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通是隋代儒家学者,《隋书》未为王通立传,《新唐书·王绩传》说:“兄通,隋末大儒也。”《旧唐书·王勃传》也提到王通,说其祖王通“依《孔子家语》、扬雄《法言》例,为客主对答之说,号曰《中说》。”足见王通是唐初王绩、王勃家族中的一位著名学者。王通卒后,其弟王凝及其子王福畤编次王通的遗说,成为《中说》一书,亦称《文中子中说》。《中说》实际上是王通的言行录,书中内容模仿《论语》。在《论语》中称孔子为“子”,在《中说》中亦称王通为’子”。叙述王通的行迹,亦模拟孔子,如孔子最好的弟子颜渊早死,王通也有一个最好的学生早死,这就令人感到可笑了。但是孔子活了七十多岁,王通却享年不永,这就不能与孔子相比了。  相似文献   

2.
《隋书·经籍志》以后历代类书所录《鬻子》并非道家书《鬻子》,而是《汉书·艺文志》小说家书《鬻子说》。今见本逄行珪《鬻子注》是对《鬻子说》的校注,其内容符合汉代小说的文体特征。逄本《鬻子》是现存较完整的中国第一部小说集。  相似文献   

3.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中古时期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之一。它为何人所编撰,历来有不同意见。文章经探索辩证,认为《隋书·经籍志》不可能为魏征所写,应为唐高宗初年长孙无忌主持下的学者所完成。  相似文献   

4.
赵谦,字谦,明代人。《中国丛书综录》把其名、字误作两人,因而在目录和索引中均分列两处,这与其编例不相一致。同时《中国丛书综录》等失收赵谦《声音文字通》一书,该书现存两个版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相关史料,确认太宗《威风赋》是赐予长孙无忌的。太宗通过《威风赋》,追思建立王业的艰难,表现了对功臣们的感激之心。同时,《威风赋》也是太宗的精心结撰之作,充分体现了太宗的文学思想。《威风赋》与贞观文坛的审美倾向基本吻合,是太宗文学思想的一个示范,也是太宗的文学思想影响贞观文坛的一个桥梁。  相似文献   

6.
(一) 唐初的皇帝,从高祖、太宗到高宗,都非常重视立法工作。唐高祖武德元年,即命刘文静等制定《武德新格》,寻又命裴寂、殷开山等定《武德律令》。贞观年间,太宗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定《贞观律令格式》和《贞观留司格》。永徽年间,高宗命长孙无忌、李勋等定《永徽律令格式》和《永徽律疏义》(即《唐律疏议》)  相似文献   

7.
《越绝书》是一部记述古代吴越地区的重要典籍,该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异称和相关书名,如《越绝》《越绝记》《越纽录》《越记》等。其中,《越绝记》《越记》《越纪》和《越绝书》是同书异名的关系,但后两种只存在于隋以前的古籍资料中;《越绝》《越传》《越地传》《伍子胥书》为《越绝书》一部分的称谓;《富中越绝书》《越录》为误传书名;《越纽录》《越书》与《越绝书》不相关,二者为两部典籍。关于《越绝书》的书名,“越”即“国之氏”,越国的简称;“绝”字目前有三说,即“奇绝”“断绝”“记录、记载”,但由于诸多问题没有解决,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前,笔者倾向于遵从“诸说皆通”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隋书》修订本中的校勘记列举了《北史》《册府元龟》《通志》等书中的相关异文。其中有些异文可以从辞例的角度予以排除。这一类异文是《北史》等著作对《隋书》原文改动的结果,不宜作为参校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9.
《天官书》记载天文星象,内容冷僻,文辞古奥;三家注征引各家之书,或不标出处,其标注者,今亦多已失传,且内容芜杂,难以一一稽考,是以校勘颇为不易.此文以景祐本、耿本、黄本、彭本、柯本、凌本、殿本诸本与金陵书局本对校,稽核《汉书》、《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及相关文献,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文字、音韵、训诂、词汇、文例、史实等,对《天官书》中50余处文字作了考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家训类著作源远流长。南宋刘清之博采经史群籍,编纂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家训总集──《戒子通录》。本文简要论述了家训著作发展的三个阶段,在考证了刘清之的生平事迹、《戒子通录》一书的版本源流基础上,指出了该书在我国家训文献的校勘、辑佚以及家训思想发展变化的研究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因《树萱录》在历代流传著录情况,而涉及到著者三种说法。由此入手进一步探讨其与《续树萱录》之关系,从而考察《树萱录》一书内容,并研究《树萱录》作为小说对民间文学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女仙传》是中国道教文学史上的一部著名典籍,但其书究竟作于何时、作者何人,却众说纷纭,似难定论。今天传世所见《女仙传》的内容主要保存于《太平广记》、《三洞群仙录》等书中,尤以《太平广记》在后世影响为大,经考证发现,《太平广记》所引《女仙传》实为晚唐杜广庭《墉城集仙录》的别称,二者同书异名。  相似文献   

13.
作为唐初名重一时的巨儒,孔颖达毕生致力于经学,贞观十二年由他领头修撰的《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今天我们所见的《十三经注疏》之五经,就是以孔颖达的《义疏》为底本的。此外,孔颖达还分别于贞观三年和贞观十一年参与了《隋书》《大唐仪礼》的编撰,贞观十一年又撰写了《孝经义疏》,有文集五卷。遗憾的是除《五经正义》和《隋书》流传下来外,其他著作早已亡佚。  相似文献   

14.
梁代职官建制 ,《梁书》无载 ,见于《隋书·百官志》。《隋书》之中华书局点校本向称精善 ,然其于《百官志上》,亦有误点及失校之处。本文列举七例 ,加以匡补。  相似文献   

15.
陶潜也悲哀     
选自《全宋诗》陈宓的《怀古》诗中有“不忧不愠颜氏子,载色载笑陶渊明。万顷黄陂挠不动,三贤万世仰高名。“唐人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中有“尝爱陶渊明,酌醴焚枯鱼。尝学公孙弘,策杖牧群猪。“  相似文献   

16.
自《隋书·经籍志》确立四部分类法后,官簿私录,袭用而少变更。这种状况,可以从经部类目中得到反映。后世目录分类之发展,《隋书·经籍志》经部十类基本上是被继承了的,其变化主要集中在谶纬、小学、论语、经解、礼、乐、经总类等子类,变化之因主要与某类书的数量之客观实际及目录学家的主观看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陈建《通纪》是第一部明前“九朝”通史著作。本专题“陈建史学研究”的撰作,有两大意义,一则可以填补陈建史学研究的空白,二则它是了解明代史学发展脉胳的钥匙。本文是该专题系列文章之一,着重对《通纪》的前身——《皇明启运录》一书的成书、体例、取材、宗旨及历史地位诸问题作了系统而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鲜于绰《传信录》是记载“元丰后期廷政事得失,人物贤否”的一部史书,而杭州大学(信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所藏题为鲜于绰所撰的《皇朝中兴传信录》则是记载南宋绍兴初年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本文通过对鲜于绰生平的考订,对历代《传信录》引用,著录情况的调查以及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一书内容,引书的分析,断定《传信录》与《皇朝中兴传信录》无论从体例看,还是从内容看都是两本不同的著述,《传信录》确有其书,今已失传。鲜于绰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撰写南宋时期的历史,现在传世的《皇朝中兴传信录》不是鲜于氏的原著,纯系后人伪作,本文还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相关卷次进行比较,认为《皇朝中兴传信录》全篇抄自《三朝北盟会编》,而且抄袭手段十分掘劣,所抄内容也没有围绕着某一中心问题展开,抄袭者不过偶然将它们凑在一起,草草成书,论文最后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传世诸版本进行对比,发现其内容与《四库全书》本最为接近,由此推测它 可能是清人伪作,而假托从《永乐大典》辑出。  相似文献   

19.
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和道世《法苑珠林》卷百均不著录《诸经要集》,其首次著录是从唐释智异《开元释教录》开始的。现本《诸经要集》即道世自录《善恶业报论》,乃《法苑珠林》初本。道世“诸经要集”之称另有所指,其作品中所云“诸经要集”与现本《诸经要集》并非同一书。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点校本《新唐书.艺文志》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共收录图籍七万九千二百二十一卷。相较《隋书.经籍志》和《旧唐书.经籍志》,点校本《新唐书.艺文志》存在不少错讹,或作者名张冠李戴,或书籍名鲁鱼亥豕,在此予以正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