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文彬 《文教资料》2012,(21):83-84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作者从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一、高中音乐课堂鉴赏教学中的“怪现象” 音乐鉴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应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3.
音乐艺术是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其创造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高职音乐欣赏是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理解、鉴赏、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在小学阶段,可以考虑采取"愉快地聆听"这种方式,小学生通过音乐鉴赏,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及情感,还可以提高表达美、鉴赏美、感受美及创新美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等特点因材施教,积极探究小学音乐鉴赏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力,还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音乐鉴赏是大家通过一定的媒介和艺术形式,逐步深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这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知识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通过激发兴趣、适当引导、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辅助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解磊 《中国教师》2010,(Z1):283-283
<正>《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鉴赏替代了音乐欣赏一词。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一种理念的革新,高中阶段的欣赏教学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音乐的音响,体验音乐的情绪,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理性地、辩证地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而想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聆听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8.
高晓霞 《考试周刊》2012,(46):184-185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欣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而想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聆听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9.
向燕 《儿童音乐》2012,(10):51-53
音乐欣赏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以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  相似文献   

10.
情感式聆听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投入情感和情感体验,以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感,提高音乐素养。它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感知音乐中的情感元素,从而提高对作曲家意图的理解。通过激发情感共鸣,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建立情感联系,从而更丰富地感受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1.
黄玉松 《广西教育》2013,(18):95-95
音乐能带给人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欣赏音乐,人们能提高个人艺术修养,修身养性。音乐教师应该以高中音乐鉴赏课为平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学生学会多角度鉴赏音乐。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上好音乐鉴赏课呢?在此,笔者介绍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一、课前准备开设音乐鉴赏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更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并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在情感体验上,与作品产生共鸣,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继萍 《考试周刊》2014,(15):171-171
<正>中专音乐欣赏课是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鉴赏音乐的课程。较之小学、初中音乐课模式,感性的东西减少,理性的东西增多。因此,中专音乐课相对内容深广、形式单调。在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变换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欣赏理解作品,这是许多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一、聆听音乐作品是音乐鉴赏教学的基本前提音乐鉴赏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以音乐作品为媒介开展的,学生参与的重要形式是聆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音乐作品鉴赏课是对学生音乐情感、艺术内涵的培养,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学生能够率进入高雅艺术氛围,接受先进音乐旋律的熏陶。然而,由于音乐是一门艺术课,其学习与欣赏需要一定的艺术天分,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情感与热烈的音乐欣赏兴趣,进而使学生在兴趣与情感的带动下主动融入教学课堂,塑造良好的音乐情感,带动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沟通学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标指出:中小学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音乐欣赏教学启发学生丰富联想和想象的第三种方式,即由音乐感知与情感体验引起自由的想象。可见情感体验在音乐作品中举足轻重。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作品的灵魂。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音乐知识、欣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课是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更好地上好音乐欣赏课,使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欣赏,吸收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并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本文提出选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注重音乐兴趣培养,深化音乐情感体验;注重音乐实践参与,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拓宽欣赏的外延,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感受、体验、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论述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学生欣赏音乐能力的提高以及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洋 《文教资料》2008,(13):62-64
音乐欣赏表现为欣赏者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实质就是对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的活动,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官欣赏、情感欣赏和理智欣赏.本文就通过介绍一些音乐作品来初步分析一下欣赏音乐心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鲁静 《儿童音乐》2013,(2):68-70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教学,需要达到些什么目标呢?第一,音乐欣赏——在聆听中关注什么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大致有三个层次,依次为感官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过去,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我们主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引导学生从感官上产生愉悦(悦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关键性组成元素,而欣赏教学也是教学大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懂得欣赏,如何欣赏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智力,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逐渐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促使学生和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经常抱怨上鉴赏课难,学生缺乏兴趣。所以,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入手,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学科,对小学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