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存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生产、消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等都呈现出多元和无序的状态。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有力影响下,当下中国消费主义浪潮甚嚣尘上。我们姑且称之为消费时代。消费主义对我们的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消费主义不可取。消费主义作为一种负面的社会思潮,推崇的消费至上、符号价值消费、身份建构消费和盲目推崇的意义匮乏消费等消费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理性和必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动机和消费行为是否具有理性,不仅关系着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也关系着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成效。客观认识和批判消费主义思潮、营造理性消费氛围、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和廉洁文化教育,是消费主义思潮冲击下提高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质量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传统的节俭主义消费观到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其实质是全球化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之一。当代消费文化立足于经济学视域下的价值哲学、社会符码系统和工具理性视域下的组织原则,冲击着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与消费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从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着手,培育他们健康的消费心态,形成理性的日常消费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走出消费主义陷阱,建设和谐型消费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消费主义作为西方消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人类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而且还在侵蚀着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造成各种文明危机和人性的异化。批判和驯服消费主义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的一个基本前提。应当在不危害基本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合乎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原则的和谐型消费文化,大力倡导精神文化追求,注重市场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说家F·S·菲茨杰拉德(F.S.Fitzgerald)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查克·帕拉纽克(Chuck Palahniuk)的《搏击俱乐部》分别创作、发表于爵士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美国。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然而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现代人变得浮躁焦虑,麻木虚荣,曾经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在追名逐利和浮夸攀比中日渐沦丧和退化,处于消费主义重压之下的现代人处于崩溃的边缘。文章将立足当代消费文化语境,借鉴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采用文本分析与社会历史语境相结合的解读方法,以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查克〃帕拉纽克的代表作《搏击俱乐部》为阐释文本,探讨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小说展示了作家们对消费时代现代人的独特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消费文化是营销界和传播界当前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以白领消费特征为代表的消费文化正越来越影响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白领消费文化以快餐文化为表现,以文化壁垒为特征,体现了形象消费主义的实质。以这一实质为线索,我们看到炫耀型消费、白领追随型消费与白领消费文化的相关特征,为我们全面认识当今社会的消费文化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化的推进,消费主义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消费主义思潮在该群体内得到迅速蔓延,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为了摆脱这些不利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反思、批判消费主义文化,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绿色消费观。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型,过去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模式已经悄然转变为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模式。然而,消费社会形成或者说消费主义文化的兴盛显然无法离开传媒的介入和参与。消费主义与媒介文化的结盟,强化了消费文化环境的推进,尤其是对无法脱离现代传媒环境的广大青少年产生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讨论传媒消费主义视野下的青少年媒介消费生态危机就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宏观环境。作为世俗化、生活化的文化样态,消费文化中既包含着消费主义价值观,也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使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学校德育资源。消费文化所蕴含的消费道德和消费伦理是现代德育内容的重要构成;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整合机制不断创生着社会新道德,推动着学校德育体系的更新与发展;消费文化对消费者身份的塑造促进了青少年的道德社会化;消费文化关照日常生活的世俗取向为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回归提供了路向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以其自身的逻辑型塑着现代人的生活。许多成人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消费的异化,进而诱发了人类社会和个体生存困境。为此,成人教育应引导成人合理定位消费、强调适度消费、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积极开展休闲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媒体社会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全球文化IP趋势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一种文化符号叙事消费新模式正在重建人们的消费观。以“文化符号”“叙事消费”“跨媒介传播”为表征的文化IP叙事消费主义,影响着数字媒体语境下文化消费发展的新潮流,引发人们对数媒时代文化符号叙事消费的遐想。  相似文献   

12.
消费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和人民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环节。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消费的盲目崇拜,必然导致消费主义的登场。消费主义本质上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对此我们应采取辩证批判的态度,树立科学消费理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思想的宝贵财富,培育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现阶段国人的幸福指数,真正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3.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揭示了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是“生产和驾驭社会符号的逻辑”,由此建构的是一个符号编码控制的虚拟世界,现代社会正面临着社会生态平衡丧失和人类精神异化的危机。因此,反思现代消费社会的价值异化及其困境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下的大众文化处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以来消费性的文化境遇。这种境遇赋予了文化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它离不开社会转型、后现代背景和市场化的图像符号承载。其核心是消费主义的泛滥和消费文化的普遍认同,过程是传统、精英和主流文化价值的消解,结果是文化的社会功能进一步被异化。这种来势和表现凶猛的文化不仅消蚀着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左右着当前的文化格局和文化走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及核心价值体系时,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消费平台逐渐涌现大量文化“周边”诱发观众对精神文化的向往,人们开始在精神文化领域加大消费力度,文化消费主义作为消费主义文化向作为消费主义转向文化领域生成的一种社会思潮,文化消费主义便应运而生。受文化消费主义误导,部分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陷入困境,表现为价值追求逐渐扭曲、自我认知产生偏差等现象。为保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文化消费观,应通过引导和满足青年精神文化需要、培植青年科学的文化消费念和行为、重塑青年的精神家园,推动青年精神文化生活有序、高质、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逐渐由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向以消费为中心的后现代社会,即转向了一个由符码、影像、信息等所主宰与操控的后现代消费社会,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贪婪地吞噬着商品符号,因此人的主体性地位与价值被消解,符号成为了统治时代的工具,于是鲍德里亚认为的符号消费时代到来了。因此,从解读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开始,认识后现代消费主义,对于帮助我们树立社会主义和谐消费理念、构建当代和谐消费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阿多诺文化批评的视野研究《赫索格》和《洪堡的礼物》两本小说中知识分子赫索格与洪堡在消费主义社会的困惑和迷惘。在阿多诺看来,在消费主义时代,文化被商品化,成为消费品,由此大众文化占领了主导地位。本文阐释了代表精英文化的知识分子在文化工业时代的衰退,以及他们对精英文化的捍卫。但是文化工业时代,大众文化变成了主导力量,精英文化在消费时代走向衰退,失去了它的权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消费文化的变迁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欢 《文教资料》2009,(7):69-71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传统的文化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通过对中国当前的消费文化的现状和变迁走势的价值审读,以构建合理型消费文化模式,是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敦煌是神秘的,敦煌也是世俗的。曾经的神秘蜕变成了如今的世俗。在这样一个消费主义时代里,一切文化都成了消费的对象。物质文明成为消费品也就罢了,连所谓精神产品,还有美其名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切都成了消费品。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已然是新的社会主潮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主义及其伦理困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消费主义是在工业文明时代所形成的一种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炫耀性、时尚性和挥霍性是消费主义的基本特征。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伦理后果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社会的消费不公和物的主人成为物的奴隶。因此,必须摒弃消费主义文化而提倡适度性的消费伦理,但要使适度消费伦理真正成为人们的消费实践,仍需人们长期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