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对北京奥运会国际重大媒体政治事件的整体审视,以时间发生序列进行历程回顾,对北京奥运会国际政治传播的深层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政治传播是一种国家价值观导向下的文化身份重建活动,它想象性的建构了一个后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认同观念.针对案例分析的具体情况,从政治传播战略选择、新闻议程设置、具体实践操作、新媒体代理人计划、网络媒体政治舆论影响战略等若干视角,提出了后北京奥运时期中国体育针对国内国际舆论影响的政治传播战略选择方向,以期更好更快促进中国体育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奖牌榜具有象征性、国家形象建构等价值意义,是诸国致力争取的文化高地。对世界发达国家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的奖牌榜媒体政治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北京奥运会媒体政治格局由两强对抗为主(美国和中国),奥运竞技第2集团进行激战,辅以与世无争的奥运竞技小国而形成的国际格局。在分析各自国家利益诉求的同时,比较之间的关系和差异,认为诸国在充分利用奥运会这个文化与体育平台,与区别与比较他国的竞技表现为基础,建构本国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北京奥运会中国收获了无尽的荣耀,但仍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足,丰富的经历为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媒体政治遗产,为中国奥运事业的未来发展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置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背景,以文化认同为理论切入点,对日本奥运战略发展进行回顾与思考,对后疫情时代日本奥运战略走向进行研判。研究结论认为,疫情影响与政治博弈下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事件,日本各方将日本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置于最高的优先选项。国际奥委会决策并非主要出于奥运会所有参与者的健康考虑。日本奥运战略的目标导向是以精英体育的象征性意义,实现国家政治的宣示性价值。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的根本目的是,以和平国家的道路,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以“小国体育”发展道路参与奥运会大国竞争,彰显“安倍经济学”政策成效。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强势表现,让日本奥运战略预期落空。后疫情时代日本不会实施整体性的奥运战略布局,囿于“小国体育”要素禀赋条件,日本将聚焦于传统优势项目和重点突破项目。中日两国精英体育在短期内不会有遭遇战,中国奥运代表团将继续保持奥运会第一梯队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产业革命后重视大众体育而忽视竞技体育,联盟下各地区缺乏统一,致使英国竞技体育发展迟缓.其后,国内政治斗争、经济危机和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竞技体育停滞不前.当代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竞技体育本身的政治、经济价值促使英国进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加大投资,英国竞技体育逐渐走出低谷,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好的成绩.英国政府正加强体育管理,明确奥运战略,期待在伦敦奥运会上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5.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是国际体育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十四五"时期构建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及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等,回顾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结合福柯知识-权力理论,分别从话语内容、表达形式、概念使用与路径选择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现存困境,构建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构建经历了起步阶段、转型阶段与突破阶段。主要问题包括:(1)话语内容:学术视野与视角存在局限性;(2)表达形式: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相脱离;(3)概念使用:概念与理论创新性不强;4)路径选择:学术研究成果与话语传播不畅。建议:(1)话语内容:拓宽体育学术视野,树立话语先机意识;(2)表达形式:正确处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关系;(3)概念使用:注重核心概念提炼与理论的持续创新;(4)路径选择:学术界与媒体协作推广学术话语传播。  相似文献   

6.
纳粹统治时期种族主义盛行,体育运动也未能自外其中,沦为国家政治的工具。而体育术语本土化的规范,似是黑暗政治中的一道学术微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以1936年柏林奥运会及《奥林匹克手册》为例,对该时期的德国体育战略及体育语言工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反思中国足球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明晓 《体育科研》2010,31(3):15-20,68
通过对我国足球改革历程的的回顾,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分析足球改革提供的有益启示:(1)职业化的改革方向不应动摇;(2)职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制度设计;(3)健康的财政是保持职业体育稳健发展的根本;(4)与媒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职业体育健康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5)职业化就是专业化,不能推进专业化的职业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战略与全民健身冲突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强  夏思永  雷曦 《体育学刊》2005,12(5):120-122
简要分析我国在北京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之间冲突的调适.研究发现:北京奥运会在促进我国国民健身意识、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产业发展以及同世界体育交流方面等方面起到很好作用;但是"奥运战略"也会影响到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地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体育健身价值取向,扩大地区之间体育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提出要"两个战略"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我国体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论体育的政治化倾向——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本身的内在属性,决定了体育政治化倾向成为历史必然.体育运动的国际性,使得体育无法摆脱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影响;体育盛会的影响力,国家国际声望与凝聚力的需求,体育本身的发展需要,为体育作为政治工具实现政治目的创造了条件.体育在卷入政治的同时,会对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产生影响.在遵循体育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借助体育政治化,使体育事业发展更加理性化、人性化,更加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应该成为体育政治化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为中国体育政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遗产,特别是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和筹备不仅加快了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相关政策制定及议程落实,也进一步丰富了奥运遗产的积淀。我国体育政策正在构建“多元的”“现实主义的”奥运话语体系,相比北京夏奥会,冬奥会的政策遗产更清晰,也更具可持续性。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选取与2008年北京夏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相关的国家层面体育政策(2001—2021年)进行分析,阐述北京夏冬奥运会影响我国国家体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及时代特征的逻辑关系。研究认为,以北京夏冬奥运会为导向的国家体育政策演进呈现出3个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北京夏奥会促进体育功能价值逐渐扩大(2001—2008年);北京夏奥会助力体育强国战略的开启(2009—2014年);北京冬奥会推动体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价值升级(2015—2021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 ,从多角度对近年来我国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献进行研究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与精神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体系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问题与改革 ;关于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 ,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1936 Olympic Game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explicit union of sports and politics. Many studies have analysed the accomplishments of Jesse Owens at Hitler’s Olympics. However, football provides another collision between sports and politics at the same Olympic Games, which also impacts the debate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politics. That relationship is rarely studied. Football had been out of the Olympic programme of the 1932 Los Angeles Games and returned to the programme for the 1936 Berlin Games. However, on its return there was an incident in the match between Peru and Austria in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tournament. It all started when a spectator invaded the field and kicked an Austrian athlete. The match was restarted and Peru won the game in overtime. After the game the Austrians formalized a protest and FIFA set up a European committee to review the case. Through historical analysis, from official documents and newspapers of that time, this episode showed two points: that FIFA was a Eurocentric entity; and that sports and politics go together, after all, since in the rescheduled new game, Peru, as a protest and in a demand for dignity, withdrew its entire delegation from the Olympic Games.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青奥会目标、媒介社会责任及青奥媒介传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解读了青奥传播与当前体育媒介传播现状之间的矛盾与抵牾。为实现青奥会目标,当下体育媒介要以社会责任为指导,将青年人作为受众主体,淡化商业色彩、规避媒介“隐性麻醉”的负面作用,注重媒介文本定位与文化品质,发挥媒介“社会公器”与“议程设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青华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72-673,690
奥运会是一个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事,国内外知名的体育用品品牌,都想借助2008北京奥运会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着重分析"李宁"公司在奥运会举办的机遇下开展的营销策略,并将之与"耐克"和"阿迪达斯"进行比较分析,来指出李宁营销策略的成功之处,旨在进一步完善体育营销理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社会学的"马太效应"理论,针对我国奥运项目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奥运项目中"马太效应"的利与弊,就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战略管理理论,分析近几届奥运经济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而分析我国目前奥运场馆经营战略上的优点和缺陷。结论认为,调整体育宏观发展战略,实现体育运动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提升2008年奥运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的基础;提高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是提升2008年奥运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的关键;努力培养体育场馆专业管理和营销人才,是提升2008年奥运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青奥会是现代奥运体制改革的产物,对于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南京青奥会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建立"南京模式",为青奥会今后的发展和走向提供参照和依据,而且给中国体育改革提供了契机,对中国体育未来走向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在青奥文化和理念指引下,未来中国体育发展应从"体育制度改革;呼唤身体理性、消除体育异化;倡导人们对真善美的生活追求"等方面寻求变革。  相似文献   

18.
奥运会备战是为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准备工作。随着国际体育法治的发展和奥运会体育纠纷解决的法治化,以及近年来我国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大赛中遭遇的体育纠纷不断增加,通过奥运会法律备战,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已经成为奥运会备战的重要需求。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就我国奥运会法律备战的必要性、奥运会法律保障周期划分、奥运会法律备战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我国奥运会备战中,应该增加法律备战的内容,以东京奥运会为契机建立起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法律备战机制,成立奥运会体育法律团队,制定奥运会法律保障策略,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前、奥运会中和奥运会后的一定时间段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是世界体育发展的风向标和展示窗口。进入21世纪,奥运会举办成本不断攀升,让许多申办国望而却步,同时,还有许多新项目期盼能够跻身于规模庞大的奥林匹克舞台。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的演变历程和2020东京奥运会项目设置的变动特征进行梳理,探讨2020东京奥运会项目变化对我国奥运战略的影响。研究认为,2020东京奥运会项目变动具有如下特征:项目设置规模空前、注重吸纳新潮运动项目、重视利益相关者;对我国奥运战略的直接影响是既增设了一些有利于我国运动员夺牌的优势项目,也增设了一些竞争对手的优势项目。间接影响,是有助于重塑国家体育形象,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削弱但新兴体育项目拓展迎来机遇。基于此,研究从政策设计、人才选用、保障措施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