
创新思维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广大青少年科技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本文拟从实践中谈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历史教学的任务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往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灌输知识为特征的旧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了。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其核心思想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而,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者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了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如何通过数学教学自觉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育改革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利用作图法解决一道物理竞赛题,总结了作图法的实用范围,并举例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需要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物理素质的提高,本文从实验教学、物理学史、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讨论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物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历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学面向现代化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问题,而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的素质,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发散性思维能力.中学历史教学有三大任务,传统的历史教学比较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这是我们好的传统,不足的地方是忽视或轻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轻视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高中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目标从五个方面加以表述,体现了学生历史能力的层次性、逻辑性和针对性、可操作性;1995年美国颁布的“国家标准”历史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历史理解和历史思维能力,尤其强调了后者。中美两国历史教学的观念和实践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显著差别。两国教育改革都强调了能力培养问题,认识到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其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历史教学仍较重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在能力方面,仍侧重于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基本能力的培养;而美国大纲则更侧重要求培养学生的比较、批判能力,促成其个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魏巍 《华章》2011,(31)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与搞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应试同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更加重视对历史与社会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经过多年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活动,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谈以下五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历史思维能力作了界定,并论述了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形式,以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解决历史问题的素养,这种素养包括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再认和再现历史史实的悟性.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时一定要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于课堂.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分析、推理、认知问题的水平.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必然要求.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合理分析,总结历史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和正确的历史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实际,采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启发式教学,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一个热点。中学历史教学在现代教育的变革中应重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通过思维的发散训练,大胆质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