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晚年孙犁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大革命”前孙犁长期搁笔的根本原因是其“不合时宜”,且不愿迎合“时宜”。“文化大革命”中孙犁“置之死地而后生”,抗日战争与“文化大革命”在他心中形成了二大心理情结。这构成了晚年孙犁创作强大的内驱力,并规定了其作品的基本内容、基本意旨──晚年孙犁的散文观、散文面貌和严谨到苛刻程度的现实主义态度、强烈的道义精神及其由来。  相似文献   

2.
饱经风霜的孙犁晚年形成很重的童心情结。现实生活中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遵"朋友之交淡于水"的为人原则;文学追求"真"表现"真"。正是这种天然本真、虚静空明、率真表现的自然本性的童心情结,改变了晚年孙犁的创作风格,把他的文学创作推向了另一高峰,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赢得了很高的文学评价。  相似文献   

3.
研究孙犁晚年的精神世界可以更好地把握他的创作特点。其晚年精神世界包括三个方面 :求真与守真 ,知人论世的观世态度 ,积极入世的处世态度。孙犁晚年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古代传统与五四精神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晚年孙犁愈加浓烈的故乡情结成为他强大的心理创作动力。他以悲悯与忧患的情怀写出了故乡人民悲惨的生活遭遇以及人性的复杂,表现出了对故乡眷恋又隔膜的复杂情感。晚年孙犁故乡情结形成的原因与集体无意识有关,更与他个人的经历、心境和个性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孙犁进入人生晚途最为鲜明的表征,莫过于晚年著述中流露出的精神返回意向和浓重的怀旧情绪.晚年孙犁的精神返乡之旅,主要表现在通过对故人、故事的怀念与追忆,试图回到挥洒青春热情的抗战年代.在这三种不同向度的精神返乡之旅中,凸显出一个迥别于此前形象的晚年孙犁,其写作由此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阎庆生教授的《晚年孙犁研究》,以“晚年”为研究视角,通过文本细读把握孙犁核心精神,采用历史与逻辑并重的研究思路,情理交融、多学科方法全面解读,以其富有特色的独创性、学理性与浓郁别致的情采受到文学评论界普遍关注和好评。其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态度也带给我们若干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孙犁与青年作家通信的两个集中期为切入点 ,分析了他在培养年轻作者时 ,前一阶段着重在建立工人创作队伍和耕耘乡土文学 (即荷花淀派 ) ;后一阶段针对具体作品和文坛现状 ,系统阐述了中国现实主义的内涵与特点并强调要加强修养以继往开来。与青年通信是“五四”新文化开拓者的优秀传统 ,孙犁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 ,而且在长达 60年的通信中 ,以其平实而尖锐、朴素而鲜明、具体而系统的风格 ,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表现 ,成为宝贵的创作财富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下文坛上争论的焦点,而大多数文章所谈论的话题是,就现象谈现象。如果站在历时性的角度,从审美心态方面来探究一下为什么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上——自“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乃至当下被称之为“冲击波”的现实主义,如同一根主线被贯串着,就会有另一番体味即惯性审美。但是“惯性”并不等于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惯性”之所以能贯串下去,主要原因在于它能随着社会现实的演变而对自身不断地超越,以此来适应审美者的惯性审美,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究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鲁迅一生尚侠。作为一个作家,他研究侠文化,创作表现侠义精神的作品,而且他敢爱敢恨,爱憎鲜明;爱国忧民,勇于担当;抗争到底,从不妥协;孤身苦战,无所畏惧,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侠义精神。研究鲁迅这种精神,对于全面深入地理解鲁迅及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个景物、一处景致对于普通人,只是一掠而过的图像。而对于一个画家,却是亘古、悠久的谱系。画家始终走在自己精神的高度上,并且走得那么自然,热忱传导着精神信息给人类。  相似文献   

11.
金绪泽  邢璐 《教育探索》2012,(1):144-145
道德教育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它包含了“认知—态度—信念”的心理变化过程.道德认知的过程是接受者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德性和德行的过程.道德态度转变的过程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和内化阶段.道德信念形成的过程是深刻的道德认知、坚定的道德意志和强烈的道德情感有机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专业态度是指从事专业学习或专业工作的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等对自己专业的一种内在倾向性。本文利用自编《学生专业态度问卷》,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对2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满分150的情况下,平均得分97.3346分,与人们心理上的及格水平相当;女生在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上得分明显优于男生;二年级学生专业态度明显比三年级学生积极,其中总分与情感方面差异非常显著;专业态度存在专业差异。改善学生专业态度可以从改革专业教学方式、淡化专业"鸿沟"、加强对大学生以及高中毕业生的引导和教育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位当代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和艾萨克·辛格文本创作手法的对比和探讨,从心理现实主义的侧面展现犹太文化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分析犹太文化同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内在联系,以及由此造就出的犹太文学中特定的典型人物形象,从而阐释犹太文学潜在的心理现实主义特点和内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进行了分析评论 ,指出这部作品所塑造的“台北人”形象 ,在历史变动与人生际遇中 ,在生存危机与精神磨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大陆情结”。这“大陆情结”的具体内容是亲情、友情、怀土恋乡之情以及这里面所包含的今昔之感、故国之思 ,也有某些女性形象身上所体现的精神的扭曲和畸变。另外 ,也分析了这部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融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一“对压迫者的圣母情结”是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揭示了作家创作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动机,反映了潜意识状态中的创作倾向。在作品中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核心是“寻找人,“把握人的灵魂,人的精神世界,笔者在此称之为心理现实主义。文章首先从“失美“与“求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陀氏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对社会的巨大而深刻的批判力度,而后,在与现代派,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比较中凸现陀氏“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闫艳 《山东教育科研》2013,(14):38-40,45
基于对一堂初中语文课的思考,本文提出教师应以研究的精神和研究的态度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即“研究性教学”。并借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进一步把握研究性教学:什么是“研究性教学”:如何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是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是研究性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对教学内容、教学反思、教学行为的研究。以期通过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闫艳 《当代教育科学》2013,(14):38-40,45
基于对一堂初中语文课的思考,本文提出教师应以研究的精神和研究的态度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即"研究性教学"。并借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进一步把握研究性教学:什么是"研究性教学";如何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是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是研究性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对教学内容、教学反思、教学行为的研究。以期通过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今胡风先生已逝世二十多年,宋代苏轼怀念亡妻时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而胡风先生逝世已是多年了,更叫人去思量、去难忘。我们作为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怀念他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拿起手中的笔去纪念他弘扬他,让其精  相似文献   

20.
作为乌江流域的土家族作家,田永红无疑在当代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史上是占有一席之位的。他的"乌江系列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色彩。从三个方面对此特征进行了解读与阐发:首先,通过对乌江画卷的绘制和乌江风情的诠释,田永红成功书写与建构了"乌江地域寓言";其次,他在小说中对土家民族的民族精神、心理特质进行了充分地征显与展示;再次,在创作视野上,田永红能兼收并蓄,在取材和小说语言上"守成",但他也有"开放"的视野与"求变"的意识,对乡土的"现代变化"有清醒地认识,对现代叙事艺术能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