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桦 《山东教育》2004,(26):8-9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着复杂、高级的认知活动,进行着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进行着智慧、思想的碰撞、交锋,同时也伴随着情感的变化和交流。这种情感活动在教学中往往会被人们观念上日益强化的认知活动所掩盖而受到忽视。但正是这种情感因素,不仅具有某些动机的作用,而且更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功能和性  相似文献   

2.
陈萍 《生物学教学》2001,26(2):16-17
情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认为,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这是由于认知活动被界定为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在情境中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乐意地感知情境,主动地发现问题,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愉快地进行练习等。因此,调动情感因素,可以有效提高认知过程的积极性和认知水平。本文就生物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认知过程所起的积极效应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同时也受人的情感因素的调节,真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语文教学过程总是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机渗透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师生双方既进行着知识的传递,又存在着情感的交流与发展,它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统一,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可以促进认知活动。但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情感作为提高和促进认知活动的手段,只是情感教育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把完善学生的人格作为教育的目标,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瑾 《教学与管理》2007,(11):130-131
教学过程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过程,而在如今的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20世纪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情感教育原理认为,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产生与发展自始至终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我国数学教学中,人们一直关注的是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  相似文献   

7.
何耀名 《湖南教育》2005,(11):31-31
学生所进行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人际交往活动等,无不伴随着情感因素。因而,情感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亲其师而信其道”,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并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激活学生成功的学习信念,从而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不同于教学论,它仅仅是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认知论的原则,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美国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或被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能力就不能发挥出来。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英语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情感不但能激发认知者强烈的学习兴趣,长时间保持、迁移和深化这种兴趣,还能提高认知加工的水平和效率,促进知识内化水平的发展,对认知活动发挥一系列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中,情感不但是认知的手段,更是一种目标,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用化学教学中蕴藏着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依相存,水乳交融地贯穿于教学过程。因此,关注情感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知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笔者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就情感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谈几点粗浅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着复杂、高级的认知活动,进行着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进行着智慧、思想的碰撞、交锋。同时也伴随着情感的变化和交流。这种情感活动,在教学中往往会被人们观念上日益强化的认知活动所掩盖而受到忽视。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与认识反映的对象和方式,迥然不同。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  相似文献   

14.
秦芳 《青海教育》2006,(9):77-77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情感作为学生创造机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担负着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任务,成为推动或终止某种具体学习活动的动力。它可以强化或抑制认识发展过程,并影响和制约学生活动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心须努力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将情感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学习,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培养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平 《现代语文》2007,(8):51-51
课堂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意志活动的有机统一,缺少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是失去美的教学,是没有灵性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现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注自己的情感,使教学过程情感化呢?  相似文献   

16.
阙自祥 《现代语文》2006,(8):110-110
“无论是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统一过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教学目的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教学情境的情绪感受,学生也在进行情感学习。一个教师如果注重情感教育,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各种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视情感过程。当前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往往只想到学生的认知活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活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其原因就是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在学习活动中缺乏动力系统的作用。笔者就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以下几点做法。一、积极的心态促进师生情感沟通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抓住机遇,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使他们信赖你,使他们乐意学你这一学科。学生很大程度上凭感情、凭兴趣维系…  相似文献   

18.
数学认知需要情感,没有情感因素,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又不能维持。数学情感教育目标表现为四个号次:情感形成、主动维持、形成价值取向、价值体系个性化。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体验-强化-内化-迁移”是数学情感教育的基本模式,且与认知过程相生相伴。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的含义一般是指由师生之间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而形成的和谐的、合作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情境.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在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学科的原因,数学学习本身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抱着各种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王艺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111-111,120
所谓情意“共振”,是指师生之间情意的共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懂得学生是感情丰富的活生生的人,要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一切教学措施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所造成的影响;二是力求认知活动与情感等活动的最佳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人的任何活动一样,既有智力因素的参与,又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意志等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本文尝试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